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方浪书院 >  终宋 >   第775章 秦腔

只在李曾伯收复兰州的次日,李瑕的东路军也赶来汇合。

杨奔跨坐在战马上,遥望着兰州城上的大旗,神情有些紧绷。

他还年轻,眉间的皱纹却很深,额头上已有些抬头纹。鼻翼微张,深深吸了一口气,把马蹄扬起的尘烟吸入鼻腔。

“知道霍去病吗?”杨奔突然向身边的部下们问了一句。

“知道!我们当兵打仗的,哪个不知道霍去病。”

杨奔指着前方,想说些什么,又没想好怎么说。

他的动作却十分有力,最后指了指兰州城,向部将们大声介绍起来。

“霍去病大败匈奴,汉武帝置河西四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金城郡控黄河之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

这是出发前军议时李瑕说过的。

杨奔越近兰州城,越明白李瑕为何要说这些。

为何?

走得太远了。

他从川蜀打到陇西,现在打到河煌,千山万水,这里的人说话他不太听得懂,这里的人看向他们这些宋军时,眼睛里是漠然、陌生。

太远了,给人一种异国他乡之感。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到这个貌似荒凉的地方来?为何不能留在关中、汉中富饶之地?

因为杨奔心里很清楚,这里绝非什么异国他乡。

这里在秦时就是陇西郡,汉时置城……只是丢得太久了。

所以要夺回来。

他想效仿霍去病,想名垂千古,想要后人提及他的名字就交口称赞。

那夺回金城郡就是第一步。

……

进了城,安置好了兵马,杨奔马上又向州署赶去,默默跟在李瑕身后。

州署很破,到处都是马粪。

李瑕正站在衙门前,看着大柱上的楹联。

漆已经掉光了,还沾着马粪,字迹倒是勉强能看清。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

入城这一路能看到的汉字不多,不像别的城池铺面上都是有汉字的。兰州实在有些萧条,李瑕不免驻足对着这幅楹联多看了一会。

李曾伯大步迎出来,抱拳见礼,之后指了指楹联,道:“这是金国修建的衙署,也是金国官员题的楹联。”

李瑕点了点头,道:“说尽了兰州的山河之险,有些气势。”

李曾伯叹息一声,道:“出自词作,‘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这金人写词也有些豪迈雄浑的气概。”

“因为都是汉人,押的是一样的韵,用的是一样的典。”

说着,他们往堂内走去。

这衙署也就没什么别的好看了,既看不到文牍,也没见有什么书籍,一看就是许多年没有官员坐镇兰州治理了。

大堂的地上只有早已干涸的黑褐色血迹。

“越往西,越是胡化了啊。”

“蒙古之前并没有怎么治理河湟,只当作牧马之地,以及色目商旅往来的商埠。”

由此可以看出一点,兰州这一带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分界线。

或者说巩昌汪家是一个缓冲,东南属于忽必烈经略之地,行汉制、用汉法,勉勉强强算有些封建王朝的样子。

而河湟、西凉这一带,便属于阔端的兀鲁思。

兀鲁思便是封地,是窝阔台实封给阔端的地盘,不是只收些五户丝,而是实封。

阔端不仅被称为西凉王,也是库滕汗。

他如果没有早死,可以预见的是河西走廊这片土地或许会分裂成另一个汗国。

大汉建河西五郡以来的文明会被销毁,这里将没有文明,没有秩序。

唯一的秩序就是驱奴制,蒙古贵族拥有无数驱口……

还好阔端死了。

也该死。

但迈进这个西凉王、库滕汗的兀鲁思之地,看着一片残破景象,李瑕还是打心眼里对其人感到憎恶。

“兰州很糟糕啊。”李曾伯感慨了一句,“与关中大不相同。”

“忽必烈也是刚得到西夏旧地,刚刚开始经营……”

话到这里,李瑕不得不承认忽必烈与蒙古旧贵族之间的不同。

忽必烈行汉法自有其必要性。蒙古人那一套野蛮、粗糙的旧制是行不通的,必定走向分崩离析。若不行汉化,也征服不了中原。

“西域诸王是在阿里不哥逃离哈拉和林之后才转而支持忽必烈的。我们再往西打,面对的会是阔端留下的势力,而忽必烈也才刚刚开始掌控他们……”

