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诟病?这样的评价,让朱棣莫名的想到了自己那“和蔼”的老父亲。

霎那间,他有点高兴。他觉得自己第一次和父亲靠的那么的近,一对父子,都被这天下的文人们当成了敌人,甚至当成了彻头彻尾的大坏蛋。

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事,做出了多大的功绩,他们都不会在乎,他们只觉得是这个大坏蛋挡住了他们发大财,挡住了他们当土皇帝的梦想。所以要想尽办法来放大自己身上的毛病。

“关于第五次北征。”萧盼盼看了看手边的资料后说道,“被很多人的记住的点在于,您没有听取夏原吉的劝阻,执意北上,最后不仅没有遇到敌人,没有收降部落,回来的时候还驾崩于榆木川。”

朱棣现在已经对这个地名有些本能的反感了。

“事实上这一记忆是有偏差的,因为史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虏去秋闻朝廷出兵,挟其属以遁,及冬大雪丈余,部曲离散。”

萧盼盼摊手,“翻译一下就是,阿鲁台再次跑了,而且是冒着大雪跑的,至于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听到这的朱棣,着实有些厌烦这个阿鲁台了。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这一次的历史中,他一定要逮到这匹浑身都是腿的野狼,然后把它的腿全都砍了。

“五次北征的过程大致如此。”萧盼盼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但这里依然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您北征的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维持均势吗?”

“从您之前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您并没有这个想法,您的一贯策略就是要打击鞑靼,而且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部族,因为他们是北元正统。”

朱棣点头,他对鞑靼的判断基本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您贯彻的政策就是要打掉忽必烈家族,为此您晚年不管任何人的劝告,连续三次北征,而瓦剌就是您扶持起来的帮手。”萧盼盼幽幽的一叹,“这个帮手原本是可控的,但结果我之前已经说了。”

“瓦剌就是在朱瞻基的眼皮子底下,从偏居西北的一个小部落,一步步对蒙古高原实现了统一,成为了瓦剌汗国。”

“而且需要知道的是,这时候的塞外各游牧部族已经不是秦汉唐时代的那些奴隶制部族了,他们经历了辽,金,元三个时代的辉煌,他们有了自己最摸得着看得见的信仰图腾,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把自己定性成了一个统一民族,这个民族叫蒙古。”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比以前更难分化,更难掌控了。”朱棣在心里说道。理解了这一点后,他才彻底的为那个在朱瞻基时代被放过的机会感到可惜。

“还有一种说法,说您北征是为了要传国玉玺,因为您是篡位嘛,所以就需要这种东西来证明自己。就像很多人说朱元璋大杀功臣是因为心理自卑一样。”

朱元璋莫名一呆,“咱自卑?咱自信到都被这未来的姑娘定性成盲目自信了!”

朱棣也是不屑的一笑,传国玉玺这种东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他真不在乎。

“在您第一次北征后,阿鲁台就派使者来告知您,让您去问瓦剌要传国玉玺。您的回答是,自昔尧舜禹汤文武数圣人主,天下岂有此宝,盖帝王之宝在德不在此,如必以此为宝,则元氏得之当永保天位。”

“嗯,是自己的作风。”朱棣想道。

“第二个要点是关于您北伐动用了五十万人,劳民伤财。和人多欺负人少,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战绩问题。”萧盼盼翻了个白眼,“首先带着五十万人进入大漠,这后勤压力,王翦来了都不顶用。”

秦国天空下的王翦眼皮一跳,他真心的觉得这件事最好还是不要多提为妙,免得自己的老板扎心。

嬴政此刻一边摸着自己的传国玉玺,一边觉得自己的心口被扎了一下。

“关于带兵人数,明史的记载是说您第一次北伐用了五十万人。这个数据的出处,应该来自金幼孜的《北征后录》,但在这本书里他写的是永乐十二年三月,上帅六师,往征瓦剌……马步官军凡五十余万。”

