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宾先生,想用早餐的话,除了餐厅,也可以前往甲板,登船前通知过的远月学园的学生正在甲板上进行早餐烹饪。”住宿层的走廊上,服务生十分有礼貌向身边经过的客人鞠躬并告知了早餐的消息。
却没想到这位顾客竟然更加诚惶诚恐得鞠躬回礼,嘴里还念叨着:“不敢当不敢当,我算不上什么贵宾的…”
往前走了几步,进去楼梯间后,小野和弘靠在墙边叹了口气,已经45岁的他,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只是勉强当上了一个中型商社的营业二课课长。
一辈子都陪着笑脸去推销自家产品,让他养成了有些唯唯诺诺的性格,不管对谁都硬气不起来,自从上了这艘船之后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次对不起了。
身上穿着一套并不太合身的灰西装,款式也十分过时,平时压根舍不得穿,这次要登上这艘豪华游轮,才从衣柜的最深处翻了出来,虽然熨了好几遍,但常年藏在柜子里,还是给这套衣服留下了几处比较明显的褶皱。
七三分的发际线已经向后移了,脸上戴有着西阵织花纹镜链的老式眼镜,按说四十五岁年龄不算很大,但他竟然有一点老花了,再加上年轻时就有的近视眼,让他现在戴眼镜看不清近处,不戴眼镜看不清远处,很是麻烦。
身上唯一的装饰是左手腕上戴着的一块算不上高端的精工石英表,保养得很细致,内侧刻着一串细小的文字【小野家的顶梁柱】,这是结婚二十周年时,妻子送给他的礼物,他一直很用心爱护这块手表。
这次是因为自家公司和德川林木旗下一个子公司有一些商业上的往来,在合作时对方随口询问了一句有没有员工想去游轮上玩,可以买到内部价的船票。
小野和弘一开始根本没考虑过这件事,就算是内部价的船票,也不是他这种普通小白领可以考虑的价格,那毕竟是全日子国最豪华的游轮了。
所以他回家之后,只是当成一个饭后闲谈一般,把这件事和自己的妻子聊了起来,没想到妻子听说之后,竟然一反平时节俭的性格,示意小野和弘不应该放过这次机会。
“你为了那家公司,都已经十几年没怎么放过假了,是时候好好休息一次了。”回想着妻子的这句话,小野和弘最后还是敲开了部长办公室的门。
最后,在部长那有些刻薄的嗓音中,小野和弘还是争取到了这张门票,原本定价三百二十万日元的门票,内部价差不多是六折,便宜了一百二十万日元,再加上十年无迟到和五次优秀社员奖积攒的功劳点,兑换到了公司七十二万日元报销额度,最后以一百二十八万的价格拿下了这张船票。
要知道,小野和弘的年薪六百五十万日元,其实已经不错了,但这一张各种折扣之后的门票,还是花了他两个多月的工资。
叹了口气,刷了自己的信用卡,看着那一张印刷精致的船票,小野和弘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情。
上船之后,小野和弘也并没有想象中那种愉快的玩乐心思,一直有些小心翼翼得,第一天也只敢吃了一顿船票里带着的基础晚餐,一点附加菜品都没敢点。
晚上去看了一场同样包含在船票里的音乐剧,他没怎么看懂,只是觉得这些演员真的挺厉害的,明明没有看见话筒,他们的歌声还是能响亮传遍整个剧场,他虽然坐在比较边缘的位置,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晚上回到了内舱房间,躺在床上,感受着船只微微的摇晃,看着陌生的天花板,小野和弘觉突然觉得有一种不真实感。
第二天也这样跟打卡做任务一般得过来了,隐约听说船上好像捕捞了一条什么大鱼,被一位登船的优秀厨师做成了全鱼宴,但他知道,这些事情和他没什么关系,都是那些真正的vip贵宾老爷们的活动。
这天早上醒来之后,听见服务员说甲板上正在举行什么远月学园学生的考核,再三追问确定不会额外收费之后,他还是决定去看看。
现在正是早饭时间,电梯那边挤了不少人,小野和弘还是决定走楼梯,楼梯间相对人就少了不少,小野和弘这才觉得自己好像松了口气。
他现在好像有些后悔了,这一趟玩得并不开心,明明花上几千日元,挑个周末和儿子一起去出去吃上一顿美食,更让他感到开心,这次的游轮之旅,他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昂贵的船票。
走到甲板上时,已经有不少游客穿梭在露天厨房之间了,小野和弘也走了过去,一个个套餐看了过去。
“其实可以都尝尝的,这里是自助形式,只要吃得下,不用顾虑吃几份的。”一个突兀的青年人声音打断了小野和弘的思路。
小野和弘下意识扭头道歉:“抱歉,我是挡到你取餐了吗?”
抬起头时,他才注意到面前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帅哥,看上去也就是个高中生的样子,比自己的儿子还小了几岁。
这个年轻人明显也被小野和弘有些夸张的反应吓了一跳,赶紧拦住了下意识想要鞠躬道歉的小野和弘,笑着解释道:“没有没有,我已经吃完了,只是见您脸上有些犹豫,所以给您提个建议。”
小野和弘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张脸,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但毕竟是这么豪华的游轮,船上可能有什么上过电视的贵宾也不奇怪吧,他也就不再纠结,继续看向了面前的餐品。
不过这个年轻人极强的亲和力,还是让他轻轻松了口气,和他觉得和这个年轻人聊天好像没有那么大压力,虽然因为年龄,这个年轻人也对他说着敬语,却没有服务员们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隔阂感。
“那个,小哥,方便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吗?我也不知道该选哪些吃。”小野和弘最后还是向身边的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