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万历年间。

受邀来为文会添色的赵姬,正陪着一位奇装异服之人在湖边闲游。

“老先生,后世男娘二字,与你颇为贴切。”

“什么男娘,什么老先生,我这是后人口中的行为艺术!”

赵姬,金陵知名花魁。

也就是俗称:卖艺不卖身,卖身得合眼缘的那种。

什么叫合眼缘呢?

钱不钱尚在其次,主要得有文采。

说白了,哪怕你白嫖,但你能写诗词,帮花魁扬名,这就叫合眼缘。

还是打个比方。

比方:又打我?

就和如今的流量明星一样,他(她)们怎么火起来的呢?

首先靠吹捧。

但只靠吹捧也不行,粉丝夸哥哥帅、姐姐美、身材多么多么好的时候。

对家粉丝只需要一句:你家哥哥、姐姐有什么作品?

粉丝就只能无能狂怒。

所以得有作品,歌曲、电影、电视剧、舞蹈,总得有一样。

别管作品好不好,先解决有没有作品的问题。

否则粉丝战斗都没有底气。

你笑我哥哥票房差。

我笑你哥哥连作品都没有,再差的票房,那也是票房,是战绩。

你哥哥有吗?毛都没有,还好意思来当偶像?

如果恰好遇到一个好作品爆了,粉丝比过年都开心,高呼:我家哥哥、姐姐是顶流!

而那时的花魁就是这样操作出来的。

你凭什么能当花魁?就凭你的样貌?

说难听点,秦淮河上的,除了那些掩门的,谁又比谁差?

你会写诗、下棋、跳舞、唱曲?

切,说的好像谁不会一样。

所以就需要文人写诗、写词,帮忙扬名。

还有如今的流量团体,诸如几大天王、几大天后、什么什么团。

远的不说,这套操作,至少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被玩烂了。

刚开始文人扬名,前辈组织诗会,定个题目,让大家写诗,互相夸。

但后来,大家发现这套操作局限性太强了。

一场诗会,无数人参与,最后能被前辈点名夸赞的也不过两三人。

于是,大家就搞起组合出道。

比如大家熟悉的江南四大才子。

祝允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生人。

唐寅,成化六年二月初四生人。

文徵明,成化六年生人。

徐祯卿,成化十五年生人。

年长的祝允明和年少的徐祯卿差了十八岁,几个人怎么凑在一起的呢?

当然是几人想扬名,但单独出道又没有特色,争不过其他人。

于是,某位前辈说:你们搞个组合吧,就叫吴兄四大才子。

当然,这种组合不像现在成团,不需要他们整天待在一起。

只需要一位前辈夸一句:吴中有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四人,我读过他们的诗文,此四人可称吴中四大才子。

名声就宣扬出去了。

年长一些的书友,应该还记得千禧年时候的四小花旦、四大小生。

本质上就是这套操作。

四个人凑一起的名气,大于单独的四个人。

其中固然有凑数,比如花旦里的某和小生里的某和某。

但大家回想一下,当时不管是认可还是不认可,即便众人嘲讽某德不配位,但他们的讨论度是不是越来越多、名气是不是越来越高?

只要入了花旦、小生,就仿佛高人一等、艳压群芳、技压群雄了。

后来,又搞出双冰、大唐诗仙之类的称号,本质上和明朝文人搞得四大才子、前五子、后五子没区别。

说回这奇装异服的老先生。

身披彩绘荷菊衣,里面是粉色内衬。

头戴红纱帽,脸上挂着恶鬼面具。

腰间挂着个红葫芦,一侧刻着佛经,一侧刻着道文。

往下一看,脚上穿着一双自己编的草鞋。

也就是在苏州,在东北,能冻死他!

此人名叫张献翼,字幼于。

年少时,此人与兄张凤翼、弟张燕翼并称“三张”。

时人将张氏兄弟与皇甫家族“四杰”并列,称“前有四皇,后有三张”。

16岁携诗作拜谒文徵明,文徵明读后叹:“吾与子俱弗如也!”

后入国子监,祭酒姜宝亲临造访,盛赞其才。

这样一个人,按理说不是为官一方,也该是一地文坛盟主,为何放浪不羁、搞起了行为艺术?

莫非才华都是吹捧出来的?

亦或者蒙受冤屈?

都不是,他有才华,冤……多少有点。

嘉靖四十三年,三兄弟一起参加乡试,都中了。

但是主考官担心同时录取三兄弟,会招致嫌疑,被世人怀疑科举不公,所以就要裁掉一个。

张幼于是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成了被裁掉的那个人。

回到苏州之后,他就开始放飞自我。

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没到现在这种地步,还在可控范围。

真正让他放飞自我的原因,是十多年前与王百谷争夺苏州文坛盟主失败。

王穉登,字:百谷、伯谷、伯固。

穉是今天作“稚”的异体字。

所以也写作王稚登。

科举不中,是因为主考官避嫌。

结果苏州文坛盟主也没争过,重重打击之下,张老先生彻底放飞自我。

给好友张孝资办“生祭”,让好友躺在棺材里扮尸体,率众人披麻戴孝痛哭祭奠。

在大年夜为亡友上坟,举办仪式,为好友招魂。

当然,张老先生应该没学过驴叫。

曹丕:朕没学过!

