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怎么样,有些发音在普通话拼音里都打不出来。”
“想找个胡建男票,不为别的,唱这歌给我听。”
“你得找闽南的哦。”
“因为这是闽南语歌,不是胡建的就会唱,要闽南地区的。”
“说出来都是泪,小时候超爱闽南歌,蝶面都是泳装照。一次听到大哥说买了几张新的碟片,想听自己去家里拿。一天我去拿刚好大哥大嫂不在家,我直接自己拿了几张泳照的放在Vcd上,等晚上全家吃饭时,我随手放了一张,却发现连泳衣都没有,唱的也是哼哼唧唧………那个晚上被我爸爸妈妈混合双打,都是成长的痛啊。”
“希望对手不要太弱。。来,跟图。小猫扭扭动图。”
“有人说嫁胡建男人,当不完的法人,扫不完的大厝,抓不完的细姨,胡建男人爱家顾家,一个城市一个家,一个项目一个她。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是有钱的主才这样。”
“以前谈了个胡建男朋友 ,他朋友都叫我小嫂子 [绝望的凝视]当时以为是我年龄小, 后来才知道 ,家里还有个大嫂。”
“这个是个段子吧?”
“我身边真有这样的!还专门给我们说要喊小嫂子[尬笑]他俩差快20岁。”
“现实中也有啊,有次中午吃饭,一个同事手机响了,他接了,听到里面有女人声音问中午回不回去吃饭,挂了电话,旁边他一个玩的好的说,听声音应该是二嫂吧,那人说嗯。”
“我老公比我大八岁,他前面谈了个女朋友,然后有一次带我去跟他朋友一起吃饭,他之前谈的那个女朋友的一个朋友也在,故意来敬我酒说这是小嫂子吧[尬笑]我都懒得理她说是的,我老公说别乱说这是我老婆。”
“说明你老公的社会地位不高,如果是个厉害的人,那群小人那敢放个屁,我是个男的,我只遇到这样没有边界的人,我马上让他下不来台,别用开玩笑做借口,就是是我的二嫂,也轮不到你给我开玩笑!”
“那女的不知道,她就是以为我是小三呀,所以故意说的,她好朋友不是跟我老公谈过嘛,她以为她们还没分呢。”
“不是所有胡建人都是这样,我身边也有一心一意的人[尬笑]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真的,我谈的第二个男朋友,跟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他小女朋友,我还以为是说我年纪小呢,结果我是三。”
“这种只是个别有钱人才有的哦,不限于胡建。”
“当然但是我也见过穷人乱搞的, 也见过有钱人乱搞的, 但是不要地域歧视 。”
“我姑父是胡建人我有发言权,他家开玻璃厂的有钱的很,跟我姑在一起后因为姑生的女儿,在外边又找一个,后来我姑跟他离了,觉得太毁三观了,离婚分两千万,但是这还只是我姑父财产的九牛一毛。”
“我有个前男友胡建的,断崖式分手,找了下一任,时隔两年告诉我有苦衷,不能娶外地媳妇,家里不同意。每次喝醉酒哭着说要娶我,说后悔,持续了半年,直到有个女人找了我,说是他女朋友,也是外地的。那时候还小,不知道断崖式分手是有下家了,那时候他还特别迁就我,我以为是我太过放纵,哭着说都改,哈哈哈。”
“以前谈了一个胡建的帅哥,我以为他外面有细姨,偷看他手机,才发现我就是那个细姨。”
“光是谈的话,不能叫细姨,细姨必须是大房承认了的,家里面承认了允许你生的,才能叫细姨。”
“好多细姨和大房子住一起的,有名分的才叫细姨,当然很多有孩子没名分的也可以叫细姨,当时听我胡建的朋友说,我也是震惊了。”
“我听完也震惊了。”
“看了一下回复我的都是外地的,每个人都说是自己的朋友,其实一点证据都没有全靠一张嘴。我们这里是有点封建但是没有那么夸张,现实中男的怎么可能会因为‘包小三’而炫耀感到光荣,自己搜一下出轨被砍的有多少案件,全国各地包括我们这里都是以出轨包三为耻的,莫名其妙扣什么帽子?”
“其他本地人说的:胡建人根本就没有细姨这说 ,都是网络虚构的 ,说着说着就成真了。我去问了我的爷爷奶奶,我爷爷是那时候的地主儿子,也没有细姨这一说。而且最开始的细姨,都是始于清朝,延至民国,改革开放以后根本就没有细姨这说。
清朝那会三妻四妾不是各处都有吗?甚至细姨在三明那,是古时候的姐姐妹妹的亲昵词。我只知道我们这出名大男子主义,从来没有细姨之称。
网络上的客串,是对一个省份的侮辱。没有根据的东西一直在乱传。大老板养小老婆这件事,这是个人人品的问题吧,钱会让人滋生别样欲望,要看自己控制得了吗?说小三的,各地域都有小三吧,这是人品问题,不是地域问题。
我还害怕是我们这一辈没有,我还问了很多老人。老人都说没有,老人告诉我,不管哪个地区,都会出现几例大老板包养小三的事情。
胡建有细姨的话,那应该全国都有细姨。而且评论区好多经历都是复制来的 ,同一个经历不同人发[疑问]你们是同一个命格吗,这对胡建父辈来说就是无妄之灾。我是莆田人,爸爸是三明人。我们绝对没有这种文化。我问了厦门,龙岩,漳州的朋友,也没有这一说。只是存在于网络上,不存在于现实里停止反串(从小到大从没听过这个词,请不要给胡建抹黑。)”
“有钱哪里都一样[看]。没钱哪里也都一样。我叔叔把细姨的孩子带回来我婶养,还非常聪明[捂脸],成绩非常好能上985。我表舅也有,我表舅去世那天才看到,细姨带着儿子回来参加葬礼。外面都会给公司,店铺什么,还给房子,一个城市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