“刚开始掌控,阿术还死了。”李曾伯抚须道。

随着这句话,他们铺开地图,与将领们围着地图而站,开始商议攻取凉州之事。

“阔端有五子,长子名‘灭里吉歹’,继承西凉王之位,坐镇于凉州;次子名‘蒙哥都’,曾随忽必烈征大理,如今代替被我们处死的那帖必烈坐镇于兴庆府;三子名‘只必帖木儿’,封为永昌王,坐镇于永昌;五子名‘曲列鲁’,分封于甘州……”

~~

“有纸笔吗?”

军议之后,回到营中,宋禾向杨奔这般问了一句。

杨奔去找了一会,将纸笔递给宋禾,便见他在纸上把阔端还剩下的四个儿子的名字仔仔细细地写下。

“写这个做什么?”

“要杀的人。”宋禾吹了吹没干的墨水,应道。

杨奔感受到了那股子冷冽的杀意。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道:“郡王与李老元帅自有战略,岂是你想杀谁就杀谁的。”

宋禾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只是把纸收进怀里,往外走去。

杨奔跟上,跟着走了一段,终于听到宋禾开口说起来。

“我出生在嘉定府,虽比不了你将门世家,家里也算人丁兴旺。我五岁那年,蒙军到了嘉定府,屠戮一空,我随难民逃到蜀南……”

宋禾说得很平淡,事情已过了二十七年,且当时他还很小,根本记不得许多细节。

他平素话很少,此时也不多,心里很多想说的,最后又懒得再说,就化成了一句。

“阔端屠我全家,那现在有了机会,我也要屠他全家。”

杨奔觉得宋禾实在是没什么气势,声音也不大,语气也不狠。

但态度坚定,让人觉得他一定会做到。

杨奔停下脚步,向驻地回望了一眼,道:“你说军中多少人像这样想的?”

“很多。”

~~

傍晚时分,李瑕与诸将议过事之后,出了兰州城,往黄河边走去。

此时正有许多民壮在金城渡口边造筏,准备渡大军过河。

待到太阳落山,这些民壮们便各自领了块馍馍,三三两两地蹲在那吃着。

李瑕正准备回程,见到一名老者摔倒在地,忙让人去扶他到树干下。

“老丈多大年岁了?”

那老者茫然地嚅着嘴唇,却也不答,像是听不太懂李瑕说话。

又问了几句话之后,李瑕得不到回答,用蒙语问道:“蒙语听得懂吗?”

“听得懂。”老者遂把衣领拉开,道:“乃颜家的驱口……没有逃,没逃。”

“我们不是蒙军。”

“乃颜家……乃颜家……”

李瑕便知他是在兰州当地募集来的。

兰州与巩昌不同,巩昌至少是世侯汪家在治理,汪家屯田抚民,并从川蜀掠夺人口耕种,保持了金国时的风貌。

兰州这边除了蒙古贵族与色目商人,就是奴隶驱口。哪怕有些侥幸活下来的汉人,也早就逃难离开了。

李瑕这次攻河西走廊,对这种与当地人口之间的隔阂很是警惕。

战事之初攻克几个城池不难,蒙古人向来是疏于城防的,难的是守住。

要守住,就要在河西四郡驻屯。但河西四郡已太过胡化,驻屯的难度又要大上许多。

深入敌境、不带辎重的情况下,既没有像蒙军一样把驱口当成财富赐给将士作为奖励,同时又得不到这些驱口的感激拥护,甚至将士们感受不到收复失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荣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情况。

~~

李丙蹲在窝棚边,看着马瓦儿,道:“你不要怕,这些宋军不是坏人。”

马瓦儿便是他昨日遇到的那个偷草料的女子,今日她把孩子背着,由李丙领着扎了一天的竹筏,傍晚时也领到了食物,此时正畏畏缩缩地嚼着。

彼此说话还是不太听得懂,李丙也是指手划脚费了很大的劲才问到了她的名字,并教她做这些。

《基因大时代》

本来蹲得好好的,看到不远处有个披甲的将军走过,几个兵士唰的一声行了军礼,马瓦儿背上的孩子便哭了出来。

马瓦儿害怕,连忙把孩子抱下来,死死捂着孩子的嘴。

李丙连忙便劝她。

“你别这样……松开,松开……莫把娃儿捂死了……别怕,别怕……”

马瓦儿也不知听不听得懂,只用惊恐的眼睛瞪着李丙,手上的力道却没松。

李丙大急,努力安抚着……

忽然。

“咣!”

