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灾情还在继续发展,粮食越来越难买到。

张熹的粮店原本还有一个粮仓的存粮,但架不住买粮的人实在太多,哪怕天天涨价,也供不应求。

张熹想起不久前卖掉的那个粮仓和粮食,心里更痛得慌,如果不是黑决明逼债,他也不会用几乎白给的价格卖掉如黄金般珍贵的粮食,现在自家的粮仓虽然赶到饥年赚了一笔,但赚的钱终是有限的。没多久,张熹粮仓里的存粮就卖空了,他只好做起倒买倒卖的营生,四处买粮,再转手用高价卖出去。

现在见曹家小面因为有粮,加盟又红火起来,张熹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你用我的粮赚我的钱,婶可忍,叔不可忍!

一旦一个人有了邪恶心态就会成为灾难的始作俑者。张熹决定,自己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在哪里爬起来!不仅为了抓住市场高价卖粮赚钱的欲望,更是为了自己咽不下的这口窝囊气。

林月买了张家的存粮和粮仓是众所周知的,但林月并没有动用粮仓里的粮食,当粮价上涨了好几倍以后,市场上再也很少有粮可卖,林月仍然没有动用粮仓里的存粮。

县衙张巡检将老爷子请进县衙“喝茶”去了,大娘吓得面色苍白,颠着一双小脚到林月屋里哭。

县衙的张巡检是干什么的?那是相当于林月前世公安派出所的所长,派出所所长将老爷子传唤走了,谁会不紧张呢?

林月不知道张巡检传唤老爷子是什么意思,曹家都是安分守己的人,不做违法的事,不做违法的事就不怕鬼敲门,但现在鬼来敲门了,做没做违法的事,心里都难免发毛。

曹家武听说老爷子被张巡检传唤走了,担心张巡检会对老爷子动粗,也赶到县衙去听消息。

原来张巡检得到举报,说曹家买了张熹的存粮,现在正逢饥荒年,曹家仓里的粮却不卖,不卖就是囤积居奇,囤积居奇就是想发灾难财,凡是想发灾难财的商人都是奸商,奸商就应该打击。

张巡检说,张熹愿意将卖出去的粮仓,用去年的市场价再买回来,仓里的存粮,张熹愿意用现在不高于市场价购买。

不高于市场价是什么价?

这是因为县衙最近张贴了遏制粮价暴涨的告示,规定粮价最高不得超过灾前市场的三倍,超过这个价,就是哄抬粮价的行为。

县衙将粮价定在不超过去年粮价的三倍,那是因为最近县令余慈孝派人做了市场调查以后,见曹家小面和曹家卖给加盟店的粮价,都是不高于灾前市场价三倍的,这个涨价幅度,是现阶段人们在特殊时期表示可以接受的幅度。

既然曹家能够做到不超过灾前市场价的三倍,市场行情就应该顺应民情,所以,县衙就将粮价设定在不超过灾前市场价三倍的标准,凡超过这个标准的,就视为哄抬物价。

张巡检一脸正气凛然,对曹老爷子态度鲜明,且严厉的训诫一通以后,让他在训诫书上签了字,张巡检就放曹老爷子回家,要他回来迅速处理卖粮和粮仓的事。

曹老爷子虽然毫发无损,但却吓得不轻,回来后就要求林月卖粮。

林月很淡然,张家要将存粮再买回去,派人来谈价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狐假虎威地让张巡检出面呢?无外乎是给林月施加压力,要强买罢了!林月摸摸鼻子,把陶学奎叫来,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陶学奎明白了,但又很为少奶奶抱不平,现在粮价的市场价格,比灾前已经涨了五倍,张家只用三倍的价买粮,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欺负人吗?

林月不恼,只是笑笑说,不与他计较!卖给他罢了。

陶学奎出门找到张家,张熹跷着二郎腿,爱理不理地看着陶学奎,说你回去告诉曹家当家的,我现在手头没钱,只能赊账。

陶学奎愣了半晌,你没钱怎么要曹家卖粮仓卖粮呢?

张熹一脸冷笑,曹家敢不卖吗?不卖就是囤积居奇!说完连看一眼陶学奎的耐心都没有,将已经写好的一张欠条丢给陶学奎,说我写了张欠条,三个月之内还账。

张熹说完又顿了顿,说你回去给曹家当家的说,我张熹以前卖出的粮,只能由我张熹再买回来,你们要是敢卖给别人,我要让你们死得难看!

