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彭成龙又在演州待了2天,跟伍氏道、陈顺、陈五郎、李正金、路夷等人聚在一起商议了今后“同乡会”发展、联系和保密的一些问题后,便满怀心事的赶回了西部元帅府;

毕竟,安南之战的成败跟他们关系也很大,一旦战败,他们的性命且不说,辛辛苦苦拉起的队伍也可能全部玩完,这不是彭成龙、张贤元等人愿意见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现在跟蒙元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当彭成龙回到西部元帅府把自己的分析跟文武们说了以后,果然从汪世显到西部元帅府的诸将、转运使、安抚使和长史、参军等都不太相信彭成龙的分析,别说主攻方向了,甚至对安南军是否会在雨季发动进攻都表示怀疑。

不过,汪世显也是用兵多年的人,虽然早年都在西北征战,但加入征南大军也有4年了,对安南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他听了彭成龙的分析后,看了看安南的沙盘地形图,虽然对彭成龙说的主攻方向不太相信,但也认为安南军很可能在雨季发起全面进攻。

汪世显对现在的安南皇帝陈兴道、兴道王陈兴理、武义王陈国俊和陈兴道的太子陈光启这些人,他们的来历和能耐,都作过细致的打听,他知道这些人并非无能之辈,即便单独拿出来跟海都比,也都不差多少。

更重要的是,西北叛乱诸王中,只有海都一个人很厉害,而陈氏皇族,有雄才大略、善于用兵之人却有好几个,并且这些人还很团结。

当初元军能够一下打到升龙,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还有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后勤资源加持。

他忽然想起先帝的方略和现在朝廷的态度,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先帝的方略,现在看起来,只能用穷兵黩武到极点来形容,完全是要把国家和百姓搞得杀鸡取卵一般,要求动员力度之大,后来的征海都都要相形见绌;

准备以60万大军(后续还有20万,共动员80万人马)、1200条船,水陆并进,一举弭平安南和占城,同时还要让真腊(高棉王国)和暹罗称臣(澜沧已经称臣),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开始决定征海都就已经动员得民怨沸腾了,再这样干,估计江山社稷能否保住都成问题,即便当年的秦皇汉武,也不敢这么想,更不敢这么干。

因此,正式决定征南时,先帝已经现实多了,只要求掌控红河平原粮食产地即可,大帝,在人力不能及之时,也只能认命,他也不敢逆天而行。

可是,也正因先帝迫不得已把征南的目的一再缩小,结果征南大军的兵员数额也一再削减,到最后,除了早先调来的十几万西北汉军,数万探马赤军和侍卫亲军,只动员了湖广、江西和云贵的七、八万衙役签军。

这些签军以老弱孺子为多,青壮都很少,就这样,湖广、江西和云贵已经是怨声载道,教匪盗贼蜂起了,到了终于决定发起南征行动的时候,只剩下22万人马还能用。

一年多来,大军顶着疾疫连续作战,在攻占升龙,扫平红河平原,臣服澜沧,一直进抵长山山脉并剿灭了安南北部各省的所谓“义军”后,大军已成了强弩之末。

即使在陈兴道发起新年攻势前,南部前线看起来兵力充足,其实也只能处于相持状态,若无增援和补充,想彻底平定安南实际已无可能,特别是水军撤出安南后,攻守之势更是逆转。

如今指望剩下不足15万的基本上全是陆上步骑的征南大军和傀儡黎朝所谓的10万“归元军”能全部守住粮食产地和北部运粮通道,已是难上加难。

可是,如果最后被赶出安南,不仅10万将士的血白流,而且先帝最小的目标都没有达到,失去了红河平原的粮食,难道继续维持在南方各省的高额粮赋吗。

征战多年,南方各省已被征粮征兵征赋搞得残破不堪,许多地方人口十不余一,喊了多年的减免赋税依然只是空话,别说许多早已沦为教匪盗贼的百姓了,南方原先归顺的乡绅大户,也是深感失望。

如果先帝仍在,绝不会容许安南成为第二个“南诏”,即使当时因为征西搞得天怒人怨,不得不缩小了征南的规模,但在海都平定后,必会将征西大军大部南调云南,谁想,先帝未及布置,便中道崩殂了。

唉,汪世显长长的叹了口气,他听说,此次越王能带着7万精锐前来增援,还是因为得到了太后和现今太子帖木儿的支持,否则,依今上多年来的表现,早就解散大军了。

7万增援精锐,在汪世显看来,也只能稳住当前形势,并夺回新年攻势失去的沱江路中南部、演州路南部、义安府路北部,但要想南下全占义安府路和新平府路,并最终攻占陈兴道的老巢顺化路,甚至趁势臣服占城,兵力远远不够。

