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爪洼国联邦政府紧急派遣的三个师的陆军分批次乘坐轮船,历经波折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然而,尽管绵蓝作为苏门答岛上的第一大城市,本应是繁荣昌盛的,但由于雅奇人对其发动了围攻,城中的局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
许多富有的人们惊恐万分,纷纷选择逃离这座城市,以躲避战火的威胁。
尽管雅奇人后来放弃了对绵蓝的包围,但这座城市的秩序却并未因此而恢复。
相反,那些原本在城中坚守抵抗雅奇人的中央军,在敌人撤军之后,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和约束。
他们刚刚从生死边缘逃脱出来,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军纪也随之涣散。
这些中央军开始在绵蓝城中肆意妄为,欺压市民。
他们以战争为借口,对无辜的百姓进行敲诈勒索、抢夺财物,甚至还出现了暴力行为。
而由于战争的影响,整个绵蓝城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市民们根本无力反抗中央军的欺压。
在短短几天内,没有了任何约束的中央军将绵蓝城搅得乌烟瘴气,原本宁静的街道变得混乱不堪,市民们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之中,民不聊生。
巴赫里尔中将抵达绵蓝的第5天,果断将部下召集到自己的指挥部里。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属们的脸庞,仿佛要将每个人都看穿一般。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沉默之后,他终于开口说道:“为了能够尽快收复雅奇,不辜负陆军司令部对我们的期望,我决定从今天起,所有军队结束在绵蓝城的休整。”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和决心,让人无法忽视。
紧接着,他提高了音量,继续说道:“我们要向绵蓝城外的雅奇叛军发动攻击,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争取一举将所有的雅奇叛军消灭干净!”
说完,他稍作停顿,观察着下属们的反应。
只见屋内的一众军官们纷纷站起身来,齐声应道:“是!”这声音整齐而洪亮,显示出他们对命令的服从和对任务的信心。
随后,巴赫里尔中将示意部下们领取各自的作战计划。
军官们迅速上前,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文件,然后转身离开了指挥部,返回各自的部队所在营地。
当这些军官们回到自己的营地后,整个营地立刻变得喧闹起来。
士兵们开始忙碌地准备着各种武器和装备,军官们则在紧张地部署着作战任务。
然而,对于军纪涣散的爪洼国中央军来说,要做到令行禁止并非易事。
尽管军官们尽力指挥,但士兵们却显得有些混乱。
有些人在整理装备时拖延时间,有些人则在互相闲聊,完全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战斗的重要性。
就这样,一整天过去了,营地的喧闹声才逐渐平息下来。
到了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所有的部队才开始缓慢地朝着绵蓝城外的雅奇人防线移动。
这支原本应该充满斗志的军队,此刻却显得有些拖沓和散漫,让人不禁对他们的战斗力产生担忧。
由于巴赫里尔中将对雅奇人持有极度轻视的态度,他完全没有派遣任何人去侦察雅奇人的防线。
在他的内心深处,雅奇人的防线简直就如同纸糊一般脆弱不堪,仿佛只要大军一到,这道防线便会轻易地被摧毁。
然而,巴赫里尔中将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为了给爪洼国陆军设下一个巨大的陷阱,何雨柱特意命令锦衣卫南镇抚司暗中将 18 门 72 式火炮(m101 火炮芳兰陆军编号)运抵苏门答岛。
由于对雅奇人拥有火炮一事一无所知,爪洼国中央军在行军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要预防火炮的攻击,他们大摇大摆地在距离雅奇人部署的防线仅仅 10 公里处停了下来。
当爪洼国中央军悠然自得地进入 72 式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后,炮兵阵地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毫不犹豫地掀开了覆盖在火炮上的伪装,然后按照事先精确计算好的火力单元,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装填炮弹。
在炮兵们紧张忙碌之际,雅奇人的其他部队也正有条不紊地按照芳兰人民军军官团的建议,向着爪洼国中央军的营地稳步前进。
他们步伐整齐,行动迅速,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当爪洼国中央军开始安营扎寨大约半个小时后,雅奇人的炮兵阵地迎来了关键时刻。
随着指挥旗的缓缓落下,18门火炮的炮兵们毫不犹豫地拉动炮绳。
刹那间,18门火炮同时发出怒吼,炮口喷射出一团熊熊火焰,仿佛是一头被激怒的巨兽在咆哮。
紧接着,105mm高爆弹如同一群脱缰的野马,以惊人的速度冲出炮口,径直朝爪洼国中央军的营地猛扑过去。
这些炮弹带着无尽的威力和破坏力,仿佛要将整个营地撕裂开来。
雅奇人的炮兵们在芳兰人民军军官团的精准指引下,不断调整着炮口的角度,逐渐抬高炮口,让炮弹能够射向更远的地方。
他们的动作娴熟而准确,每一次调整都恰到好处,使得炮弹能够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
当炮弹如雨点般落在爪洼国中央军的营地里时,整个营地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仿佛末日降临。许多士兵被炮弹掀起的气浪掀翻在地,受伤惨重。
而更多的士兵则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魂飞魄散,本能地向后方狂奔逃窜,完全失去了战斗的意志。
而这些向后方逃跑的士兵,犹如被惊弓之鸟一般,慌不择路。
然而,他们的厄运却并未就此终结,因为就在此时,一阵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无情地覆盖了他们所在的区域。
刹那间,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战场都被硝烟和尘土所笼罩。
这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措手不及,惊恐万分。
