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原以为抄崔家,多少会流点血,却没料到顺利得令人难以置信。
“驸马爷,抄出的财物都登记在册,您看看要不要修改一下?”
魏叔玉并未看册子,只是冷冷开口:
“登记的金银珠宝中划出两成,一成分发给左武卫士卒,另外一成还给崔家吧。”
“啥??”
李旭眼中满满都是不敢置信,“还一成的财物给崔家?”
不仅李旭不理解,就连郑丽婉、白樱等人同样不理解。
“驸马爷,为啥?那样的话,只怕不好向陛下交待吧。”
魏叔玉拿着手中的书信,看向不远处的亭台楼阁。
良久。
魏叔玉再次开口:“司马家当年对曹家做得太过,最终落得全族被灭。
何况有崔婶婶求情,本驸马也不好做得太过啊。再说大唐想要守住北庭,需要大量的人口。
眼下崔、卢家就是最好的人选,让他们获得一成的钱财,去北庭也能活下来啊。”
“嘶......”
郑丽婉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驸马爷的眼界、谋略真是超绝啊。
崔、卢两家与程、房两家有姻亲关系,逼迫过重的话,反而让公主府与他们两家生隙。
驸马爷一句话的事,就能卖程卢两家一个面子,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阿旭,跟左武卫的校尉讲一句,让他们对崔家人好一点。
另外通知崔敦一声,本驸马给他五天时间,让他采买去北庭的马车、粮食、御寒棉袄等物资。
五天一到,让左武卫押他们西行,流放至北庭都护府。”
李旭应了声,转身就离开魏叔玉的书房。
“驸马爷,咱们还在博陵待上五天??”
魏叔玉摇摇头,“等范阳的事情完毕,我们就返回长安。”
见四周没人,郑丽婉红着脸坐进他怀里。
“驸马爷,奴婢......”
没等郑丽婉说完,魏叔玉一双手便抚上去,狠狠吻上她的唇。
两人正浓情蜜意,外面传来士卒们的欢呼声。
“哈哈哈...驸马爷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咱们每人分五十贯呐。”
“你也不看看,崔家毕竟是千年世家。抄家时抄出的黄金,简直亮瞎我们的眼睛啊。”
“谁说不是呐,跟驸马爷外出公干就是爽。刚刚李将军说啦,顺利将崔家押至北庭,回长安后每人再赏五十贯。”
“啧啧啧...一次任务赚一百贯,驸马爷真是财神爷啊。”
“咦...你们快看,崔家家主也在领钱财呐。”
...
看着娇艳欲滴的郑丽婉,魏叔玉捏下她发烫的耳垂。
“晚上伺候本驸马吧,现在要给陛下回封信。”
就在魏叔玉给便宜岳父写信报捷,程处默那边也传来好消息。
博陵卢氏同样被顺利查抄,搜出大量财物与往来书信,情形与范阳崔家大同小异。
翌日,魏叔玉寝房内。
看着地上凌乱的衣裳,白樱的脸颊一片绯红。
随着她离床榻越来越近,一股猗靡的气息扑面而来,足以见得战况有多激烈。
“驸马爷...”
魏叔玉哼了声,吵醒怀中的美人。
“白妹妹,叫驸马爷有事吗?”郑丽婉的声音有些嘶哑。
白樱点点头,“丽婉姐,崔敦求见驸马爷,他此刻正在殿外候着。”
郑丽婉打着哈欠道:“让他晚点来,驸马爷得多休息下。”
......
皇宫,太极殿。
看着不停上前弹劾魏叔玉的官员,李世民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陛下,崔、卢二人乃旁支,陛下为何要迁怒范阳、博陵的本家?”
“就是啊陛下。您不能随意找个借口,残害忠良呐。”
“陛下不能寒崔、卢两家的心啊。不少地方的父母官,可是出自崔卢两家啊。”
“赶紧向魏驸马传信,让他赶紧返回长安,可不能一错再错啊。”
...
“狗啦!!”
李世民一声暴喝,瞬间震得太极殿内寂静无声。
“若没有十足的证据,朕会对崔、卢两家动手?尔等相互传阅下看看,玉儿有没有冤枉他们!”
随着口供等证据甩落在地,小太监连忙将它们捡起来,递给那些弹劾的官员。
看着确凿的证据,他们一个个脸都绿了。
李世民刚想怒斥他们几句,李君羡急匆匆的走进大殿。
“陛下,魏驸马急信。”
李世民的眼睛顿时就亮了。算算时间,崔卢两家应该抄得差的多啦。
“呈上来。”
很快。
李世民原本冷厉的脸上,顿时呈现出欣喜若狂之色。
“哈哈哈......”
李世民笑了,笑得格外的畅快。
不愧是他的好女婿啊,抄家足足给他抄出九十多万贯。
至于范阳、博陵两地的房产、田地,更是多得令人暗暗咋舌。
更重要一点,两家的密室内都抄出,他们勾结高句丽的罪证。
“尔等看看,范阳卢家、博陵崔家他们勾结高句丽,朕治他们一个叛国谋反之罪,不过分吧!”
随着魏叔玉带来的罪证被公开,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程咬金虽说是混不吝,但他心里却门清。
他立即义愤填膺道:“崔卢两家竟然勾结高句丽,的确该抄家。”
房玄龄的夫人出自范阳卢家,此时他必须得表明态度:
“陛下抄家之举动,实在是圣明。”
有房玄龄带头,朝堂上自然没有人再唱反调。
高士廉见李世民脸上满是喜色,不由得心中一动。
“陛下,魏驸马信中有没有提,崔、卢两家抄出多少钱财?”
李世民正想显摆,高士廉的话正挠在他的痒处。
“哈哈哈...不愧是千年世家,抄出的钱财足足上百万贯之巨。”
还没等李世民高兴几秒,高士廉又开口道:
“陛下,国库有些捉襟见肘,能不能将抄家的钱财全部充入国库?”
“啥??”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冷下来:“高爱卿,户部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高士廉立即诉起苦来:“陛下您要修翠微宫,又要往百济、新罗两国驻军,国库的确是捉襟见肘啊。”
李世民脸皮抽搐几下。此刻他总算是明白混小子,为何对抄家的钱财一点都不在意。
原来他早就知道,户部肯定不会放过抄家所得。
李世民咬牙切齿道:“最多三十万贯。”
开春就要准备东征高句丽,到时候哪里都需要用到钱粮。
“不行,最少得七十万贯。”
“四十万贯!!”
“六十万贯!!”
...
看着与高士廉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李世民,众大臣心里顿时一阵古怪。
眼前像商贾争利的李世民,还是他们心目中,英明神武的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