“也就是说,这是永乐十二年的事,是第二次北征了,满清的那帮人连抄书都抄错了,而且是用了一百年的时间都没抄明白。”

一想到是满清来写明史,朱棣就莫名膈应。

“那第二次是不是五十万人呢?”萧盼盼摇头,“根据《鸿猷录》这本书的记载,命选为京诸省卫骑兵共十余万,各赐钞给行粮,期明年二月集北京随征。”

“永乐十二年,您还没有迁都北京了。在考察一下周边卫所的总兵力,所以您根本带不出五十万大军来。”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然后进一步解释道:“《鸿猷录》是你们大明嘉靖年间的刑部主事高岱所写,书中记录了从明初的统一战争到嘉靖年间的各大战事,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正统,成化,正德年间明军的主要军事行动。”

“外加上我们当代史学家对《实录》的考证,基本认定,您的第二次北伐人数大概在11万左右。”

“至于人多欺负人少这种话,就属于没有军事常识而带来的误判了。因为您每一次出塞作战,都会在关键节点布置下营寨,甚至筑城来存放粮草,这就代表着您要留守一定的士兵进行保护。”

“也就是说,您的部队是越深入大漠,人数就会越少。”

“在了解了这一点后,就可以看看第二次北征是不是在人多欺负人少的情况下,打败了瓦剌。或者说,是瓦剌抗住了您五十万大军的围剿,所以瓦剌其实没有输,是瓦剌的一次光荣战役。”

光荣战役?朱棣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定性。

“经过我们现代学者的考证,当时的战况大体如下。首先瓦剌不是三万人,而是四万。三万人在忽兰忽失温埋伏了您,还有一万人绕后准备实现对您的斩首行动。但他们并不知道,其实您就在前军中坐镇。”

“绕后的骑兵一度困住了朱瞻基,但他们同样对此并不知情,随意的打了两下就撤了。”

“您这方面,因为被埋伏,所以前军还是有伤亡,但您很快控制了局面,以神机营正面击溃了瓦剌骑兵。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哈木连那一万偏师也不管了,撒丫子就开溜。”

“但那支偏师却截断了您的粮道,所以您没有办法继续追击,于是听了好圣孙的建议撤军了。”

“所以这个过程谁败了?”萧盼盼耸了耸肩。

“总结一下,首先没有五十万欺负人家四万。其次这场战后,瓦剌入贡。其三,此战之后,瓦剌就开始打不过阿鲁台了。您的战略目标也因此实现,即将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在捶阿鲁台上。”

萧盼盼摊手,“为什么要这么详细的说一下您的北征和瓦剌的崛起,因为对于土木堡事变这件关系到大明历史和国运的转折事件来说,讲清楚所有的来龙去脉是很重要的。”

朱棣点了点头,他也需要了解这个过程,方便更好的布置以后的北部国防战略。

“是的,朱祁镇在土木堡事变上要负主要责任。正如我们当下学者在《宣德皇帝大传》中写的一样。”

“王振的专权和明英宗的无能导致了土木堡的惨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瞻基那些能干的老臣和经过调整完善的社会制度,几乎无力阻止这一惨败。”

“从这个意义上讲,土木堡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的总爆发,既是封建制度的悲剧,也是瞻基个人的悲剧。”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扬锋汉起三追傲娇妻通史演义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从靖康开始藏武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幻之盛唐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盛宠医妃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从靖康开始藏武汉鼎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大明:开局太湖顿悟,时代圣人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帝国神纪小神禹月初揣着空间好修闲幻之盛唐大明:从1566开始红楼医带着女神闯汉末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穿宋,造反!【变宋】穿越时空王朝命运万世之大唐大乾:帝国独裁者风雨话东周江汉儿女英雄传于是我成为了神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之小曹贼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晋第一才子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风入邺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天朝之裂变新语新编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我岳父是朱元璋公主的坏心思才下刑场,便上战场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我爹是异性王三国:汉家天下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庆帝元年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