他们尖叫着、呼喊着,拼命地四散奔逃,只求能早日逃离这可怕的炮弹覆盖范围。
当炮击终于停止时,原本整齐的军队已经变得七零八落,士兵们狼狈不堪地趴在地上,惊魂未定。
而此时,早已严阵以待的雅奇士兵们,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对爪洼国中央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面对雅奇人士兵的凶猛追击,爪洼国中央军的士气瞬间崩溃。
大量的士兵在绝望中选择了投降,他们扔掉武器,高举双手,向雅奇人士兵投降。
只有少数顽固的士兵,还在负隅顽抗,他们逃入了四周的树林中,试图利用地形进行抵抗。
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雅奇人士兵势如破竹,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将爪洼国中央军彻底击溃。
爪洼国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兵败如山倒。
当这一惨败的消息传回绵蓝城中的指挥部时,巴赫里尔中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仿佛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他像失去了灵魂一般,失神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完了,全完了……”
站在一旁的副官伊斯甘达见状,心中一紧,他知道情况已经非常危急。
他连忙快步走到巴赫里尔中将身边,俯下身去,轻声提醒道:“司令,您必须立刻离开绵蓝城,赶紧撤离!否则,一旦雅奇人攻打绵蓝城,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防守啊!”
就在此时,回过神来的巴赫里尔中将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他面色凝重地喊道:“不好,我绝不能被雅奇人俘虏!伊斯甘达,立刻给我安排船只,我要马上撤离!”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恼怒,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十分担忧。
接着,他愤怒地咒骂道:“该死的苏里亚,居然没有告诉我雅奇人拥有火炮这么关键的情报!这简直就是严重的失职!”
“我一定要向司令部告发他,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如果我们早一点得知这个消息,就绝对不会如此仓促地对雅奇人发动进攻了。”
至于巴赫里尔中将口中的苏里亚上校则在雅奇人的炮火下已经尸骨无存了。
在雅奇人尚未再次围攻绵蓝城之前,巴赫里尔中将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城中仅存的兵力迅速撤离。
这并非他不想继续坚守这座城市,而是因为他之前为了迅速消灭雅奇人叛军,已经将所有可用的兵力都派遣出去了,导致绵蓝城中的士兵所剩无几。
更何况,如今雅奇人叛军手中掌握了火炮这样强大的重火力武器,继续坚守绵蓝城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赶紧撤退,至少还能多保存一些有生力量。
就这样,雅奇人士兵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轻而易举地就攻入了绵蓝城。
与爪洼国中央军不同的是,雅奇人士兵进入城中后并没有对市民进行骚扰,这一点让他们迅速在绵蓝城中站稳了脚跟。
由于对爪洼国中央军的极度痛恨,以及担心他们会再次卷土重来,绵蓝城中的市民们甚至主动帮助雅奇人士兵修建防御工事,只希望爪洼国中央军永远不会再回来。
当爪洼国中央军在苏门答岛上再次惨败的消息传到芳兰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渔阳城时,何雨柱看着前来送情报的许小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许指挥使,这次你们南镇抚司可是立下了大功啊!”何雨柱兴奋地说道。
“对于所有参与到这次行动的人员,不管是在苏门答岛潜伏的暗探,还是后方的后勤人员,全部都要记功!”
许小平面对总长的赞扬,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他沉稳地回答道:“总长,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无需挂齿。”
何雨柱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到时候你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交上来,对于那些在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功勋卓着的人员,一定要着重嘉奖。”
“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颁发功勋章,以彰显他们的卓越功绩。”
许小平应道:“是,总长。我会认真落实此事,确保每一位功臣都能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奖励。”
何雨柱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这次爪洼国中央军一下子损失了 3 个师,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可以预见,他们接下来必然会加大在苏门答岛上的投入,增派更多的兵力。”
“而这,也正是我们支离计划第二步正式启动的绝佳时机。”
许小平立刻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总长放心,我们早已在苏拉威岛和新几亚岛上做好了充分的部署,只等您一声令下,便可随时在这两个岛上发动起事。”
何雨柱对许小平的回答表示满意,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刘坤鹏,吩咐道:“刘秘书,你去通知一下兵部的周尚书,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跟他交代。”
刘坤鹏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快步走出了何雨柱的办公室。
没过多久,周成刚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了何雨柱的办公室。他一进门,先是恭恭敬敬地给何雨柱敬了个礼,然后毕恭毕敬地说道:“总长好!”