陶学奎吓得心脏怦怦乱跳,他明白,张熹说话办事有如此底气,一定是和张巡检对过眼神的。陶学奎真为少奶奶伤心难过,低价买到手的粮仓粮食还没动过,现在又不得不卖给以前的卖家,张熹强买不说了,还不给钱,打白条?欺人的事陶学奎见过很多,但再怎么欺人也没见过这么欺人的!张熹欺人太甚!

回到家,陶学奎将欠条交给林月,又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将张熹的话告诉了林月,原本以为林月会很惊恐或愤怒或悲伤,结果发现少奶奶眼里闪出的居然满是欣喜的光。

林月说,这样也好,省了我很多事。陶学奎瞪大眼睛看着林月,不解地问,赊账也卖给他?又赶紧提醒林月,说张熹是有名的地滚龙呢!

林月笑笑说,只要我跑得快,悲伤就追不上我。

林月说这话的时候,就像平日与陶学奎拉着家常一样,话语平静。陶学奎虽然满腹疑虑,鉴于以往经验,他相信少奶奶一定胸有成竹,一定一定有胜算!但陶学奎是精通财务的人,他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张熹打张白条就把粮仓和粮食拿了去,林月会有什么胜算?

陶学奎轻轻叹口气,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林月认真看看张熹亲自写的那张欠条,要陶学奎在欠条上加一句话,“如若违约,用张家湾的三百亩地做抵押”。

说起张家湾,陶学奎突然想起,他曾经陪着少奶奶到张家湾去过,陪着少奶奶到张家湾的,还有焦贵和焦荷,焦贵的老家在焦家湾,而焦家湾与张家湾是相邻的两个湾,田连土界。

那一次到张家湾,是少奶奶提出来的,少奶奶说是从来没有去看过焦贵和焦荷的老家,虽然焦贵已经卖掉了焦家湾的老房子,全家搬到县城居住,而焦荷父母已经去世了,家里只有大哥还在焦家湾。

焦荷是被老爹卖了的,原本这种情况,焦荷没有必要再回老家去看的,但少奶奶提出要去看,焦贵和焦荷就陪着林月回了一次焦家湾。

这种活动,原本没有陶学奎什么事,但那次到张家湾,少奶奶却要陶学奎也一起去,为什么要陶学奎去,少奶奶没说原因,只说随便溜达溜达而已。

到了焦家湾,焦荷在哥家忙着接待林月一行人的吃饭准备,焦贵和陶学奎则陪着少奶奶四处看看。奇怪的是,少奶奶对焦家湾没有兴趣,却对张家湾很有兴趣,站在张家湾最高的坡地上,一湾梯土从坡顶延展到湾底,像一块绿色的毯子铺在大地上,和煦的阳光,飒飒的微风吹拂着正在灌浆的小麦,张家湾的土地肥得流油,地里的庄稼美不胜收!真是人间美景呀!这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没有人为造作的痕迹,大地和天空的颜色都是纯天然的。

林月笑着问焦贵,这湾里的田地都是张家地主的吗?焦贵是焦家湾土生土长的人,对张家湾的土地情况非常熟悉,焦贵回答,是的,这些地全是张熹家的。

林月又问,张熹在这个湾里有多少田地?焦贵眯缝着眼大致估算了一下,说有三百亩左右。

林月的脸上泛起惬意的笑。

焦荷的爹为了给娘子治病,将焦荷卖了二十两银子,但焦荷父母却在两年内相继去世。焦荷的几个姐姐妹妹,年龄小的送人做了童养媳,年龄大的做了妾,唯一的大哥继承家业留在焦家湾。焦家一贫如洗,所谓的继承家业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继承的。

焦荷的大哥名叫焦龙,唉!林月心里又想着,名字取得不错,焦龙,但焦龙活得不像一条龙,而像一条虫。

焦龙租种着焦家湾地主的十亩地,还租种着张家湾地主的六亩地,地租按照这个时代的行情是六四分成,地主六,佃户四,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交了地租,一家人可以勉强混个温饱,遇上天灾,就只能吃糠咽菜甚至逃荒要饭。

对了,焦家湾的地主陶学奎不认识,但张家湾的地主却是陶学奎熟悉的张熹,张熹位于张家湾的地有三百余亩,而位于张家湾的地最肥,粮食产量最高,也是地块最集中的一个地方。

焦龙现在一家有六口人,除了焦龙夫妻外,他们还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嫁人,一个做了妾。两个儿子还没行弱冠礼,因家贫,两个儿子都没有读书,跟着爹娘种地。

