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场内没有出现应价,紧接着拍卖师高声喊道:“2.45亿第一次!2.45亿第二次……”
“2.45亿第三次……”缓了一下,拍卖师最终落槌:“2.45亿成交!”
这时候22号桌位的魏国华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加藤永辉那边最多承受2.5亿的竞价,恰恰2.45亿顺利拿下了这件元青花云龙纹碗,这也算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众人对22号桌位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们也在羡慕着对方能够拍下这件元青花云龙纹碗。
2号桌位的郑贵德在摇头叹息着,不过1号桌位的楚天瑞却是笑了笑,而他的目光也是在魏国华和康立福二人身上扫过,似乎并没有受到退出竞拍的影响,他又是跟妻子董佳薇闲聊起来。
本轮元青花云龙纹碗最终以2.45亿华夏币被康立福拍下,接下来拍卖师又开始拍卖最后一件竞价藏宝——元青花梅瓶。
在吴镇江馆长和刘祥瑞介绍点评过后,再次轮到杜新伟教授讲解点评。
“我们看到的拍卖品,这是元青花云龙纹梅瓶。高度:27.4厘米 ,口径:3.6厘米 ,底径:8.4厘米 。这种尺寸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比较少,一般来说元青花梅瓶的尺寸在40—60厘米之间,因此这种造型的元青花梅瓶传世下来的寥寥可数,可谓是珍稀青花瓷。我们再看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的形状,此瓶小口、卷唇、短颈、溜肩、鼓腹敛胫、浅圈足微撇。器身用进口青料绘彩,浓艳明丽。肩部四周绘如意云纹,腹部绘三爪云龙纹,行龙昂首怒视,龙体矫健,龙爪锋利,腾云驾雾,追逐火珠,龙身周围点缀流云数朵气息,看上去豪迈雄劲。整个青花瓷造型端庄典雅,胎质细腻微黄,有火石红,釉色光润泛青,花纹精细生动,是元青花中的精美之作。
此梅瓶主题纹饰为云龙图,行龙神态生动,龙鳞画法却是与众不同,这不是元代常见的交错网状画法,而是绘画者一丝不苟地由细笔勾绘而成的致密小鳞片,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纵观此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全器,本品不仅绘画水平精湛,它的制作工艺堪称一流。我们看到此梅瓶的釉面晶莹剔透,青花纹饰栩栩如生,整器上找不到任何瑕疵,因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元青花艺术的锋芒与魅力。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此元青花云龙纹梅瓶的底部有印款:至正年制。元至正年间就是公元1341-1370年,这是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年号。
元惠宗即元顺帝,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末期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只斤·妥懽帖睦尔生于1320年,卒于1370年,庙号‘惠宗’,谥号‘顺皇帝’。而元顺帝一共有三个年号,他在1333年登基,年号‘元统’,那时候还是个傀儡皇帝。这时候权臣伯颜以右丞相的身份专擅朝政,后来左丞相唐其势跟伯颜争权,结果在元统三年伯颜击败唐其势,于是伯颜被封为秦王,在朝中一手遮天。元统三年(1335年)十一月,元顺帝改年号为‘至元’。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元顺帝与脱脱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罢黜伯颜,至此伯颜时代落下帷幕,顺帝得以亲政。次年正月,元顺帝改元‘至正’,任命脱脱为右丞相,宣布将‘与天下更始’,准备大展宏图、中兴元朝。不过这时期的元朝统治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随后在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的征讨下,最终落下了帷幕。
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正是在元朝末期在景德镇窑制作出来,这是元代青花瓷文化最后的昙花一现,因此非常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好了,我的点评就到这里。”杜新伟教授说着欠身施礼,然后笑着回到座位坐了下来。
围绕着拍卖台上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台下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而他们的目光也被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所吸引。
拍卖师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走到了拍卖台中央,然后指着拍卖台上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大声喊道:“这件元代至正年制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的拍卖底价为400万,现在竞拍叫价开始!”
“410万!”
“420万!”
“430万!”
“440万!”
开始竞拍叫价后,叫价声此起彼伏。
由于 22 号桌位已经拍下了三件拍卖品,根据本次拍卖会的规则,他们被限制参与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的竞价。于是,22 号桌位的三人只能静静地看着其他宾客们激烈地竞争这件珍贵的拍品。
“康老板,我们现在可是看热闹了。”魏国华笑着看向了康立福,似乎有些小小的失落。
“魏老板,这也没办法啊,谁让我们已经拍下了三件拍卖品了。”康立福摇摇头回答着。
“呵呵,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就行,至于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只能拱手让人了。”魏国华再次笑了笑,然后不再言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元青花云龙纹梅瓶的价格不断攀升。没过多久,竞价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5000 万!
在这个紧张刺激的时刻,南市的各大名门望族纷纷加入了这场激烈的角逐。南市董家的董俊辉、南市孙家的孙昌明、南市谢家的谢文龙、南市周家的周玉斌、南市杜家的杜仲志、南市陈家的陈洪泽、南市沈家的沈展元、南市郑家的郑天宇以及南市楚家的楚天瑞,这些南市的豪门世家都毫不示弱地展示着自己的财力和决心。
此时,3 号桌位上,南市沈家的沈展元与他的妻子陈露以及他们的独生子沈思聪正低声交谈着。他们似乎在讨论着是否要继续加价,或者是考虑其他策略。
与此同时,4 号桌位上,南市陈家的陈洪泽和他的妻子郑小玲以及他们的儿子陈小伟也在交头接耳,似乎在商量着应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