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遭遇巡逻队
望着仓库里一台台机器以及堆积如山的书籍,李松心中暗自斟酌着运输的每一处细节。这些货物意义非凡,在运输途中绝不容许出现丝毫差池。况且,一次性走私如此大量的物品回内地,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然而,为了能为内地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即便要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在又一次仔细检查,确认机器和书籍均准备妥当后,李松再次联系了黄建军,与他敲定了走私船出发的具体时间与航线。黄建军告知他,船将在明日晚上启航。
距离离开香江仅剩一天时间,李松一面陪伴着妻女,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温馨时光,一面安排林强和陈明去采购了许多物品。毕竟在香江出差多日,回去自然得给亲朋好友带上些礼品。
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临,李松几人早早用过晚饭,天色刚暗便来到江边等候。他们刚到不久,黄建军便带着人赶到了。这些人是李松特意叫来的,三十台机器加上几万本书籍,仅靠他们几人,就算搬到天亮也搬不完。
有了黄建军带来的几十名兄弟帮忙,搬运速度快了数倍。即便如此,也足足耗费了三个小时,才终于将三十台机器和几万本书籍全部搬到船上。大家累得气喘吁吁,但看着货物都顺利上船,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松自然不会亏待众人,给每人发了两百元的辛苦费。起初,众人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这笔钱,最后还是李松佯装生气,威胁他们若不收下就是不把他当朋友,众人才勉强收下。
随后,李松走向黄建军,两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这无声的对视之中。
“建军兄弟,此去山高水远,咱们后会有期。”
黄建军用力点头,目光坚定:“李哥,一路顺风。”
李松转身正要上船,刚迈出两步却又停了下来。他略微犹豫了一下,神色认真地说道:“建军,我走之后,你最好向国安局领导申请,调派一位军师过来,这对你今后完成任务会大有助益。”
黄建军心中一震,他自然明白李松话中的深意。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深知自己勇猛有余但谋略不足,这段时间若不是李松在旁出谋划策,根本难以取得如今的成绩。如今李松即将离去,自己身边确实急需一个能运筹帷幄之人。
黄建军有些尴尬地挠挠头,略带不好意思地说:“松哥,您放心,我回去就向上面汇报。”
李松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有个靠谱的军师在身边,很多事情都能事半功倍。你做事我放心,但多个人出谋划策总归是好的。”
此时,走私船已缓缓启动,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李松转身登上船,站在船头向黄建军等人挥手告别。随着船渐行渐远,他的身影逐渐模糊在黑暗之中。
黄建军一直凝视着船的方向,直至船只完全消失在黑暗里,才缓缓收回目光,带着众人离开。
走私船在夜幕笼罩的海面上平稳航行,李松伫立在船头,望着漆黑如墨的江面,心中始终保持着一丝警惕。这片海域向来不太平,随时都可能遭遇各种突发状况。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引擎声,几束强光犹如利刃般划破黑暗,直直照射过来。李松心中猛地一紧,定睛看去,竟是香江巡逻队的船只。他迅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幸好自己早有先见之明,提前让向山帮忙弄到了批文。
巡逻队的船快速靠近,一名队员大声喊道:“停船!接受检查!”
走私船缓缓停下,李松镇定自若地走上前,面对巡逻队,从容地掏出批文。巡逻队队长接过批文,仔细端详,眉头微微皱起,说道:“这批文,我们还得传回总部核实。”
李松眉头紧锁,批文虽是真的,但一旦传回总部核实,一来一回需要不少时间。为了避免横生许多变数。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不着痕迹地悄悄塞给队长,脸上堆满笑容,说道:“这位领导,我们是替向家办事的,还望您高抬贵手,通融通融。”
巡逻队队长感受到手中钱的厚度,又听到“向家”二字,神色微微一动,犹豫片刻后,不动声色地将钱收下,挥了挥手道:“放行。”
看着巡逻队远去的身影,李松暗自松了一口气。一旦巡逻队上船仔细检查,那可就全盘皆输了。西方国家为了封锁华夏,有明确规定,即便二手机器,未经他们许可,也绝不能卖给华夏,自己此次行动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船继续前行,林强和陈明走到李松身边,满脸都是钦佩之色。
“松哥,昨天您去找向山弄批文,我们还觉得多此一举,毕竟黄兄走私多次,都没碰到过巡逻队。没想到您目光长远,早就料到了这一茬,要不是您提前准备好批文,这次咱们可就危险了。”
闻言,陈明也在一旁附和着点头。
李松微微一笑,说道:“咱们做事情,不能心存侥幸,多做一手准备,才能有备无患。接下来的路还长,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三人望向眼前茫茫的海面,心中都清楚,这趟归程,依旧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一路倒也平安无事,船只在波涛中缓缓前行,逐渐靠近深城。与香江的灯红酒绿、霓虹闪烁截然不同,此时的深城仿佛陷入了沉睡,一眼望去,尽是一片黑暗。只有寥寥几处稀疏且昏暗的灯光,宛如从黑暗的缝隙中艰难挤出,散发着微弱光芒,勉强照亮一小方天地。
快要靠岸时,李松深知此时容不得半点疏忽,遂命令船只放慢速度,尽可能减小发动机发出的声响,小心翼翼地朝着岸边靠近。众人都屏气凝神,紧张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直到船只顺利抵达岸边,都未遇到任何阻碍,大家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