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通过那台功率不足,信号时断时续的九四式无线电发报机,伴随着“滴滴答答”的电波,艰难地穿越硝烟弥漫的天空,传达到了南京城外西南方向,正与“叛军”部队艰苦对峙的第18师团和第114师团指挥部。
两个师团的指挥官,第18师团长中岛贞雄中将和第114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在几乎同时收到这份来自“最高指挥官”的绝密电文时,心情都沉重到了极点。
电文的内容清晰而残酷,放弃救援南京,集中兵力向句容方向突围。
中岛贞雄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反复阅读着电文,眉头紧锁。
他知道南京城内的惨状,也明白松井石根此举实属无奈。
但他更清楚,以自己的疲惫之师执行如此艰巨的突围任务,成功率微乎其微。
这几乎等同于让部下们去送死,以期换取城内同袍一线渺茫的生机,或者说,是给松井石根一个心理安慰。
师团参谋长小藤惠大佐站在一旁,面色凝重,欲言又止。
末松茂治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几乎将电文揉烂,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的师团战斗力较弱,突围途中很可能率先崩溃。
但军令如山,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违抗命令的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短暂而痛苦的思想斗争,以及与主要联队长的紧急磋商,两位师团长最终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执行命令。
一方面,这是军人服从的天职;另一方面,继续在原地与优势“叛军”对峙,结局同样是毁灭,突围或许还能搏得一丝生机。
尽管这生机,看起来是如此的黯淡。
很快,两道加密命令从两个师团部分别下发,停止一切对南京城的支援行动,秘密收拢部队,清点所有可用的弹药,车辆和驮马,炮兵前移,步兵轻装。。。
准备向东南方向的句容,发动一场孤注一掷的死亡突击。
困兽犹斗,最后一搏的序幕,在绝望与无奈中,悄然拉开。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这场悲壮突围的同时,一支来自北方,更加致命的生力军,已经将矛头对准了他们,即将彻底扼杀这最后的希望。
1938年1月25日,破晓时分。
南京地区笼罩在冬日清晨的浓雾与尚未散尽的硝烟之中,能见度极低。
连续多日的激战似乎暂时陷入了一种疲惫的僵持,只有零星的枪炮声划破寂静,预示着新一天的杀戮即将开始。
在南京城东南方向,华中派遣军残存的希望,第18师团和第114师团,正在利用这短暂的间歇,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突围准备。
士兵们默默检查着所剩无几的弹药,军官们在地图前进行着最后的推演,所有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对即将开始的死亡冲刺充满恐惧与迷茫。
然而,就在这片死寂与压抑之下,一场彻底改变战场格局的剧变,正悄然从东北方向逼近。
凌晨5时30分左右,一阵低沉而密集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从长江下游方向传来。
这声音不同于陆军常用的九五式小型乘用车或九二式重型装甲车的噪音,而是更加沉重,连贯,带着一种钢铁洪流特有的压迫感。很快,地面的震动感也变得清晰可辨。
“什么声音?” 第114师团前沿哨兵疑惑地抬起头,望向被浓雾封锁的道路尽头。
“好像是……很多卡车?还有坦克?” 另一名老兵侧耳倾听,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
突然,几发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浓雾,准确地落在了第114师团设在汤山前沿的警戒阵地上!
轰然巨响中,沙袋工事被掀上半空,担任警戒的一个小队猝不及防,瞬间死伤惨重!
“敌袭!东南方向!” 幸存的哨兵声嘶力竭地发出警报。
浓雾中,一面面崭新的军旗隐约可见,那是华北方面军的旗帜!
紧接着,如同鬼魅般从雾中涌出的,是成队列的九五式轻型坦克和八九式中型坦克,后面跟随着密密麻麻的,头戴略盔,穿着华北方面军特有土黄色冬装步兵。
他们进攻队形严整,火力配备凶猛,甫一接触,就向第114师团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突击!
这支突如其来的生力军,正是华北方面军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第14师团!
该师团在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的亲自指挥下,已于昨日夜间在江阴地区秘密完成登陆,而后不顾疲劳,连夜强行军数十公里,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插南京战场的软肋,东南方向的汤山至淳化镇一线!
第14师团的突然介入,绝非偶然,而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深思熟虑后下出的一步狠棋。
在华北方面军设在北平的司令部里,寺内寿一这个老谋深算的军阀,像一头耐心的兀鹫,一直在冷眼旁观着华中地区这场突如其来的内讧。
他手中把玩着一把精致的指挥尺,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巨大的华中军事地图。
南京周围的战局演变,每一份情报传来,都让他对局势的判断更加清晰。
起初,他对松井石根的刚愎自用导致如此局面嗤之以鼻,但很快,他敏锐地嗅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
关东军系统,宪兵系统,与华中派遣军的火并,不仅是削弱这两个潜在竞争对手的良机,更是他华北方面军南下扩张势力,在未来对华战争资源分配和陆军内部权力格局中抢占有利位置的绝佳借口。
他清晰地看到了几点:
胜局已定,关东军几个精锐师团加上海军的态度,已基本锁定了松井石根的败局,华中派遣军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利益巨大,华中,特别是南京周边,是华夏财税重地和未来战略要冲。
谁能在此次内斗后占据主导,谁就能掌控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以及未来对华作战的更多话语权。
“摘桃”时机,必须在关东军系统独自解决松井石根,完全消化战果之前,果断介入。
以“协助平叛”,“维护大局”为名,行分享战果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