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买了这条裙子,苏二丫就没有闲钱买吃的了。
虽然顾景城承担了旅游大部分的经费,但是苏二丫觉得自己不能一点钱都不花啊。
虽然她没有多少钱请客,但给朋友同事们力所能及的买点小零食也是可以的。
就比如说她闻着味就挺香的烤鱿鱼。
火烤鱿鱼的味道,还是让苏二丫有些失望的。
简单烤制之后只撒上了一点点点点的盐增加味道,说是什么原汁原味。
是挺原的,但真算不上好吃。
只是之前从来没有吃过鱿鱼,加上这么点好奇,味道稍微腥气一点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下午,他们去了娱乐场周围一家需要排队的餐厅吃饭。
一点都不夸张,几人是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进去的。
“看来,田玉市的人还都挺富的。”苏二丫忍不住感叹。
袁明啧了一声:“真是少见多怪。”
顾景城则耐心解释:“田玉市的普通人不见得多么有钱,能来这里消费的大多还都是外地人,甚至有不少的外国游客。但凡能大老远跑到这里玩的,多少都是有点钱的,肯定是想吃好玩好。”
苏二丫微笑点头。
她其实知道,只是感叹一下,现在国民的生活水平真的越来越好了。
就像他们家,虽说达不到顾队这样的生活条件,但和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除了因为国家发展起来了,还是因为他们这些大点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工作了。
也多亏了高考重开,否则苏二丫也不可能一毕业就有了铁饭碗。
苏二丫感叹了一下生活的美好,国家的昌盛,然后开始美滋滋的吃扇贝。
小时候都不知道海鲜是什么东西的她又怎么会想到,有一天她能跟着队长来到田玉市畅想海鲜大餐呢~
吃饱喝足之后,几人又逛了逛夜市。
街道旁有不少卖小玩具的,还有一些木制品之类的手工艺制品,围在摊子边的,有不少是外国人。
虽然摊贩都不会外国语,但手势是共通的。
“这个,这个一元,一元!”有人拿着一个木制的笔筒,扯着嗓子喊道。
“oh~one yuan?so cheap,I want two。”那金发碧眼的姑娘也比划着两个手指。
然而,小摊贩还以为她是在讲价:“不行,两毛不行。”
他能听懂“yuan”,别的却听不懂了,但是两根手指确实很形象的,只是别人讲价都是往低了讲,自然不可能是往一个两元的高价讲,所以他下意识地就以为,对方是觉得一元太贵,要两毛一个。
怎么还有这么讲价的,一上来就打了对折的对折还多。
这时候,路过的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看不过眼了,就走过去简单翻译了一下。
小贩连忙狂点头,将两个笔筒塞进了外国姑娘的怀中:“两个,两元。”
这是一次双方都很满意的交易。
只是,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像这个姑娘一样的。
外国姑娘抱着笔筒来到伙伴身边,其中一个瘦高个的男人拿起笔筒看了看,又很嫌弃地将它扔到了姑娘怀中:【这是什么?木头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