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前世1991年年末南方的特大寒潮,是很多南方人难忘的寒冷记忆。

1991年12月的寒潮,直接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川省及陕省南部、陇省西部等广大地区。长江流域大雪不停,粤省下起冰粒,金陵降到-13.1度,赣省的洪都和湘省的星城降到-10度,岭南的羊城几乎跌破冰点。

当年的寒潮很可怕,但依然比不上夏天的水灾。

季宇宁不由又想起了1991年的华东水灾。

从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连续两个月暴雨,几乎不间断。

这种极端的天气现象,直接导致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水灾。水灾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所以灾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是皖省和苏省。

这次水灾,也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直接呼吁国际社会援助的自然灾害。

季宇宁想到此,不由叹了口气。

这才叫祸不单行。

今年是倒霉一起上门来了。

“不过,咱们家今年这些腊梅,倒是开的真好,是这些年来少有的好。”

三个小家伙虽然常年在香江,倒是不怕冷,围着院中盛开的梅花转。脸上红扑扑的。

“嗯,这腊梅就是温度越低,香气越浓。”

“来,琪琪,珣珣,玗玗,爸爸教你们一首诗。

尘劳迥脱事非常,

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是季状元的家学。现在琪琪和珣珣已经背了几百首的古诗,书法国画也可以拿得起毛笔来,而且,三岁多的玗玗也会背诗了。

季宇宁回到京城,虽然春节前天气异常寒冷,但是仍然挡不住很多人上门来拜年。

2月11日,周一,腊月二十七。

这天,王老哥大冯等文坛老友联袂来访。

“小季,这次茅盾文学奖评选可真是难产。评选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昨天电话里没跟你细说。”

王老哥已经卸任,不过级别没变。

他现在住的地方,就是季宇宁原来在电影研究所上班的那个大院里,是一个小楼。

昨天季宇宁打电话给这些老友。大冯几人正在京城开会,周末居然都在王部长家。所以今天这帮人就都过来了。

“而且呢,巴老爷子辞去了这一届的评奖委员会的主任。

评奖委员会也没设副主任,结果就剩下16个评委。

这16个评委,基本上是分成两拨,各不相让。

去年争论你那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到底能不能参选,就吵了好几个月,哎呀这个热闹啊。”

季宇宁笑着听着。他那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已经进入获奖名单了。

现在名单是已经上报宣传口批准,基本上已经确定,他第2次获得茅盾文学奖了。

这次第3届茅盾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是在3月上旬,颁奖典礼将在3月下旬举行。

“这次参选的作品多,最后评选出来的作品也是顶格,达到了七部,所以小季如果你打破那个原则,就是原则上一个作家只能参选一次这个原则,那其他人就少了一个机会,也就是你这篇小说肯定要占据一个获奖名额,所以好多人就是要争这个名额。

后来有好几个评委说,既然那个戏曲梅花奖可以有两次获奖的,就是那个二度梅。

凭什么人家小季不能第2次获得茅盾文学奖呢。

而且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机制,只是说原则上一位作家不宜二次获奖,但也没有绝对禁止啊。

关键是你这篇小说赢得了国际上的声誉,写的确实是好。”

几个人说着,侧头望向窗外的腊梅,那也是二度梅。

“嗯,这次1月底获奖名单才出来。

当时投票表决的结果,是凌力那部《少年天子》排在第一的,后来大家协调,让王卫国的那部小说放在第1位了,因为那部小说在电台播出以后,反响比较热烈。

还有就是,这次新加进去的评委,比较看重那种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就是那种带有史诗特点的大部头小说。

其实文学圈子里对他这篇小说评价不高,很多人都觉得,实际上这篇小说就是原来那部中篇小说《人生》的扩充版。

所以他这篇小说是一共三部,100万字,第1部是发表在了《花城》上,第2部甚至只能发表在《黄河》上了。

我的感觉,这篇长篇小说写的,还不如那篇《人生》呢。”

“确实是这样,这篇小说我的感觉是,社会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这篇小说我看过。嗯,写这些年的社会变迁,很励志,很感人。

但文学性一般。

这次进入获奖名单的七部作品,除了刘部长,还有肖老的作品,我没看过。其他4个人的,我都看过。

我认为最好的两部,是那两部历史小说,尤其是徐老先生的那部《金瓯缺》。写的是真好,那才是真正的大作品。

那是用一生写出来的作品。

那部《少年天子》写的也很好。

那部《穆斯林的葬礼》,那位谢先生说,是一部奇书。

确实如此。

和这三部小说相比,王卫国的这一部就显得比较一般了,但是没办法,评委的口味在那里呢。”

“现在好多读者听众对王卫国的人设是一生贫寒,很励志,很拼搏。

但王卫国平常抽的什么烟,你知道吗?”