有梆子声响起。

李丙转头看去,也不知哪里在敲梆子,总之是敲起来便不再停歇。

“咣咣咣……咣咣……”

梆子的律韵响过之后,有个苍老的声音唱起词来。

李丙听不太懂,却觉得很熟悉。

那是秦腔。

刹那失神之后,李丙回过头,只见马瓦儿也愣愣瞪着前方,像是在回想这样的调子是什么时候听过。

因这秦腔歌唱,她已渐渐不再像方才那样害怕,李丙于是把手放在袖里,小心勾了一下,隔着袖子把她捂在孩子嘴上的手拨下来。

“听过吗?”

“阿……阿爹也唱……”

李丙倾耳听了一会,才听懂马瓦儿在说什么。

想来也是,李丙记得,小时候他爹还在世时常这样唱,说是金国太平时节,逢年过节就好听这些。

至于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那就更早了……

~~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敲梆子的老汉一只枯瘦的手持着木棍,用力敲在梆板上,嘴里大声高歌,颇有气势。

李瑕坐在一旁,不太能听得懂,却能感受到秦腔的魅力。

他以前不爱听这种戏,但今日却在这黄河畔,因这一曲秦腔,感受到了与金城郡遗民们的同根同源。

……

这夜,当李瑕准备离开,却见前方有个畏畏缩缩的身影过来。

“这位将军,我……我也能当兵吗?”

于火把的光亮中看去,李瑕依稀看到对方是个年轻人,遂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李丙。”

“李丙,你为何想当兵?”

李丙挠了挠头。

他看眼前这个将军的盔甲,分不出其人比起之前见的老将军谁官大谁官小,但一般年轻的总是官小些。

年轻官小,他才敢上前来问。此时面对这个为何当兵的问题,李丙想了想,总之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答。

“想吃饷……不知道该往哪去,不如就跟着你们,救驱口……保太平。”

“保太平?”李瑕饶有兴趣。

“真的。”李丙急道:“我真是这么想的。”

以往他对这些没有概念,只想活得好,以往问他想要什么,无非是赚钱养家。但这三五月以来饱受战乱,李丙发现自己真想要的也就是还能再听阿娘唠叨,以及听阿爹坐在门槛边哼几句秦腔。

想来想去,原来那种日子便是“太平”。

这道理一想通,李丙便有些振奋,因此起了投军的念头。

“我知道宋军是好人。”

他还如此补了一句。

因害怕李瑕觉得他这样的小人物也敢说这样的大话,李丙又低下头,有些不安。

李瑕看到了他的不安,遂不再问别的,只问道:“会骑马吗?”

“会!我姐夫就是牧马的,我会骑马……”

“那跟我走吧。”

“太好了!”李丙大喜,连忙跟在后面,但想到马瓦儿,又道:“将军稍等。”

他又回身跑去向马瓦儿告别,把身上的一串钱掏出来递过去,道:“你放心,我问过了,兰州也会向巩昌一样安置俘虏……”

隔着十余步,李瑕回过头看去,心想如李丙这样一个一个地帮这些人大概是帮不了几个的……所以,对方选择了投军。

投军保太平的道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能想得通,关键是这支军队是怎么样的军队。

李瑕之前也担心这样孤军西进,士卒们士气不高,但今夜听到的秦腔,见到的乡民,还是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

次日,两万宋军骑兵在金城渡渡过黄河,金城关垣、浮船古渡、掠掠雄师、啸啸铁骑。

一条黄河长,一曲秦腔唱,人与人源远流长……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白马啸三国,我父公孙瓒捡到一只始皇帝大秦:哥,把刀放下帝国雄心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大秦哀歌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宋晋府录天下兴亡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超时空小院:帝王俱乐部我的谍战日记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风流大宋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从亮剑开始搞军工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