刘义庆:嘿嘿,我听人说你学驴叫,所以写在《世说新语》了。

骂我疯子,说我“服妖”,嘲讽我,老头子都不生气。

但你不能说我是男娘,我堂堂男儿身。

夜夜与花魁大战,怎么能是男娘呢?

“张郎不是,奴家是。”赵姬娇滴滴的说道。

张老先生左手从手腕处弯曲,左手手掌向上,五指微微弯曲,拇指和食指中间留着缝隙,像个洞穴模样。

随后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用一个男人懂、女人也懂的动作,搭在左手虎口。

“嘿嘿,你不是男娘,你是难凉啊!”

赵姬脸颊倏然飞红,纤指隔空点他,“张郎,你真真是为老不尊!满江南也寻不出第二个你这般…这般…老不羞!”

张幼于非但不恼,反而朗声大笑,身子前倾,解下面具,眼中精光闪烁,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得意:“老?哈!老夫这身子骨嘛确实是老……”

他慵懒地伸展了一下,话锋陡转,眼神骤然变得滚烫,直勾勾盯着赵姬,“你品过多次,这脐下三寸之物,还有那少年意气,可曾凉过半分?”

赵姬被他看得心尖一颤,别过脸去,耳根却更红了。

她整理了下微乱的鬓角,强作镇定岔开话题,“罢了罢了,说不过你这张利口。说正事,明日文会,你可要去?”

张幼于瞬间收起调笑之色,腰背挺直,眼中掠过一丝锐利,斩钉截铁道:“去!怎地不去?”

“你是我张幼于的知音人,是为我而来!那帮自命清高的酸丁、附庸风雅的俗物,我若不在场,他们仗着人多势众,言语间欺负了你,或是怠慢了你这朵金陵魁首,谁替你撑腰?谁替你正名扬腕?”

“张郎,我可不是金陵魁首,前有马湘兰,后有薛润卿。”

马湘兰,秦淮八艳之一。

薛润卿,即薛素素,工小诗,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工刺绣。又驰马、走索、射弹尤为拿手好戏,被誉为“十能”才女。

同时,她还是一名女棋手。

她也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

刘启:哈哈,比朕还强吗?朕可会神之一手。

刘贤:不要脸!

张幼于冷笑一声:“她们不就是仗着有王百谷撑腰吗?明日你且看,我去将那文坛盟主斩于马下,捧你当魁首!”

“老先生原来是去砸场子的。”赵姬声音语气中夹杂着一丝嗔怒。

张幼于反问道:“不砸场子,如何为你扬名?”

“他们人多势众,文也文不过,武也武不过,如何砸?”

“哈哈,你又怎知我没有万全准备?”

“还请张郎赐教。”

“有事张郎,无事老先生,何故前倨后恭?”

“奴家十八岁跟了你,一直为你守身如玉。”赵姬眼波流转,那点嗔怒早已化作了眼底一泓春水。

她莲步轻移,悄然贴近了张幼于身侧。

罗袖下温软的柔荑,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轻盈力道,自然而然、却又无比熟稔地穿张幼于微屈的手臂弯。

赵姬动作行云流水,带着秦淮女儿特有的旖旎风韵,仿佛只是理了理被风吹的鬓发那般寻常。

张幼于只觉臂弯一沉,并非重量,而是一种温香软玉骤然填满空虚的踏实感。

那隔着衣料传递过来的、属于年轻生命的蓬勃温热,像一小簇无声的火苗,熨帖着他微凉的臂侧。

他下意识地绷紧了臂弯的肌肉,并非抗拒,而是为了更稳地承托住这份突如其来的、带着体温的依恋。

“可知前七子与后七子?”

“奴家自是知晓,复古派的名人。”

明朝文学有个流派,名叫复古派,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等七人称前七子。

嘉靖隆庆年间,李攀龙、王世贞等七人称后七子。

后来,还有后五子、广五子、新五子。

王稚登,是苏州文坛盟主。

而复古派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如今被尊称为天下文坛盟主。

文会由天下盟主召开,苏州盟主协助,评选新五子。

此前已经选过三届,这是第四届了。

就像娱乐圈的四小花旦一样,每一届都不一样。

“可这和砸场子有何关系?”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张幼于念叨了一句复古派的理念,嘿嘿一笑,“他们文风追求复古,却忘了古人是如何有的文风。”

“孔夫子挎腰刀——能文能武,是一句民间俗语,却也是真知灼见。”

“孔子身高两米,行走天下。”

“秦汉士人,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

“即便是那被嘲讽的司马相如,也使得一手好棍法。”

“唐朝文人,更是出将入相。”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仙李太白,使得一手好剑法,世称青莲剑仙。”

“号称孤篇压盛唐的《春江花月夜》,他的作者张若虚,乃是雍州兵曹,武皇登基、神龙政变……”

张幼于突然停下,思索片刻,转而又说起另外一人,“《登高》,古今七律第一,写这首诗的是杜子美。”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后,被困城中半年,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在如今,《春秋花月夜》被称为孤篇压盛唐,好像是个常识。

但这种说法究竟出自何处?

