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京城好热,我感觉比香江还热呢。”
琪琪和珣珣是6月中旬放暑假,比香江其他的普通学校放暑假的时间要早一些,而季宇宁和朱琳6月份和7月份,在京城事情比较多,有好几个会议要出席,所以就干脆把三个孩子都带到了京城过暑假。
原本双胞胎姐弟俩觉得到京城过暑假,是避暑。因为京城在香江的北边好远,没想到京城也很热。
“琪琪啊,今年好像是比往年都要热,今天北美也特别热,今年北美中部有一个城市,叫芝加哥,是北美的第三大城市,最近已经报道了,有500多人因为中暑而死亡。”
北美今年夏天,热浪席卷芝加哥,522人中暑身亡,这其中不少是低收入群体。因为城市热岛效应。
“哎呀,爸爸,真的还能热死人啊。”
双胞胎姐弟俩都表示不信。
季宇宁这个当爹的也没说什么。他的三个孩子都没吃过苦。并不像他十几岁插队那时候,那时候有可能累死,也有可能饿死。还有很大的可能病死。当然,他的前身是在挖泥塘的时候,掉在塘里淹死的。
“奶奶,爷爷怎么好几天吃晚饭的时候都不回家啊?”
“琪琪呀,爷爷这些天每天都要开会的,很忙的。”
季宇宁知道他老爹最近确实很忙,最近不仅天气热,而且一些国际领域的气氛也很热。
这主要是国内,还有北美,因为海峡对岸,在博弈。
弄得很有一些紧张。
那个傲慢的国家,不断在敏感的时候,来试探国内的底线。
这种试探和博弈,前世还要延续到明年初。
7月17日,周一。
这一天发行的《福布斯》杂志公布了1995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
今年的《福布斯》杂志在7月份的第2期上,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全球富豪排行榜单。
首富自然还是季宇宁。
不过,他今年的资产净值有一个暴增,达到了385亿美元,比去年的300亿美元的估值,直接增长了85亿美元。
仅仅他持有的麒麟视窗公司的股票市值,就因为3月份win95的发布,增长了大约70亿美元。
网景公司的股票市值增长幅度也比较明显。
另外他新上市的公司麒麟动漫公司,仅在一个月内,就成为了这位季首富诸多企业板块中的一家市值数亿美元的公司。
在今年的全球富豪榜单中,季宇宁仍然是唯一的身价过百亿的富豪。
他的净资产,几乎是排在他身后的全球第二富豪的4倍。
这让小季同志越来越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7月份的最后一天,季宇宁回到了北美加州,他准备着手开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拍摄了。
“卡梅尔,罗萨斯特湾那个布景船全部做好了吗?”
“老板,已经完工了。
这个船的道具制作工艺,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嗯,所以放在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来制作是对的,原先的预算是750万美元,甚至还有可能追加。
而人家最终才收了150万美元。
模块的安装也是他们来负责,这一下子就省了600万美元。”
季宇宁这次把那个大船的模型制造交给了国内的一家船厂。
不仅省钱省时间,而且制造的工艺效果,也让道具师出身的卡梅隆挑不出问题来。
“好吧,我们8月份就准备开机了,先把洛杉矶圣莫妮卡码头的戏拍完,然后我们就出发去墨西哥。”
季宇宁是这部电影的编剧,而且他是联合导演排在前面的那个。
之所以他这个老板要自己亲自上阵,除了这部电影惊人的全球影响力。他希望成为这部电影的首席导演。
再有就是,他要保证这部电影的完成时间。
前世这部电影的拍摄时间,是在95年的9月1日开机,一直到97年的9月份才封机。
电影整整拍了两年,差点就赶不上97年圣诞档的上映时间。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要控制拍摄的节奏。
关键是控制拍摄的费用。
只有他这个老板,才能hold得住卡梅隆这个疯子。
卡梅隆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最烧钱的导演。在这方面,国内的那个小文子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此前卡梅隆拍的《终结者2》以及去年的《真实的谎言》,电影的制作成本都超过了1亿美元。
这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当时的预算是1.5亿美元,没想到最后超了1亿美元。最终达到2.5亿美元。
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这个惊人的制片成本,依然排在人类电影投资历史上的top3中。
2.5亿美元的制作都被卡梅隆“烧”在哪儿了?
首先,他花750万美金造了个原船同比例的布景船。高度达5层楼。这个模型还仅仅是造好了大船的右半边。
杰克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随后镜头缓缓后拉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这个短短10余秒的镜头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花了100万美元。
制作公司买下了墨西哥罗萨斯托40英亩的土地用于拍摄电影,还另购置60英亩以备不时之需。
在搭建包含蓄水槽的大型摄影基地前,剧组又在地上炸出了一个人工湖……
面对卡梅隆这个“烧钱的疯子”,为了保险起见,制作方20世纪福克斯公司将其在北美的发行权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派拉蒙电影公司,以摊薄风险。
事实上,拍摄期间,连制作公司都在怀疑这个最后所有人近乎全部死去的爱情故事,究竟会不会成为“票房毒药”。
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制片方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一直都在估算,可能会亏多少,并向卡梅隆施压,要求压缩成本。于是,卡梅隆承诺放弃全部导演费用和利润分成,以此来控制成本。他还在编辑台上放了一枚剃须刀片,上面贴着一张便签:影片成功,方能使用。
当时,好莱坞业内杂志《Variety》称这部电影为“电影史上最大的豪赌”,质疑福克斯公司能否收回成本。在投资方也表示犹豫不决的时候,卡梅隆激昂地说:“我拍的哪部电影不赚钱?”
于是,一语定江山。
《泰坦尼克号》奇迹般地躲过了“冰山”,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我们一下子从谷底跃至顶峰。”雷·圣基尼(卡梅隆制作公司前任董事长)说,“突如其来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知所措。”
20世纪福克斯公司给卡梅隆这个豪赌成功的“疯子”开了张据说高达7500多万美元的支票。“正是这笔钱,”卡梅隆说,“我可以随心所欲玩了”。
这部因为“潜入沉船遗址的夙愿和对海洋的迷恋”,而让潜水狂人卡梅隆“玩命”拍摄的电影,带着夺目的战绩落幕于他的工作履历,却激发起整个电影工业关于创新技术革命的想象力,以及真真正正的“大片美学”。
对于同样“狂赚了一笔”的卡梅隆来说,自此之后,他在普通影迷的视野中却很突兀的消失了几年,“玩票”似的去拍了几部电视剧和纪录片。
2009年,他带着他全新的电影商业玩法重装归来。是的,《阿凡达》来了。那是自《泰坦尼克号》之后的下一部全球票房冠军。
这一世的《泰坦尼克号》,不会这么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