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胖子悠闲自在的样子,皇上嘴角溢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当今皇上性格古怪,年轻时,曾被太上皇批评“喜怒不定”,不够沉稳,这一评价被载入(起居注)。
皇上深以为耻,用了十年收敛情绪,锤炼心性。
一直到太上皇晚年,看到他“诚孝”的一面,称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才选择他继承大统。
“贾爱卿何在?”皇上忽然开口问道。
唔?
楚王、汪文静望向贾环。
怎么又问贾环,区区六品翰林院侍读,有什么资格参与讨论军权任命。
“臣在。”贾政出列回道。
贾大人?
群臣愣了,皇上是问贾政?
见皇上一脸和煦的道:“贾家是功勋之后,贾爱卿,你且讲讲,何人适合领巡捕五营统领一职?”
“回陛下,巡捕五营本是隶属步军统领衙门,忠顺王爷执掌京城步军多年,京城的城防固若金汤。”
“原巡捕五营的统领罗湖大人致仕了,忠顺王王爷可兼领巡捕五营一职,可保京城城防无忧。”
贾政此言一出,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皇上生性多疑,他相信的人不多,忠顺王爷、禁军左镇、治国公马熙。
步军统领衙门本是忠顺王辖制,巡捕五营是步军统领衙门的分部,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时,由忠顺王暂领,也能让皇上放心。
王子腾等人非常不满的望向贾政,他这是要干什么?
果然,皇上道:“贾爱卿之言,甚合朕意。”
随后,皇上又问贾政,何人可去天津府任五军都督府副将?
贾政举荐了石光珠。
皇上欣然同意了。
楚王、王子腾投向贾政的目光中带着惊疑,心中极度震惊。
事情怎么变成这样?
天津府是许家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地方,其势力根深蒂固。
五军都督府中,众多官员都与许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石光珠前往天津府担任副将一职,会面临诸多困境和限制。
一个外来者,想要在许家的地盘,有所作为,绝非易事。
皇上夸赞了贾政两句,随后,任命石光珠任天津五军都督府副将。
忠顺王爷暂领巡捕五营,巡捕五营的两位副统领,由马盛光,席川担当。
席川是蜀王府的人,马盛光是韩王府的人,之前顺天府守备王锦,算是燕王的人。
至此,三位皇子都算各有收获,在京城各拿到一小股军权。
楚王自作聪明,暗中勾结了石光珠,似乎也有收获。
天津府五军都督府副将一职,不能说不重要,只论级别,绝对高于顺天府守备。
只是,在天津府任职副将,或许会处处受制。
…………
见小胖子韩王一脸惊讶,皇上的心里舒服了一些。
今日,贾政朝堂上的表现,是皇上的授意。
巡捕五营添副统领两人,则是皇上今日临时起意的,见不得小胖子韩王,太过悠闲了。
忠顺王身体不太好,将来京城城防军权,也是要换人来负责的。
楚王心中惊疑不定,这次朝会,怎么看都像是朝廷给了燕王、蜀王、韩王三位皇子机会。
将来,三位皇子其中一人,有可能取代忠顺王掌管京城部分军权。
难道,自己已经被皇上排除在外了?
贾政站回群臣的队列,双目低垂,不敢望向王子腾。
皇上双目如寒冰般扫过楚王,见他脸色如常,眼角却微微抽动。
楚王野心大,有冯唐掌管丰台大营近万人马,还有兵部众官员,诸多勋贵,还不知足,还要勾结八公之后的石光珠和贾府?
皇上传口谕,授意贾政当朝举荐两个职位,是让王子腾与贾政彻底翻脸。
贾府的势力不小,皇上宁可贾家亲近韩王,也不愿看到贾家,投向楚王的。
退朝了,钟声响起,百官依次退出大殿。
贾政能感受到身后无数目光射过来,如芒在背。
石光珠黑着脸,不时回头瞥向贾政,眼神中的寒意,让贾政不禁打了个寒颤。
(从曹雪芹的写法,石光洙,谐音“死光诛”是极度不好的寓意。脂砚斋批语也提到,珠也通“猪”,暗示其,目光短视,性格愚蠢且贪婪,未来会遭抄家受诛。)
…………
翌日,天气晴朗,贾兰在国子监放学,就往家里赶。
忽然,马车身剧烈一震,人向前倾倒。
“怎么回事?”
外面有人惊呼,马车像是撞到人了。
贾兰探头出马车,赵树儿坐在马夫旁边,回身道:“兰少爷,有个人,走路不看路,他撞到咱们的马车上了。”
忽然,一个声音冷笑道:“混账东西,你们撞伤了人,竟还诬赖别人走路不长眼?”
贾兰的马车前面的地上,躺着一个仆人打扮的人,在地上打滚,嘴上直喊“撞死人了!撞死人了!”,声音洪亮,表情甚是浮夸,显然是故意碰瓷的。
前面一匹高大的骏马,挡在贾兰的马车前面,身后还跟着三十名精装壮汉。
马背上,一个魁梧粗壮的青年,脸色白的发青,尖削的脸上生着吊梢眼,歪嘴冷笑着。
…………
贾府张灯结彩,今日是贾政的生辰宴。
贾环今日早下值,回来帮接待宾客。
有一名小厮,急匆匆跑了回来。
“三爷呢?”
小厮看到贾环,焦急的跑过来,语带哭腔的喊道。
“三爷,三爷,不好了,兰少爷在路上,被别人打了,您快去救兰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