有的人会说出自闻一多先生《宫体诗的自赎》一文。

原文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还有人会说是清末学者王闿运在《湘绮楼论唐诗》中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评价《春江花月夜》,强调其艺术独特性。

而“孤篇压全唐”的表述,实为后人提炼的夸张修辞。

但其实都不对。

从唐至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几乎无人所重。

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

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真正把这首诗捧神坛的就是复古派胡应麟。

他是复古派的末五子。

他以王世贞《艺苑卮言》为蓝本写了一本《诗薮》。

《春江花月夜》孤篇压盛唐,《登高》古今七律第一,皆出自此。

虽然这本书成书于万历十八年,如今还没完书。

但胡应麟的理论早已被人熟知。

各种文会上,他不止一次提出这种理念。

文会,就是有文化的人,聚在一起闲聊。

白话叫吹牛皮。

川蜀方言叫摆龙门阵。

文会想要出头,就要写一首好诗词。

但好诗词那是那么容易就能有的呢?

所以就要另辟蹊径,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一鸣惊人。

当然,鄙人并没有否认两部作品的优秀,只是简述一下源头出自何处。

提观点,得有理有节有据。

没有理论支持,旁人只会笑你想出风头想疯了。

有理论,那你就是最靓的仔。

好比男人聚在一起,都会聊政治。

你说一战如何、二战如何,夷洲如何如何,靠着臆想,那是吹牛皮。

但你若是像“听风的蚕”一样,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能把所有事情讲清楚,合理推演,那你就能拥有两千万粉丝。

“如今天子要清除女直,他们也该学汉唐古人,马上觅封侯,去建州三卫效力,好好体会一下古人如何写出边塞诗、战场诗。”

女直,即女真。

赵姬不敢苟同,用着可怜的眼神望着张幼于,张郎当真是疯久了,失了智。

胸脯二两肉隔着衣服在他手臂摩擦,委婉的劝道:“张郎,李太白、杜子美、张若虚等人,他们文人身份大过政治身份。”

“李太白未曾治理一方,也未曾领兵作战。”

“杜子美也一样。”

“至于张若虚,神龙政变之事,只是野史记录,说出来恐惹人发笑。”

“张郎要提,不如提颜鲁公。”

颜鲁公,即颜真卿。

“明日文会,任他们闹去,我与张郎同游苏州河,如何?”

张幼于行为浪荡,被人称为疯子,但他不是真疯,也不是傻子,自然听明白了赵姬的潜台词。

光凭这个,是砸不了场子的。

会被他们强制禁言,送出文会大门。

“可知汉使?我就是去找茬的,只要他们敢接茬,嘿嘿……”

“郎君,汉使后面有大军。”

“我自然也有,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蒲桃社的袁家兄弟,还有复古派内部想要改革的人都会帮我。”

蒲桃社,即公安派前身。

张幼于拍着可人儿的手,“让他们帮我扬名,他们是万万不愿的。”

“但给王元美、王百谷找点霉头,看看二人的乐子,他们会自备干粮。”

“江南皆知我是疯士,他们不方便说的话,我无所顾忌。”

“我起个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搅黄文会。”

“内部的改革派,怎么会帮你……”赵姬疑惑不解,改革又不是革命,把自家摊子砸了算怎么回事?

“王元美身体不好,但下一任文坛盟主的位置还没定下来。”

这么一解释,赵姬懂了。

“而且我还有杀手锏。”

“可知金瓶梅?”

“我至少有十条理论能证明金瓶梅的作者是王元美。”

赵姬微微侧首,将半张芙蓉面隐在张幼于肩头,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却又清晰地落在他耳畔:“那……明日文会,奴家这‘名’,可就全仰仗张郎的‘腕力’了。”

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依赖与小小的狡黠。

砸复古派场子,还成功砸了。

自己的名声肯定会随着张郎,传遍大江南北。

赵姬甚至在思考,明日要不要穿一身劲装,背一把剑,立个侠女人设。

到时候,传出来就是赵姬持剑护张郎。

具体有没有和复古派打起来,又有没有保护张郎?

我都穿着劲装,背着剑,陪着张郎出入,上面的问题还重要吗?

张郎会为我写诗,其他人也不会揭穿。

完美。

拉着张幼于的手,赵姬就要去买劲装、宝剑。

张幼于稍有些不情愿,你立侠女人设,我不成压寨夫人了?

赵姬小声耳语道:“今晚,为郎君舞剑。”

好像从古至今,男人对cosplay的诱惑,都无法抵抗。

“买!买两套!”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