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河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给儿子取名为柳子昂,小名则叫做平安。
这个名字寄托了他对儿子未来人生的美好期许,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无忧无虑地成长。
儿子出生的第一天晚上,柳江河可谓是手忙脚乱,初为人父对于照顾新生儿还显得有些生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逐渐熟悉了如何照顾宝宝,一切都变得轻车熟路起来。
然而,就在柳江河刚刚适应了照顾儿子的生活时,他却不得不再次离开家,回到党校去参加培训。
这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黄老爷子在看望黄怡涟和柳子昂后下达的命令。
虽然黄老爷子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但柳江河心里大概也能猜到一些。
尽管如此,黄怡涟还是劝说柳江河听从黄老爷子的意见,回到党校认真参加培训。
柳江河在内心挣扎了一番后,最终还是决定听从他们的建议,回到党校继续接受培训。
本来,按照柳江河在军训中的出色表现,他完全有能力担任班干部。
但由于儿子的诞生,他耽搁了几天时间,从而错过了选班委的时机。
然而,柳江河对此并未感到丝毫遗憾。
人生中能有几次生孩子的经历呢?
而且,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去竞争班干部一职。
在军训期间,他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了。
若是再去出风头,恐怕反而会得不偿失。
自从柳子昂降生之后,柳江河变得愈发沉稳起来。
他如今已是为人父,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毛毛躁躁。
在培训班里担任班干部,表面上看似乎既能展现自我,又能让组织对自己有更多的关注。
但实际上,这背后所承受的压力可不小。
所以说,当个普通学员其实也挺好的。
虽然可能无法像班干部那样引人注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
而且,相较于班上其他学员,柳江河本身就要年轻许多,级别也是最低的。
即便他的记忆力再强,可别人的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摆在那里,与他们相比,柳江河还是稍逊一筹。
他这几年一直忙于经济建设,整日奔波忙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然而,这次的培训却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此漫长的培训时间,足以让他静下心来,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
在党校培训期间,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而且还不能回家,也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可供选择。
于是,柳江河便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阅读书籍上。
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各种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此外,他还会利用一些时间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学习。
这些学员们可都不是一般人,他们要么是坐镇一方的领导,要么是各部门的一把手,每个人都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对于柳江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
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主动找到这些学员们,虚心向他们请教问题,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而这些学员们也都非常热情,大家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隔阂。
所以都很愿意真心实意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
当然,除了向书本学习、向同学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向老师们学习。
能够来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那可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名气的专家学者。
这些老师们不仅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的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让柳江河受益匪浅。
柳江河深知学习机会的难得,所以他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向老师请教的机会。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间休息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并主动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不仅如此,柳江河还会在课后主动与老师交换联系方式,并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疑问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发送给老师,请他们给予指导和建议。
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老师们对他印象深刻。
按照网络上的一些说法,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老师。
因为一旦离开校门,他们可都是拥有众多头衔和荣誉的专业人士。
对于像柳江河这样好学的学员,老师们自然是非常喜欢的。
而且柳江河所提出的问题并非泛泛之谈,而是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启发性,这使得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后才能给予回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互动,柳江河与许多老师建立起了良好的联系。
这种师生之间的紧密沟通不仅让他在知识上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提升,同时也给他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助力。
这无疑是他参加这次培训的又一大收获。
此外,这次培训还安排了不少外出考察学习的课程。
这让柳江河有机会亲身走进那些发达地区和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去实地观察和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通过这些考察学习,柳江河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盐都县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与那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
因此,他在这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将之前梳理的盐都县深度调研报告再次拿出来仔细研究。
他结合新学到的知识和观点,对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和结论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修改,使其更加准确、详实和具有说服力。
与此同时,他也积极与其他学员交流互动,倾听他们分享的各种消息和了解到的政策动态。
这些信息对他来说都非常宝贵,他会及时将其中与盐都县相关的内容转达给江涛,让他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对于那些特别重要的信息,他更是不敢怠慢,会亲自向李国涛汇报,希望对棉城市的发展有所帮助。
尽管他有可能即将调离棉城市,但在正式调走之前,他仍然是盐都县的一把手,对盐都县的事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他不会对盐都县的事情置之不理,而是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参与其中。
目前,盐都县的一些重大事项,江涛依然会向他汇报,而一些需要协调解决的工作,也仍然需要他去亲自处理。
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确保盐都县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不因为自己的调动而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