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自己揽了个活,这行情就不自由了。”
陈思思认为李建就是没事找事。
“为什么这么说?”李建一边打开电脑,一边问道。
“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告诉我们,要做事情,不能有所牵挂。”
陈思思的话一出,李建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了。
于是问道:“是不是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
“你知道还自己找事?”
李建笑道:“呵呵,有时候,就是要考验一下自己。布莱尔不是说要创造行情吗?我这就是要把赌注下大一点,逼迫自己一把,看能不能把这波行情给创造出来。”
“你确定要带着大家一起冒险?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李建笑道:“我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
这时候,刘若菲笑道:“没错。李总从不知道什么是失败。这次行动,我跟。”
“菲菲,李建疯了,你也疯了?”
刘若菲笑道:“人不疯,不成神。”
“菲菲,多谢支持。能够创造行情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参与。让我们一起疯一把。”
李建很欣慰,刘若菲总是支持自己。就算是自己的行为特别离奇的时候。
“哎,无语了。”陈思思这拿这俩人没办法。
李建问道:“现在我们的豆油多头持仓多少?”
刘若菲看了看总账户,说道:“仓位35%了。成本子啊5230左右。”
李建点点头。
“要创造行情,就得从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消息面上造势才行。当然,我声明,这次行情,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助陈主任打压通胀上涨的势头,打击四大粮商哄抬豆油价格,高价把豆油输入国内。我这是给国内老百姓省钱。”
“哎,得了得了。想要赚钱,还说得这么高大上。我都不忍心戳穿你。”
李建笑道:“这次豆油行情,真的是主观为了社会,客观嘛,可能有点利润。当然,这是为社会做贡献得来的奖励。”
“行了。把赚钱说得那么清新脱俗,这还真有你的。”
随着李建在豆油期货上的连续投入,豆油期货的价格持续上涨。
一时间,赚钱效应明显,吸引了市场上的多头散户,也跟风入场做多豆油。
原本已经沉寂已久的品种,忽然间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其中,四大粮商的交易团队自然也能发现其中端倪。
四大粮商应该是高兴豆油价格上涨的,毕竟,可以高价往中国卖大豆。
此时,国内的大豆没有收割,从南美买的大豆库存也见底了。
青黄不接。
国内的压榨厂,都快没有豆子可用了。
大豆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由于证券老赵之前联合李建等人,一起成立了一个股权基金,主要就是收购国内的大型粮油压榨企业的。
此时,大豆短缺的事情,一层层上报上来。
证券老赵作为基金的负责人,此时也头疼不已。
不得已,在期货老秦的会所,召集基金会的其他股东,商讨原材料的事情。
李建本来不想去的,但是证券老赵直接亲自来请,为此不得不出席。
“各位,现在大豆涨价,今年的大豆短缺情况有点严重,东北的大豆还没有收割。咱们的工厂开工率不足。眼看就要大亏损了,大家想想办法。”
证券老赵的话音刚落,众人一起看向李建。
“老弟,你应该知道大豆短缺的事情吧?”
“就是,老弟你肯定有办法,对不对?”
“肯定有,不然不会这么镇定自若。”
........
李建心想,老子哪有什么办法?自己又没有土地,种不出大豆。
“目前东北的大豆又没有收割,北美的大豆还处在鼓粒成熟期。南美洲的大豆库存早就见底。所以,我也没有办法。”
期货老秦问道:“这就是你敢于号召大家做多豆油的原因?”
“这是其一。不过诸位,我接受了一个任务,要控制国内的豆油涨价不能超过7600,所以,大家在7500附近就要平仓了。”
郭阅兵笑道:“老弟,先不说豆油期货的事情。先说一下,目前如何解决大豆短缺的问题。我们的加工厂开工率不足,供应不上豆油和豆粕,客户都要赔偿款了。”
“就是,老弟,想一下办法。”
“诶,我也着急。毕竟,这个基金我投资了30个小目标。”期货老秦额头上都是汗。
李建笑道:“我知道大家都很急。但是请大家先别急。现在大豆青黄不接,等到了十月份,十一月份,收割季节一到,大豆偏紧的问题,就会缓解。”
“估计等不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各大加工厂就要关门歇业了。”
“就是工人们还等着开工吃饭呢。”
李建问道:“撑一个多月,到大豆收割的时候,要多少大豆?”
“按照现在的开工率,两百万吨吧。当然,越多越好。”
李建想了想,问郭阅兵:“谢廖莎那边有没有办法进口一些大豆过来?”
郭阅兵疑惑地问道:“你不知道谢廖莎移民英国了?”
李建听了,也很震惊。
“什么时候的事情?”
“去年啊。他没有告诉你?”
“没有。”李建更加疑惑了。这家伙好端端的,怎么跑英国去了。”
期货老秦疑惑不解。
“你们不会以为一个大鹅的人能解决这次的困境吧?”
李建笑道:“秦总,你可能不知道,谢廖莎这人的能力。对了,谢廖莎去了英国,他妹妹呢?”
郭阅兵问道:“哪个妹妹?”
“娜塔莉亚。”
郭阅兵有点迷惘:“哦,没印象了。好像语言大学毕业了,就回国了吧。不过,娜塔莉亚长得还真带劲,身材贼火辣。”
期货老秦此时有点着急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人家的身材。老郭,想一下,有什么办法能够联系上谢廖莎。”
“联系上也不一定有用啊。人都在英国了。”
李建想了想,转头低声问证券老赵:“你大哥神通广大,应该能够找到谢廖莎,对不对?”
证券老赵一听,顿时脸色严肃:“这条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这事情,不能惊动我大哥。”
“那好吧。看来,得我亲自跑一趟东北了。”李建叹息道。
郭阅兵问道:“老弟,你去东北干啥?东北那边过完国庆,差不多就要下雪了。”
“谢廖莎虽然移民了,万一他留下的那些仓库的人,还能联系上他的呢?毕竟,人走了,说不定关系还在呢?”
郭阅兵主动请缨:“算了,东北我替你去。你还得上课呢。我听你说过,大四还有七门课。不知道哪个天才排的课。不能耽误你的学习。”
“那敢情好。有劳了。”
“诶,别这么说,基金我也有份。”
就这样,郭阅兵主动到东北,找谢廖莎留下关系网。
临走前,李建还叮嘱他,尽可能收购豆子,无论价格多苛刻也收够。
虽然郭阅兵不清楚李建的用意,但是还是接受了。
回到办公室,李建脸上有点凝重。
“怎么了,跟人吵架了?”陈思思问道。
“没有。我们的大豆压榨企业,缺原材料。都快停工了。”
陈思思也无奈:“这是问题。不过,现在大豆紧缺,确实不好办。”
这时候,刘若菲忽然提问道:“李总,现在短缺,会不会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