焦龙全家住的房子虽然有六间,但瓦房只有两间,其他几间房都是用稻草盖的屋顶,房子东倒西歪,再不加固,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林月只在焦龙家大门外向屋里看了看,屋里的光线很暗,虽说焦龙穷得日无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但屋里收拾得还是比较干净整齐,这种干净不是临时打扫的,看得出来,焦龙家的生活虽然很贫苦,但没有像其他农户那样,家里脏乱得落不下脚。

家穷,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的人家,最基本的评价至少说明,这家人是勤劳的,不是懒惰之人。

焦贵知道焦家的情况,所以随马车带来了所有的吃食,中午吃饭的时候,在焦龙院子里摆了两桌,吃着焦贵带来的丰盛午餐,林月一边吃一边与焦龙闲谈,她知道了焦龙种地是一把好手,也知道了焦龙对农事管理的精通,还知道了焦龙对以后生活的憧憬。他的憧憬很简单也很直白,他羡慕地主有田有地有吃有喝,如果自己哪天发财了,他也要买地当地主,为自己也为儿孙们留点家业。

林月看着焦龙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听着焦龙对生活的憧憬,心里还是很感动的,焦龙憧憬的小目标虽然不是先挣一个亿,而是非常现实的有吃有喝当个小地主即可,如此贫困的焦龙没有灰心丧气,还有想当地主的欲望,有欲望就有奋斗的动力,所以,这样的人一旦有机会就会比别人更加努力。

林月看着焦龙微笑点头,对焦龙说,你很勤劳,也懂管理,相信你为了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以后一定会非常努力。说完再加上一句,我看好你哦!焦龙很懵逼。看好我?啥意思?

临走的时候,林月让陶学奎给了焦龙五两银子,让他将房子修整加固一下。焦龙很少用过银子,他只有铜板,现在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闪着银色光亮的银子,这个粗壮的农家汉子眼里就噙满了泪光,双膝一软,趴在地上给林月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焦贵和焦荷在一边看了,也是满眼的泪水,嘴里齐齐地说着,谢谢少奶奶!谢谢少奶奶!

林月为什么突发奇想,看了焦家湾又看张家湾,林月没说,大家也没问。从焦家湾回来,再也没人提起过焦家湾和张家湾,林月随便溜达的事,不值一提。

现在陶学奎却很诧异,到张家湾是两个月前的事情,难道那个时候少奶奶就已经开始布局?不至于吧?两个月前,张熹和林月都还没有见过面,如此不确定的事怎么对弈?但少奶奶分明是要陶学奎将张家湾三百亩地写进欠条做抵押物,张家湾的地肥得流油,而且成片,用张熹的粮仓粮食换张熹的肥沃田地?还有这种棋局?

陶学奎瞪大眼睛看着少奶奶,林月也故意瞪大眼睛看着陶学奎,笑着问,这样不可以吗?

陶学奎说,这样当然可以,但张熹愿意吗?

林月仍然笑着说,他当然不愿意,卖粮仓和粮食给我们,他愿意吗?卖不卖不是他说了算!张熹卖不卖地,也不是张熹说了算。

陶学奎很懵,张熹的地不是张熹说了算,还会是谁说了才算?难道还有另外一个黑乔巴红乔巴白乔巴来威胁张熹?

陶学奎不敢再问,令他不解的事情很多,他只能按照少奶奶的吩咐,将这句话加了上去。

陶学奎认为,少奶奶加这句话确实非常重要,凡事都怕万一,万一出现非常情况,没有抵押物的欠条就等于没有执行的标的,那时,欠条就很容易成为一张废纸。

但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是否有没有这句话,问题的重点是,张熹是有名的地滚龙,欠条到期,地滚龙赖账,满地打滚,谁又能奈其何?

林月淡然一笑,说你去告诉张熹,说曹家愿意按照他出的价,将粮仓和仓里的粮食卖给他,也愿意他赊账。

不过,林月略一沉吟,既然张巡检出面了,就请张巡检在欠条上也签个字,县令余慈孝做个监督。他们签字确认后,我们和张熹马上就办交接。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扬锋汉起三追傲娇妻通史演义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从靖康开始藏武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幻之盛唐大明:从1566开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从靖康开始藏武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幻之盛唐大明:从1566开始红楼医带着女神闯汉末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家父汉武帝!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变身武则天,我征服了李世民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混在大唐的工科生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揽金榜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愚园梦魇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明末:乱世崛起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大唐极品帝婿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三国S2逆天重来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绝世小书儒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鬼明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千羽谱:夜医三国:和貂蝉喝酒回到大汉打天下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穿越三国之与妻行兴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逆境富豪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镇西王:天下霸业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始更穿越成了李自成亲弟弟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南明义军大魏之曹氏虎狼九州恃风雷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