“这人我也理解不了,他80年代初抽的烟,居然是那个滇省玉溪厂81年出的那种4盒装的恭贺新禧。

那个烟啊,那个时候就几块钱一盒,那我记得只是在大日子过节的时候,我们才舍得抽的。他每天要好几盒,一天抽烟的钱就十几块钱,一个月差不多要300多块钱的烟钱。

那个时候他工资好像才100块钱,他们省作协有10个专业作家,他是其中之一。他的短篇小说获奖以后,嗯,又增加了100块钱,这算补贴。

他工资可是不低,结果这200块钱的工资,连抽烟都不够,合着他写了这么多年的小说,连他自己都养不起,更别说养老婆孩子了。

86年的时候,他这篇小说的第1部出版,稿费是3万块钱,结果他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抽烟就抽了4万多块钱。”

“当时他们陕省好多人都觉得不理解,这量入而出,干嘛抽那么贵的烟啊。

而且他平常不喝茶,是喝咖啡,喝进口咖啡,那更贵。

结果王卫国说,这是为了心理上的满足。不是生理上的。

你知道吧,他们家闺女学校春游,要吃三明治,他花60块钱买了两块三明治。

那60块钱当时相当于普通人一家人两个月的工资啊。

这老兄平常还是他老婆的工资来养家,他还要靠他老婆的钱。

他们陕省,像平娃,都说他老婆这几年根本不理他。”

“这如果从心理上来讲,就是以前的极度的自卑,到现在的极度的虚荣。

虚荣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或者叫极度自我。

这老兄以前不熟,我出去的比较早,但我总觉得这个人有点儿像他小说那个《人生》中的高加林那样的。

高加林的励志,其实是追求个人的成功,实现其野心。强烈的功利追求,使高加林在奋斗过程中,忽略了道德追求和人格修养。

有些人啊,跟我们不一样,比如那个写《新星》的作者,还有沪上有一个专写知青小说的。这些人我总觉得是选错行了,应当去从政。”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我服侍了十三年的千金瘸了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校花的全能特工宫檐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娇娘发家录爱妃养成:病娇邪帝抱回家我家夫人威武霸气穿书后,疯批反派他非要宠我失物招领铺鉴宝之仙门传奇地师猫大佬总想撩影帝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风雨兼程的逆袭路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重生2016:我是逗音大网红都市武圣一品枭雄富贵如锦病娇影帝,团宠小甜妻又作妖了宠婚守则贪财王妃太嚣张我的侄女最近有点怪次元入侵现实地球致青春2:公关秘闻东瀛怪诞创造时擒劫难逃,总裁的私人领域四合院:我成了首富通关游戏后我无敌了最后的摆渡人全球第一杀手不小心嫁给了世界首富重生:娶川渝婆娘,当背时男人四合院:开局大雪夜捅娄子异间行不敢在群里喊老婆,怕她们全回话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开局孤城,我机械师,战场死神离婚前,楚总才知道儿子三岁了极生灵斗罗神罚榜,开局神罚玉小刚我老婆也重生了盛世倾城:独宠小刁妃谋个王爷当靠山轮回剑典重生六零小萌妻开着网约车唱着歌,女明星请上车我真的是一个外卖员啊情深似海A
方浪书院搜藏榜:神医:师父让我选一个女神结婚都市无敌剑仙遥望行止同桌是我妈花舞艳天下许你余生地老天荒我的网恋女友不可能是校花春落杯中妖海洋猎钩她是我的心上星没超能力的保安也要拯救世界霍少宠妻90度C捡来的女婿好生猛破封归来的逆天之子[红楼]不一样的黛玉团宠妹妹又掉马了BOSS大人,抱不够异世之坏男人傲娇影后农女匪家拈花一笑不负卿溺爱之宠妻成瘾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沦落工具人:开启灵气复苏和离后我把残疾摄政王衣服撕坏了重生之食业大亨蔺爷的小祖宗是穿来的口袋妖怪之逆袭虞见阿笼都市:我是绝世高手我孩子的妈妈是大明星刚穿越就挑战地狱难度流落海岛:这校花太傻白甜了天降七个姐姐倾国倾城Boss老公撩妻成瘾医婚难求东邪物语未来手机神豪:呼吸都能赚钱恶魔校草:小呆萌,好美味!诡秘:悖论途径华娱之鎏金时代穿书八零:我成了极品家的福气包百宝图解纪机甲与男神斗罗:从震惊朱家姐妹开始权少的暖妻回档2010:从搞比特币开始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玉阶血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重生之得意人生小司机的美女总裁老婆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佟贵妃只想修仙鉴芳年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玫瑰戟她算哪门子表姑娘婉风沉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王府弃妇,我靠养崽富可敌国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与病弱兄长共梦一鸣江山定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末世穿七零:手握空间带飞全家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