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阔的演示场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大地,金色的光芒穿透薄雾,照亮了整个场地。
百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即将上演的壮观场面奏响序曲。
几百尊威武的火炮整齐地一字排开,每一尊火炮都被鲜艳的红布覆盖,显得庄重而神秘。
每尊火炮的旁边,都站立着三名全副武装、身披铠甲的炮手,他们神情肃穆,目光坚定,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战斗的考验。
在炮手们的身后,摆放着一箱箱沉甸甸的火药炮弹,这些弹药是火炮发挥威力的关键所在。
火炮的对面,不再是平日里用作靶子的可怜山羊,而是一排排几寸厚的坚固木板,它们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猛烈轰击。
在高耸的观察台上,景大帝端坐中央,周围簇拥着文武百官,他们个个神情专注,屏息以待。
四个小皇子也坐在一旁,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本来,娜塔莉并不希望让孩子们参与到这场演示中来,她认为火炮是不祥之器,不适合小孩子观看。
但景无名却坚定地说:“大帝的儿子,将来也要继承帝位,成为一国之君,若是弱不禁风,这也怕,那也怕,怎能担当大任!”
他坚决要求儿子们亲临现场,感受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娜塔莉无奈之下,只能千叮咛万嘱咐,要大家务必小心谨慎。
看台上虽然聚集了数百人,但每个人都保持着肃静,没有人敢出声喧哗。
一个副将模样的年轻军官快步跑来,向小库博将军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小库博将军随即走到景大帝面前,半跪行礼,恭敬地请示道:
“大帝,请下旨!”
景无名哈哈大笑,豪气干云地说:“朕要亲自点火!”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包括小库博、沃特、罗斯等将军都大惊失色,他们深知火炮的威力巨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严重后果。
“大帝!”沃特将军急忙上前,半跪行礼,恳切地说,“这是新炮的首次试射,我们尚未完全掌握其性能,大帝乃一国之君,天命所系,末将斗胆建议,还是由末将亲自来点火试炮吧!”
景大帝闻言,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说道:“沃特将军,你是我帝国的栋梁之才,朕又怎么舍得让你冒险呢?”
“大帝!”文武百官几乎齐声劝阻。
景大帝却坚定地说:
“你们不要说了!正因朕是一国之君,才更要以身作则,绝对不能贪生怕死!”
他转向小库博将军,下达命令:“小库博将军!”
“末将在!”小库博将军立即回应。
“朕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命令你,填弹!”
“遵命!”小库博将军毫不犹豫地转身对年轻的副将下令,“填弹!”
“是!”副将手一挥,高声下令,“全部都有,填弹!”
所有炮手得令后,迅速掀开覆盖在火炮上的红布,将其折叠好放在一旁。
接着,两名炮手默契配合,一个负责插引线,一个负责填装火药和铁弹。
填弹完毕后,他们后退一步,开始仔细调整准星,确保每一尊火炮都能精准打击目标。
调整完毕后,所有炮手整齐地向副将请示:“报告,填弹完毕,调教完毕,请指示!”
副将立即跑步到小库博将军面前,报告道:“填弹完毕,请指示!”
小库博将军向景大帝施礼,汇报道:“一切准备就绪,请下旨!”
景大帝站起身来,迈步向火炮走去。
小库博将军急忙上前阻止:“大帝!”
景无名却坚定地说:“小库博将军,朕命令你让开。”
小库博将军转头看向沃特将军,沃特将军微微点头。
小库博将军只得让开,但他不敢离开大帝身边,亲自引着大帝来到一尊大炮前,他要亲自给大帝做助手。
他从炮手手里接过火把,递给景大帝。
“小库博将军!”大帝沉声说道,“请下令开炮!”
“是!”小库博将军高举手,果断劈下,发出命令:“全部都有,点火开炮!”
景无名手持火把,稳稳地探向引线。
引线滋滋作响,瞬间点燃。
“轰,轰,轰……”三百尊火炮接连不断地喷出鲜红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炮声此起彼伏,地动山摇一般。
许多文官都忍不住捂住了耳朵,但他们的目光却紧紧盯着远处的木板。
那些几寸厚的木板在火炮的猛烈轰击下,瞬间碎成稀巴烂,场面极为震撼。
景无名走到一尊火炮前,伸手摸了摸炮管,发现它烫得惊人,急忙缩回手。
“工部大臣!”景无名大声喊道。
工部大臣急急忙忙跑过来,恭敬地行礼:“大帝!”
“你这火炮要多久才能进行第二次填弹?”景大帝急切地问道。
“需要等它冷却。”工部大臣回答道。
“要多久?具体时间。”景大帝追问道。
“大概一刻钟!”工部大臣回答。
“一刻钟?”景无名脸色一沉,显然对这一回答极为不满,“如果敌人攻过来,一刻钟后火炮早已无法使用,那这火炮还有什么用?”
工部大臣顿时大汗淋漓,惶恐不安。
“你必须想出办法!”景大帝斩钉截铁地说,“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在一刻钟内,确保三百尊火炮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射,把敌人都轰成肉酱!”
“是!遵旨!”工部大臣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尽管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还有!”景无名大帝的声音突然提高,他的思绪不禁回到了那次惊心动魄的作战场景。
正是因为他运用法术驱动天降大雨,敌人的火炮才全部失效,成为了摆设。
“大帝!请指示!”工部大臣再次躬身。
“火炮不仅要想出办法实现连续发射,还要具备防雨功能。”景无名大帝用手指了指此刻晴朗的天空,“现在天气好,自然没问题,但万一下雨,你的火炮还能正常发射吗?如果不行,那它们岂不是和烧火棍没什么两样!”
“是!遵旨!”工部大臣再次领旨。
回到工部后,这位大臣立刻召集了所有技术研发人员,召开紧急会议,集思广益,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解决了大帝提出的火炮连续发射和防雨两大问题。
一日,朝堂之上,景大帝突然发问:
“各位爱卿,咱华夏帝国如今是富裕了,但朕发现咱帝国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
文武百官纷纷将目光投向景大帝,眼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他们不明白,在这繁荣昌盛的帝国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隐患。
“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吗?咱们的富裕,完全是依赖于咱帝国的丰富资源,而极少涉足海外贸易!”景无名大帝的思绪飘到了九州帝国的商船上,那些繁忙的茶叶贸易场景历历在目。
“启禀大帝。”国土部大臣景富国急忙出列奏道,“华夏帝国境内并没有海洋,只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江,咱们的商船,必须且需经过别国才能进入大海。”
“哼哼哼!”景大帝冷笑连连,“那是什么国家?竟敢阻挡我华夏帝国的出海之路!”
“是一个名为罗牛刹的国家。”国土部大臣景富国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触怒了大帝。
“哼哼哼。”景大帝的冷笑声再次响起。
国土部大臣景富国被这冷笑吓得冷汗直流。
“各位将军!”景大帝突然提高了声音,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咱们国家叫什么名称?”
“华夏帝国!!”众将军齐声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咱们国家虽然暂时没有海,但明天,我们就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明白吗?”
“末将明白!”众将士齐声呼喊,声音震耳欲聋。
文武百官此刻终于明白了景大帝的意图,他要开启“帝国”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