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玉没有带春妮回苏府,而是带着她往城中最热闹的街道走去。
街上小吃摊前飘来阵阵香气,有馄饨,还有刚出炉的烧饼,引得人食欲大动。
颜如玉见状,放缓了脚步,笑着问她:“想吃点什么?前面那家张记馄饨,味道很不错。”
春妮有些拘谨地摇了摇头:“不用破费的,我随便吃点就好。”
“既来之则安之。”颜如玉不由分说,拉着她走进了馄饨铺。
店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几张木桌旁坐了不少食客,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香气扑鼻。
老板很快端来两碗馄饨,皮薄馅大,汤汁清亮,撒着葱花和香油。
春妮看着碗里的馄饨,又看了看颜如玉,眼眶有些泛红。
“实不相瞒,我这一路都是啃着干粮过来的,许久没吃过这么热乎的东西了。”
“那就快吃吧,不必客气,”颜如玉递给她一双筷子。
春妮接过筷子,小心翼翼夹起一个馄饨,吹了吹才放进嘴里。
她吃得很慢,每一口都带着珍惜,眼角的余光瞥见颜如玉正温和地看着她,不由得又红了脸。
吃完馄饨,颜如玉又带她去了街角的茶棚。
茶棚虽比不得茶馆,但很是热闹,有说书先生在讲古,周围围满了听众,时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
春妮捧着温热的茶碗,犹豫了一下,还是抬起头,轻声问道:“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呀?”
颜如玉端起茶抿一口,眼底带着笑意,语气轻松:“我呀,就是个做生意的。”
“做生意?”春妮眨了眨眼,有些好奇,“做什么生意的呢?”
“什么都做一点。”颜如玉笑了笑,没有细说,只是转而问道,“你没有住处,稍后我给你安排吧。”
春妮正犹豫,颜如玉又说:“我知道你担心你爹,放心,有百事通帮忙,一定能找到他的。
这几日你就在城里安心住着,你好好休息,养足精神,等消息就好。”
春妮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多谢……”
颜如玉下巴一抬,指向那边的茶楼。
“知道那是哪吗?”
春妮摇摇头:“不知,看着像是茶楼。”
“不错,那家茶楼的主子是个罪大恶极之人,正被通缉,满城捉拿。”
颜如玉微笑:“我打算把茶楼买下来,重新装潢一下再重开。”
“那边还有一家药铺,也是此恶人的,等你找到你爹,若是愿意,我也可以把药铺买下,交由你们父女打理,算得有个落脚处。”
春妮一怔:“买下来?”
颜如玉点头,说得轻描淡写:“对,茶楼,药铺,只要是之前那个恶人的产业,都可以买下。”
“我不是说了,我是做生意的。”
春妮点点头:“原来如此。”
颜如玉浅笑:“你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全城的人都知道,此人坏到极致,无恶不作,抓住他五马分尸都难以平民怨。”
“你看今日街上,百姓们喜气洋洋,想必你几天前来的时候,并非如此吧?”
“只因这几日此人家族覆灭,今日又杀了他的几个替身,虽是替身,百姓们也非常高兴,可见他们有多遭人恨。”
春妮缓缓点头。
颜如玉起身:“走吧,带你去住的地方。”
阳光正好,刺史府门前的街口本该比别处热闹些,但现在却十分安静,又透着几分肃穆。
十数名官兵分列大门两侧,腰间佩着长刀,站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扫过往来行人,自带一股不容轻犯的威严。
春妮跟在颜如玉身后,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些。
她身上还穿着那件半旧的粗布衣裙,袖口磨得有些发白,与眼前朱红漆柱、铜环兽首的刺史府门庭格格不入。
她悄悄抬眼,瞥见府门上方悬挂的 “刺史府” 匾额,黑底金字,透着沉沉的气派,不由得抿了抿唇,心里愈发不安。
她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怯生生的试探:“咱们……咱们怎么到这儿来了?”
颜如玉闻言停下脚步,放缓语气:“这里便是给你安排的住处。”
“什、什么?”春妮眼睛倏地睁大了些,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脚,“说笑了吧?这里是刺史府,我……我就是个寻常的平民百姓,哪敢住这样的地方?”
颜如玉眼底掠过一丝浅笑,耐心解释:“你不必惊慌。丁刺史是位好官,此次刘家能这么快覆灭,除了苏城使的全力以赴,丁刺史也在暗中出了不少力,他提供了不少刘家的罪证。”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门前的官兵,语气多了几分郑重:“刘家经营多年,树敌不少,残余的党羽更是心狠手辣。
如今他们倒台,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暗中报复丁刺史。为了确保刺史的安全,苏城使已经调派了不少人手过来护卫。”
春妮听得怔怔的。
颜如玉侧身让开身后的府门方向:“让你住进来,有官兵日夜巡逻护卫,安全无虞。”
春妮的不安稍稍减轻了些,可还是有些犹豫:“可……可我住在这里,会不会给刺史大人添麻烦?”
“不会。”颜如玉断然道,“丁刺史已经知晓此事,也是他点头同意的。你只需安心住下,不必有任何顾虑。”
见颜如玉说得恳切,不似玩笑,春妮咬了咬唇,抬头看了看那气派的府门,终是点了点头。
“那……那就麻烦了,也多谢丁刺史。”
颜如玉微微一笑:“不必多礼,随我进来吧。”
春妮深吸一口气,紧了紧身上的小包袱,跟着颜如玉迈步走进了刺史府。
一进府门,她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忘了言语。
脚下是平整光亮的青石板路,两侧是修剪整齐的绿篱,间或点缀着几株开得正盛的花树,粉白的花瓣落在翠绿的枝叶间,煞是好看。
往里走,绕过一座雕刻精美的石拱桥,桥下流水潺潺,锦鲤嬉戏,岸边垂柳依依,随风轻拂。
远处是一排排青砖黛瓦的房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廊下挂着红色的灯笼,透着几分雅致。
颜如玉边走边轻声说:“府里地方不小,你住的院子在西侧,相对僻静,不会有人打扰。”
走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便到了一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