关键是,新年攻势后,战略优势已经跑到安南人那边去了,想起新年攻势,这位带兵多年的宿将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越王千岁临上大都前,已经警告新年切勿放松戒备。

但是除了他要求将士们必须坚守驻地,不得休假,并四处打探消息外,东路和中路都是置若罔闻,中路主要是文官和越王亲信,兵力最少,主要职责是监视和训练所谓的黎朝和归元军,以及征收粮食,所以没做多少准备尚情有可原。

可是东路元帅府却在年前直接给那些蒙古和色目人放假,原因是东路大多数人认为,安南军已经大部被歼,剩下的早就吓破了胆,不足为虑,北方将士在此水土不服,将士思乡心切,应该准许将士们休假回乡探亲。

结果陈兴道发起新年攻势后,元军到处兵力不足,而那些北方探亲之人,有些现在还没回来。

还有主攻方向,因为千岁不在,这些人顾此失彼,吵得一塌糊涂,兵力一会调到这里,一会又驰援那里,搞得将士们疲惫不堪,结果是没给安南军造成多大损失,自己却失地还伤亡惨重,如果不是水军击败了安南水军,形势更是难以预料。

眼下,水军主力已经调往倭国,留下的寥寥无几,元军现在已经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了,7万增援力量的到来,估计也只能恢复战略平衡,想借此一举灭掉陈兴道,至少在汪世显看来,几乎不可能。

不过,汪世显并不清楚越王的计划,也不知道脱不花其实只带了2万人到安南,如果他知道脱不花的计划,不知道会怎么想。

眼下,没人怀疑陈兴道会再次发起进攻,问题是,何时,以及主攻在何地。

何时来攻,汪世显根据多年打仗的经验以及对陈氏家族的深入了解,完全赞同彭成龙的判断“雨季”,他惊奇的是,彭成龙了解的情况并不多,但却能做出这样宏观准确的判断;

“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汪世显心里这么想,对彭成龙又高看了一分。

陈兴道兵力有限,他会主攻哪里呢,本来根据汪世显在沙盘上的分析,安南军主攻南路是不太可能的,陈兴道占据西路战略位置这么关键的地方,而且在态势上占优(尽管元军在一再调兵增援西路后,此地目前元军兵力占优,但也仅此而已)。

只要安南人敢于加大投入,不说打下升龙,但至少切断北部粮道是完全可能的,毕竟,北部2路原先只有3、4万老弱签军,现在增援了东路元帅府的一半兵力,也就2万探马赤军和1万多侍卫亲军。

本来东路一开始进入安南就只有不到8万总兵力(其中汉军2万),连续作战,兵力已减至6万多,调了一半过来西路归化、宣光路,也未必就能久守;

若是安南集中10万...不,只要8万兵力,佯攻升龙,主力北上,完全有打破目前僵局的可能,一旦粮道被断,对整个征南大军意味着什么,汪世显都不敢想。

不过,或许陈兴道已经觉察到越王带着增援大军到来了,所以还想再等等,看看再说,但南路..汪世显走到沙盘前,皱着眉头仔细分析起来,他也知道元军水军撤走了,这么一看,似乎有那么点意思。

但他还是不敢相信陈兴道会这么干,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有这么用兵的吗,都不是傻子,陈兴道家族里的那些人,打仗都鬼精鬼精的,会这么干,但,如果是真的呢,他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彭成龙。

彭成龙之所以这么笃定,还因为一个政治战略上的原因,安南虽然素来与占城交恶,但值此“唇亡齿寒”之时,占城定不会袖手旁观。

如果陈兴道有求,只要胜利后能分得一杯羹,他们必定全力帮忙,而且,彭成龙还听说,占城的那个新王子,颇有胸怀和眼光,这至少说明,借水军的事,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汪世显是个老军人,显然不大懂这些政治战略上的事,即便他知道占城新王子很有才,也不会去想别的什么,但彭成龙这前世的销冠不一样,不仅本就是高材生,而且极善于观望形势和分析态势,虽然那是在商场,但商场就如战场啊。

汪世显本想先赞扬彭成龙对安南军进攻时机的预测,然后驳斥他关于主攻方向的判断,这既是自己的真实战争分析,又暗含恩威并施的意思,但想起彭成龙屡屡“算无遗策”,加上对水军撤离后南路形势的犹疑,他又不好这么做。

最终,汪世显决定把这个判断交给他的顶头上司—那位年轻的千岁。

顺便,也看看你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把这个代领侍御史变成真正的侍御史,汪世显心想,随后,他拿起了笔墨。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