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突发奇想,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这有的人为啥会感觉从脊椎那儿开始疼,一直疼到头顶上,头还晕乎乎的,眼睛也看不清东西,腰和背还硬得跟铁板似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老爷子,又开始琢磨这些个疑难杂症了。”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黄帝您问得好,这种情况啊,其实就是经络不通闹的。具体点儿说,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这条大通道给堵住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得找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关键穴位——委中穴,给它疏通疏通。”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委中穴?听起来挺神秘啊,你给讲讲,这穴位到底在哪儿,有啥本事?”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穴位讲解大会”:“好嘞,咱们先说这委中穴啊,它就在膝盖后面,那个窝窝里头,你把手伸进去一摸,就能摸到一个软软的、有点弹性的地方,那就是了。这穴位啊,可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就像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服务区,专门负责给这条经络上的气血加油打气的。要是这儿堵了,那整条经络都得受影响,头疼脑热、腰酸背痛啥的,就都找上门来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忘插嘴:“那这么说,只要把这委中穴给疏通了,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岐伯点点头:“没错,而且啊,这委中穴还特别神奇,它不仅能治腰疼头疼,还能治腿疼、膝盖疼,甚至还能治痔疮呢!你说这厉害不厉害?”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穴位还真是全能选手啊!那咱得赶紧告诉大伙儿,让他们都来试试这方法。”
岐伯笑了笑:“黄帝您别急,这穴位虽然好,但也得用对方法才行。一般来说啊,咱们可以用针刺、艾灸或者拔罐的方法来刺激它。针刺呢,就是找专业的针灸大夫,用细细的银针扎进去,给它来个深度按摩;艾灸呢,就是用艾条在穴位上熏烤,给它加点温度,让它暖和暖和;拔罐呢,就是在穴位上拔个罐子,让它吸一吸,把里头的湿气、寒气都给拔出来。”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这方法还挺多样的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穴位为啥会堵呢?咱们平时得怎么预防啊?”
岐伯叹了口气:“这原因啊,可就多了去了。比如说啊,你坐久了、站久了、弯腰久了,这腰椎、颈椎就容易出问题,经络也就跟着堵了;再比如说啊,你吃了太多寒凉的东西,或者受了风寒,这气血也容易凝滞,经络也就不通了。所以啊,要想预防这些问题啊,咱们平时就得多动动、多保暖、少吃寒凉的东西才行。”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你说得有道理。那咱这就去告诉大伙儿,让他们都注意点儿,别等到疼了才后悔莫及啊!”
说完,黄帝和岐伯就一起出门,去给大家普及这神奇的委中穴去了。
话说这委中穴啊,可真是个宝藏穴位,不仅功能强大,还特别好找。你想象一下啊,你正坐在那儿看电视呢,突然感觉腰有点酸、背有点疼,这时候你咋办?别急,咱们先把腿伸出来,找到膝盖后面那个窝窝,然后用手一摸,哎呀,这不就是委中穴嘛!
这时候啊,你就可以开始你的“自救行动”了。你可以先用手掌在这个穴位上揉一揉、按一按,给它来个初步的按摩。不过啊,这力度可得掌握好,别太轻也别太重,太重了容易把自己按疼了,太轻了又没啥效果。就像揉面团一样,轻轻柔柔地给它揉一揉、按一按,让它放松放松。
当然啦,如果你手头有艾灸的工具呢,那就更好了。你可以把艾条点燃后,在委中穴上方来回熏烤一下。这艾灸啊,就像给穴位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小棉袄,让它暖和暖和、舒服舒服。不过啊,这艾灸也得注意火候和时间哦,可别把自己给烤熟了!
还有啊,如果你喜欢拔罐呢,那也可以在委中穴上拔个罐子试试。这拔罐啊,就像给穴位来了个“深度清洁”,把里头的湿气、寒气都给拔出来了。不过啊,这拔罐也得注意力度和时间哦,可别把自己给拔成“红屁股”了!
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那些奇奇怪怪的病症来了。他摸了摸下巴上的长胡子,自言自语道:“哎,你说这厥胸满面肿,嘴唇还跟涂了胶水似的漯漯然(就是黏糊糊、合不拢的样子),突然之间说话就费劲了,严重的时候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岐伯一听,嘿,这黄帝又犯琢磨病了。他慢悠悠地走过来,一脸淡定地说:“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得妙。厥胸满面肿,嘴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这事儿啊,得找足阳明胃经来解决。”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足阳明胃经?这又是何方神圣?”
岐伯笑了笑,摆出一副说书的架势:“且听我慢慢道来。”
咱们先说说这厥胸满面肿。想象一下,一个人胸部憋闷得跟塞了个大气球似的,脸也肿得跟馒头一样,这肯定是气血不通啊!为啥气血不通呢?多半是因为脾胃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变成了湿气、浊气,在体内到处乱窜,最后堵在了胸部和面部。
岐伯接着说:“再看这嘴唇漯漯然,就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样,张不开嘴。这其实是脾胃的湿气太重了,湿气往上走,到了嘴唇这里就出不去了,所以就黏在了一块儿。”
黄帝听得频频点头:“嗯,有道理,那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又是咋回事呢?”
