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信陵君真是太厉害了,若他是魏王的话,嬴子楚和吕不韦这两个废物根本就不是对手!】
【汉武帝刘彻:上一任魏王还是太没有远见了,就应该让信陵君即位。】
【周太祖武则天:呵呵,幼子即位?魏国说不定在魏无忌没成长起来之前就已经灭亡了。】
【唐太宗李世民:这也是一个问题,只能说魏无忌老爹死得实在是太早了。】
【隋文帝杨坚:当皇帝的寿命也是一个大问题,儿子没成长起来之前就死了,那太难办了。】
【明太祖朱元璋:那也没什么好的办法,你也不可能指望在战国时代能再出现一个周公旦。】
周公当年辅佐周成王,能在侄子成年后归还王位,从而确立了周公旦圣人的地位,以及周朝礼法的根基。
但春秋战国本就是“礼乐崩坏”的时代,又有哪个辅政大臣会不选择篡位呢?
更何况还有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前车之鉴!
不可否认,随着诸侯实力的强大,很多原本是道德下限的东西都被突破了。
大清世界,维也纳。
胤禛坐在主位上,旁边是儿子弘历和媳妇玛利亚·特蕾莎。
这位大清太子微笑地看着玛利亚·特蕾莎:
“这一次我奉皇阿玛之命而来,是为了商讨德国和大清之间的合并。”
玛利亚·特蕾莎脸上明显闪过一丝惊愕。
“这么快?”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弘历,得到的是丈夫有些无奈的表情。
胤禛叹了一口气,道:
“原本让你们的孩子即位是最好的选择,但如今皇阿玛已经不打算等待了。”
玛利亚·特蕾莎良久不语,内心中陷入了激烈的挣扎。
过了好一会,她才道:
“公爹的话,我自然是不敢有意见的。”
“女子出嫁从夫,也是理所当然。”
“但哈布斯堡家族的很多人不会同意这件事情。”
“他们甚至连我冠夫姓都不愿意同意。”
对欧洲女子来说,出嫁冠夫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从大清和哈布斯堡王朝联姻时就已经说定,玛利亚·特蕾莎并不需要冠夫姓。
这也是为了确保王位继续留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一个措施。
一旦两国合并,爱新觉罗家族将成为唯一皇族,而哈布斯堡家族则从原先的德国皇族下降到大清臣子。
这种地位上的改变,显然是哈布斯堡家族无法接受的。
胤禛淡淡地开口道:
“我这一次带来了一支军队,欧洲各地忠于大清的军队也都已经调动起来了。”
玛利亚·特蕾莎再度陷入沉默,良久之后才开口道:
“我需要召集那些有足够分量的人来听取他们的意见。”
顿了顿,她补充道:
“我希望公爹和夫君都不要参与到这件事情中,这样的话或许还有说服他们的可能性。”
胤禛露出笑容。
“好,那就按你说的去办吧。”
玛利亚·特蕾莎急匆匆地离开,准备去召集德国的诸多大贵族,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几位核心人物。
弘历迟疑了一下,对胤禛道:
“阿玛,孩儿感觉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办。”
“难办也要办。”胤禛淡淡地开口道:
“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兵戎相见,大清能征服一次欧洲,就可以第二次征服欧洲。”
“哈布斯堡家族并不比英国或者法国更难应对。”
弘历:“……”
说得倒是简单,但那可是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德意志帝国啊!
胤禛看了一眼弘历,平静道:
“大清已经控制了除德国之外的全世界,德国人若是足够明智,他们会做出选择的。”
一个时辰后,奥地利皇宫书房中。
玛利亚·特蕾莎看着面前几位来自哈布斯堡家族和其他大家族的重臣们,平静地说道: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想知道几位卿有什么看法?”
书房中的几名重臣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过了好几秒钟,玛利亚·特蕾莎的妹妹安娜(maria Anna von?sterreich)才开口道:
“只要能保证哈布斯堡家族的利益,两国合并也并非不行。”
“我们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
安娜是皇帝顾问,帝国女修道院院长,同时还在弘历这个“教皇”的旨意下获封为第一个女性枢机主教,负责协助弘历处理整个德国内部的教会事务。
同样出自哈布斯堡家族的列支敦士登亲王约瑟夫·温塞斯劳斯(Joseph wenzel I von und zu Liechtenstein)哼了一声,很不满地开口道:
“这样的话,我们家族的皇位可就失去了,凭什么?”
作为德国如今的陆军元帅、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位亲王的意见比安娜更有分量。
安娜很不满地说道:
“我们德国的建立是靠着大清军队,你让我们拿什么来反抗大清的意志!”
约瑟夫淡淡地开口道: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三十万忠诚可靠的德国士兵,以及整个欧洲的支持,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眼看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国务首相梅特涅重重地咳嗽一声。
“诸位,先让我这个老东西说几句话。”
等众人安静下来之后,梅特涅看向玛利亚·特蕾莎:
“女皇陛下,我想知道如果两国合并之后,大清对我们这些人的计划是什么?”
玛利亚·特蕾莎沉默了一下,开口道:
“大家的官职和地位都不会有变化,但爵位会相应降低一级。”
“大清还承诺至少在五十年内不会改变德国现状,内政将依旧由我们德国人自行处理,大清只负责军队和国防。”
“此外,哈布斯堡家族将获得特殊待遇,每一代哈布斯堡的家主都可以进入大清军机处任职军机大臣。”
众人都安静下来,认真地陷入了思考。
梅特涅笑了笑,道:
“听起来还不错,那么弘历陛下呢?”
玛利亚·特蕾莎露出笑容:
“弘历将会辞去德国皇帝的职位,被指定为大清皇太孙,他的继承人必须是我和他的儿子。”
“从这个孩子开始,按照两国不同的惯例,每一任大清皇帝的名字都将以‘爱新觉罗’开头,以‘哈布斯堡’结尾。”
安娜和约瑟夫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约瑟夫平静地说道: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臣并无意见。”
一直沉默的国务次相、财政大臣文策尔·安东·冯·考尼茨(wenzel Anton von Kaunitz)道:
“这确实能证明大清的诚意,但我必须要指出的是,叛乱是不可避免的。”
“女皇陛下,您要知道,我们德意志帝国如今处于上升期,很多德国人心中对帝国的寄予了无比厚望,他们不可能忍受帝国被吞并的事实。”
玛利亚·特蕾莎叹了一口气。
“而且他们还会说我这个女人是哈布斯堡和德意志的叛徒,对吗?”
“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若是各位都没有意见的话,现在就随我去觐见我的公爹,那位大清皇太子殿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