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01章 焦虑的王朗

离开兵营,陶应与典韦刚进入相府大院,就被面带慌乱的王朗疾步接住。

“重光,出大事了!”

形色匆匆的王朗,来不及与陶应寒暄,将手中的一块绢帛递到陶应手中。

“哦?”

望着王朗眸子里露出的深深担忧,让一头雾水的陶应心中莫名一紧,忙接过王朗递来的帛书。

“难道,徐州出了事?”

心头本就惴惴的陶应,第一反应便想到了远在徐州的便宜老爹陶谦。

在这世上,只有陶谦才是陶应的软肋。

不是陶应与陶谦有多深的感情,而是这个世道,上到帝王,下到黎庶,皆脱离不了一个孝字的束缚。

没容陶应多想,王朗已迫不及待地补充了一句。

“冀州三郡的局势有些失控,你得立即思考对策,尽快上书朝廷,撇清干系!”

目光一瞬不眨地盯着陶应脸色的王朗,略显焦躁的脸上,布满了阴郁,语气也异常的严肃。

“呼!”

见不是陶谦出事,陶应暗吁一口长气。

“嗯?”

“冀州三郡?”

刚舒缓了一下神经,陶应又再次紧绷,大脑快速运转。

“难道,乌桓人又出兵冀州了?”

担心乌桓大人苏仆延带兵重新杀回,陶应的心又猛地一揪,急忙看起了帛书。

“唉,算了,还是由郎来为代笔吧,重光最后只要署个名就好!”

望着在短短几息间神色几经变化的陶应,担心夜长梦多的王朗,也不等陶应细看帛书内容,转身就走。

“王相,你且等等,容我看完内容再做决定!”

知道王朗是为自己好,所以陶应对王朗这种替自己拿主意的行为并没有生气。

甚至,陶应从王朗的神色与语气中,隐隐感受到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嗯,毕岚这个太监,倒是写了一手好字!”

帛书是被陶应“策反”的中常侍毕岚写来的,一手蝇头小隶,一映入陶应眼帘,陶应心中止不住暗赞一声。

“呵呵,还以为是什么事,这王景兴吓我一跳!”

只看了几眼,陶应悬着的一颗心便放了下来。

“干得好!”

“不愧是我陶应带出来的弟兄!”

眉欢眼笑的陶应,忍不住出声大赞一句。

“什么?”

陶应的反应,将王朗霎时搞懵了。

“这陶重光,该不会疯了吧?”

呆愣愣望着陶应一副欣欣自得的脸,王朗既不解,又失望。

“不应该是六神无主、焦虑不安吗?”

陶应的表现,太出乎王朗的意料。

“王相,若你忙,就忙自己的事去吧,这冀州之事,你无需操心!”

眸子里闪烁着满意神采的陶应头也没抬,对王朗摆摆手,神情愉悦地边往屋里走,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文书。

“啧啧!”

“没想到啊,这田元皓还真是个狠人,杀起大姓、豪强来,毫不手软,比我陶应还狠三分!”

毕岚在文报里,简要通报了冀州三郡陶应所表举的地方令各自的动作。

车胄在渤海郡配合潘璋、田豫等,对渤海郡内的一切绊脚石采取了高压血腥手段。

田丰在河间国,一边督促赵云、纪灵等清剿乱匪,一边自己做回迁大姓、豪强的工作,对那些油盐不进的豪强士族,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杀得河间人头滚滚。

因为甘陵国离得比较远,除了伦直,甘陵诸县没有陶应的人,所以毕岚没有提及。

当然,这期间,那些大姓、豪强也不是没有动作。

除了找关系,向洛阳告状外,还动用私兵、家奴发动数次叛乱,都被田丰、车胄直接血腥镇压。

由于冀州三郡落实陶应在泰山、青州的政策,又开展了规模宏大的以工代赈善举,一时间,除了心有不甘的大姓、豪强,普通百姓民心尽附,皆赞颂济南侯陶应。

“呵呵,短短五六日,冀州三郡都要铁板一块了!”

由于田丰、车胄的狠辣果决,加之三郡之前就遭到张纯、张举及乌桓叛军的肆虐屠戮,冀州三郡的豪强势力,已经衰微到了极致,根本无力再与地方抗衡。

“重光,针对世家的手段,太过狠毒了,这会激起朝廷的不满,会被天下士族群起而攻的!”

王朗也终于回过味来,明白了冀州三郡针对大姓、豪强之事,定是受了陶应的暗中指使。

“必须停下来,为陶使君、陶氏的未来想想!”

同样出身大姓的王朗,目光复杂地望着陶应,劝陶应悬崖勒马,停止对大姓、豪强行杀戮手段。

这一刻,连王朗自己也不太清楚,他到底是同情大姓们多一点呢,还是出于为陶应好。

“放心,已经结束了!”

瞄了瞄王朗,陶应眸子里闪过一丝狡黠,敷衍了一句。

说实话,陶应非常同情那些被蹂躏的大姓、豪强们,或许他们中有些人为富不仁,可绝大多数人都是无辜的。

“富有不是大姓们的错!”

“但我陶应也无能为力,别无选择!”

自黄巾之乱后,大汉的百姓太苦了,为了保证让大多数人活下去,陶应只能牺牲掉豪强。

汉末三国是士族群体的萌芽阶段,也在慢慢开启属于世家天下的时代,陶应当然清楚得罪他们意味着什么。

“可那又如何?”

“如果不去抢他们、吃他们,百姓只怕挨不过这个冬季!”

在陶应心中,如果连命都保不住了,再考虑别的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呵呵,我陶应也要活下去啊!”

深深地吸了口冷气,陶应转过头去,望着门外晴朗的天宇,转眼间就将大姓、豪强们遭遇的凄惨景象抛诸了脑后。

“呼!”

望着万里无云的天际,站立了许久的陶应,轻呼一口,再次将目光回到毕岚文报的最后一条上。

“云,兵出幽州。”

这条文报只有简短的五个字,简直如后世的电报一般,惜字如金。

可就这五个简单、明了的字,却让陶应反复地看了数遍。

在陶应眼中,可以说,毕岚的整篇文报,也就这最后一条有价值。

“子龙,会不会太操之过急了!”

陶应轻声低喃一句,缓缓抬头,轻蹙的眸子,再次投向天际。

文报很短、很模糊,莫说王朗一头雾水,就是起草文报的毕岚,也不一定清楚赵云的动机,但陶应很清楚。

“只有三千缺乏训练的骑兵,且弓箭装备不足,战将、谋士几乎皆无,对付乌桓人,恐怕讨不到多大便宜啊!”

就赵云部的现状,仓促出兵幽州,陶应不得不为赵云担忧。

“我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

毕竟赵云太过年轻,距离他在历史上崭露头角,还尚需二十多年时间的沉淀,陶应担心自己拔苗助长。

当然,赵云“大器晚成”,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赵云刚开始跟错了人,蹉跎了岁月。

“嗨,想多了!”

“虽然有点冒险,但我相信今日的赵子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赵子龙!”

强迫将自己的意识往历史上对赵云的各种评价上靠拢,陶应的眉头又舒展了开来。

“浑身是胆的赵子龙,哪怕再年轻,也不会是个鲁莽之辈!”

没办法,这一刻的陶应,不得不带点赌徒心理。

一来,鞭长莫及,陶应即便想提醒赵云也来不及了。

二来,陶应也暗暗对赵云有些期待,看看赵云是否能“创造”历史,给他一个见证奇迹的机会。

“重光,兵出幽州,乃何意?”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穿越之直播大唐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大文豪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