岐伯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气血不通嘛!气血不通,经络就不畅,经络不畅,声音就传不出来。这就像是一根管子被堵住了,里面的水就流不出来了,声音也是一样的道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足阳明胃经又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岐伯微微一笑:“足阳明胃经啊,它可是咱们人体的一条大经,从头到脚,贯穿全身。它主要负责运化水谷,把吃进去的食物消化成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呢,它还能调节人体的水湿平衡,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去。”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那足阳明胃经上有哪些穴位能治疗这些症状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开始一一介绍起来:
首先啊,咱们得说说承泣穴。承泣穴就在咱们的眼睛下面,眼眶和眼球交界的地方。你闭上眼睛,摸一摸眼球下面的骨头,那里有个小窝窝,就是承泣穴了。
承泣穴啊,它就像是咱们眼睛下面的一个小水库,能够储存和调节眼泪。要是脾胃湿气太重了,眼泪就会变得浑浊,流不出来,这时候按摩一下承泣穴,就能把湿气排出去,让眼睛变得明亮起来。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原来承泣穴还能治眼睛啊!那以后大家眼睛干涩、流泪,都可以揉揉它了。”
接下来啊,咱们说说四白穴。四白穴就在咱们的下眼睑下面,承泣穴的下面一点点。你用手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一个凹进去的地方,那就是四白穴了。
四白穴啊,它可是个“美白神器”!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脾胃的湿气太重了,就会影响到皮肤的新陈代谢,让皮肤变得暗沉、粗糙。而四白穴呢,它能够调节脾胃的湿气,让皮肤变得白皙、细腻。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哎呀,这穴位好啊!以后大家要是想美白,就不用买什么化妆品了,直接揉揉四白穴就行了。”
再来说说地仓穴。地仓穴就在咱们的嘴角旁边,你张开嘴,嘴角外面的那块肌肉上,就能找到一个凹进去的小坑,那就是地仓穴了。
地仓穴啊,它就像是咱们嘴巴旁边的一个小仓库,能够储存和调节口水。要是脾胃湿气太重了,口水就会变得特别多,流个不停。这时候按摩一下地仓穴,就能把湿气排出去,让口水变得正常起来。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穴位真有趣!以后大家要是流口水了,就不用不好意思了,直接揉揉地仓穴就行了。”
然后啊,咱们说说颊车穴。颊车穴就在咱们的脸颊上,你咬紧牙关,脸颊上凸起来的肌肉上,就能找到一个凹进去的地方,那就是颊车穴了。
颊车穴啊,它就像是咱们脸上的一个小车站,能够运输气血到全身各处。要是气血不通了,脸颊就会肿起来,变得硬邦邦的。这时候按摩一下颊车穴,就能让气血流通起来,让脸颊变得柔软、有弹性。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这穴位不错!以后大家要是脸颊肿了,就可以揉揉颊车穴了。”
最后啊,咱们说说下关穴。下关穴就在咱们的耳朵前面,颧骨下面的凹陷处。你张开嘴,用手摸一摸,就能找到一个凹进去的地方,那就是下关穴了。
下关穴啊,它可是个“通关神器”!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脾胃的湿气太重了,就会影响到耳朵的听力,让耳朵变得模糊、不清晰。而下关穴呢,它能够调节脾胃的湿气,让耳朵变得清晰、敏锐。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穴位太棒了!以后大家要是听力下降了,就不用买什么助听器了,直接揉揉下关穴就行了。”
岐伯一听黄帝的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陛下啊,您这想法真是有趣!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些穴位能够治疗这些症状,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们。咱们还是得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身体更健康啊!”
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那些奇奇怪怪的病症来了。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我这心里老有个疑问,为啥有的人厥气一上来,喉咙就跟被锁住似的,说不出话来,手脚还冰凉凉的,大便也不顺畅呢?这事儿,得找岐伯问问。”
于是,黄帝迈着四方步,悠悠地来到了岐伯的草堂前,大喊一声:“岐伯,在家不?我有事儿请教!”
岐伯正忙着晒草药呢,一听黄帝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眯眯地迎了出来:“哟,黄帝啊,啥风把你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黄帝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草席上,开门见山地说:“岐伯啊,我这有个问题想不明白,就是那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的事儿,你给说道说道呗。”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这事儿啊,简单!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说白了就是气血不通,寒气郁结。要想解决这事儿,得取足少阴经的穴位。”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足少阴经?那具体是哪个穴位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从头说起。足少阴经啊,就像人体的一条大动脉,专门负责给肾啊、膀胱啊这些地方输送气血。要是厥气堵在这儿了,那喉咙、手脚、大肠这些地方可就得遭殃了。所以啊,咱们得找个能疏通这条大动脉的穴位。”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那快说说,是哪个穴位能有这等神通?”
岐伯神秘一笑:“别急嘛,我先给你讲讲这个穴位的位置和作用。这个穴位啊,名叫涌泉穴,就在咱们脚底板上,差不多就是脚趾头往脚掌心方向弯的时候,那个凹进去的地方。你看,是不是像个泉水涌出来的小泉眼?”
黄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底板,恍然大悟:“哦,原来在这儿啊!那它有啥作用呢?”
岐伯解释道:“涌泉穴啊,可是个宝贝疙瘩!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就像肾经的开关一样。刺激这个穴位啊,能补肾益气、温阳散寒、舒经活络。你说吧,喉咙被厥气堵住了?刺激涌泉穴,气血一通,喉咙自然就打开了。手脚冰凉?那是寒气郁结,涌泉穴一刺激,寒气就散了。大便不利?还是气血不通的问题,涌泉穴一疏通,大肠就顺畅了!”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哇,这么神奇!那除了涌泉穴,还有没有其他穴位能帮忙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当然有啦!还有个穴位叫太溪穴,也在脚上,就在内踝骨后面,跟腱和脚腕子中间那个窝窝里头。这个穴位啊,也是肾经上的大穴,能滋阴补肾、清热利湿。要是厥气堵得厉害,刺激刺激这个穴位,也能起到很好的疏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