何雨柱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微笑着向周成刚回了个礼,并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周尚书,快请坐,我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讲。”
待周成刚坐稳后,何雨柱开门见山地说道:“周尚书,支离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圆满成功,接下来就要启动第二步了。你们兵部那边都准备好了吗?”
周成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报告总长,我们兵部早已严阵以待,随时都能够开始执行支离计划的第二步。”
何雨柱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对周成刚的回答非常满意,接着说道:“许都指挥使,既然周尚书这边没有问题,那我们就立刻开始支离计划的第二步吧!”
说到这里,何雨柱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加重语气强调道:“对于苏拉威岛和新几亚岛这两座岛屿,我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让它们陷入混乱,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两座岛屿完全纳入我们的掌控之中。”
“因此,在帮助这两座岛上的原着民独立时,我们必须要向他们全面而详细地宣传我们芳兰民众的生活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我们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所享有的各种权益和福利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逐渐了解并亲近我们,让他们认识到与我们合作将会带来的种种好处和机遇。”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加入我们,这一点至关重要,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何雨柱最后郑重地叮嘱道。
“请总长放心,我们所扶持的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绝对都是心甘情愿听从我们指示、便于我们掌控的。”
“一旦发现他们有任何脱离我们掌控的迹象,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立刻安排专人去取代他们,确保我们的计划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和破坏。”许小平一脸坚定地回答道。
何雨柱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在执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小心谨慎,绝对不能让其他人察觉到我们的真实意图和行动计划。”
“这两座岛上的原着民大多都是相对原始的部落,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可能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充分展示出我们的强大实力,让他们对我们产生敬畏之心。”
“同时还要巧妙地对他们施加一些小恩小惠,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和友好。”
“比如说,我们可以郑重地向他们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加入芳兰人民共和国。”
“我们除了允许他们的部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自治外,还会给予他们其他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比如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技术指导以及教育资源等等。”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加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的计划也就更容易顺利推进了。”
周成刚的眉头紧紧皱起,满脸忧虑地说道:“总长啊,目前这两座岛上的人口相对较少,对他们许下如此多的承诺,倒也并非难事,我们完全有能力承担得起。”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然而,倘若将来他们的人口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增长,那时若我们改变承诺,恐怕会引发他们的强烈不满。”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履行这样的承诺,毫无疑问将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周成刚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这件事情,是否还需要再深思熟虑一番呢?”
周成刚的顾虑并非毫无根据,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周尚书,我理解你的担忧。”何雨柱缓缓说道,“你所担心的,无非是‘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
“你害怕我们一直给予他们优厚的福利,久而久之,他们会习以为常,甚至忘记感恩。”
何雨柱的目光落在周成刚身上,似乎想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更深层次的想法。
“一旦福利突然中断,他们必然会心生怨恨,甚至可能引发祸端。”周成刚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总长的观点。
“不过,虽然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实际情况或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何雨柱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我们既然已经向部落做出了承诺,就必须言出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我们中枢的信誉。”
“然而,提供福利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提出要求。”
“在给予福利的同时,我们完全有能力采取一些策略来管控这些部落的人口,以避免其人口盲目增长。”
“回顾赤霞国的历史,西南地区曾经存在众多土司。”
“然而,如今这些土司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可以借鉴类似的政策来应对当前的情况。”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考虑允许这些部落的酋长自行管理其部落事务,甚至可以对他们放宽一些限制,比如允许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遵守我们的法律。”
“这样一来,他们就如同国中之国一般,享有相对的自治权。”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自治权仅限于他们现有的部落范围内。”
“一旦他们踏出部落的边界,就必须尊重芳兰的律法,并服从我们的管理。”
“毕竟,部落终究只是部落,与先进的国家相比,它们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而酋长之所以能够管理部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落中的民众相对愚昧,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酋长在部落中拥有较高的权威和影响力。”
“我们承诺的福利里面可是有教育这一项啊!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部落里面的民众有了学习我们文化的机会。”
何雨柱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个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多样。”
“当他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种种美好时,内心自然会产生向往之情。”
“这种向往会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心中慢慢发芽、成长。”
“而一旦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部落,去亲身感受那个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
何雨柱微笑着,似乎对自己的分析很满意。
“然而,一旦他们迈出了部落的大门,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了。”
“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有太多的新奇和机遇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相比之下,部落里的生活可能会显得单调和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