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长一听,是啊!
这不还有一首的嘛?
两首歌曲,他的评价是,难分伯仲,各有各的优点。
他看着已经远超往届国庆晚会的收视率,脸上露着愉悦的笑容。
还能升!
此时,林立和杨红基已经走下舞台。
而电视机上的画面则是在播放下一个节目的前篇。
相比林立和杨红基的前篇,这一篇相对而言要普通的多。
无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趁这个空档,取出手机在自己朋友圈或者论坛贴吧激烈热议着。
众多媒体流量的嗅觉异常灵敏,在林立表演结束后。
第一时间就把该表演剪辑或者编写文章发到网络上。
热搜:
#现在的盛世,如你们所愿!
#同一片星空,不同时代,我们胜利了!
#感谢革命先烈的奉献,让我们享受万事安康!
#缅怀先烈,《错位时空》两代人的对话!
“兄弟们,真泪目了!这词改的太好了!”
“同样的旋律,不同的作词,格局瞬间就大了!”
“我愿成为本年度最佳改编歌曲!”
“太绝了,林立唱的是少年,杨红基则是曾经那个少年,后面的伴舞合唱团,则是曾经为国家奉献青春的少年!无敌啊!”
“神仙作词,哪位大佬编写的词,太牛逼了!”
“有你们吹的那么牛逼嘛?与《临时抱佛脚》对比,如何呢?”
国庆晚会演播厅中的台长,同时也在刷着热搜,瞧见很多人都在询问该作词者,他让一名工作人员编写一篇报道,将林立改写的消息公布出去。
“还得是林厅啊!”
消息一经公布,网友们并未觉得多少惊讶。
其实,他们心中约莫也能猜出是林立创作。
毕竟,要是有人能写出来,早就在其他晚会上唱了。
何至于在国庆晚会上,林立亲自去唱呢?
此时此刻。
国庆晚会现场。
一个个节目表演过后。
紧接着。
电视画面如电影胶片般缓缓切换。
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深沉而肃穆的黑灰白背景色调。
在这片单调却又充满张力的色彩中,一名年轻的战士身影赫然显现。
与前面林立歌唱前的片段不同。
此刻的战士浑身浴血,那斑斑血迹在黑灰白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每一滴鲜血,都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惨烈与残酷...
每一处血渍,都见证着他无畏的勇气与坚韧的意志。
战士的面容冷峻而狠厉,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他的双眼,犹如深邃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坚定地眺望着远方,那里,是战火纷飞的前线,是敌人盘踞的堡垒,也是他心中守护的家园。
无数网友们皆能清晰地看到,他紧咬着牙关,腮帮的肌肉因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恨与决心都凝聚在这一咬之中。
他的喉咙里,发出低沉而充满力量的怒吼,在寂静的空气中滚滚传播开来: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激起了他们内心深处最炽热的爱国情怀。
紧接着,他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怒喝:
“冲啊——”
那声音,仿佛是冲锋的号角,划破了战场的沉寂。
说罢,他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带头朝着前方狂奔而去。
他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却始终散发着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镜头随之缓缓拉远,只见一队队战士,身着相同的革命战衣,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咆哮着,呐喊着,紧紧跟随着他的步伐,奋勇向前奔涌而去。
画面再次切换。
漫天硝烟如同一幅巨大的灰色幕布,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
战火纷飞,如同无数条愤怒的火龙,在战场上肆意咆哮、翻滚。爆炸声此起彼伏。
轰隆隆——
这简单的画面,却配合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在观众们心中勾勒出一幅惨烈而又悲壮的战争画卷,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为之震撼。
紧接着,一滴滴鲜血好似滴落在画面上,逐渐覆盖了整个镜头。
当再次出现画面的时候。
画面呈现一座座巍峨山峰,一条红色的碎布随风飘荡。
观众们都明白这个场景切换和寓意。
这一条红色碎布,是从战场上飘荡而来。
似是带着思念,带着喜报,飘向祖国大好河山。
镜头画面从高空俯视而下,快速穿梭在山林中。
一座残破不堪的村庄映入观众们眼帘。
最终镜头落在村庄中偏远的门庭前。
一名老太太坐在破旧门厅前,那缺了角的木凳与她洗得发白且补丁摞补丁的衣衫相衬,她目光直直投向远方天空,浑浊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思念。
镜头再次拉近一点。
观众们可以看到老太太嘴唇微微蠕动,沙哑慈祥的声音传入所有人耳中。
“你们要平安回来~~~一定...一定...”
也就在这句话落下之际,舞台旋律缓缓响起。
同时,在画面中的镜头再次由低拉高,视角回到天空飘扬的红色布条上。
一行字幕浮现在画面中。
【倭寇除尽日,我儿还家时】!
那行字幕如同一把重锤,狠狠撞击在每一个观众的心房,激起的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红色布条在狂风中肆意舞动,似是战士们不屈的灵魂在呐喊,又像是对和平的急切呼唤。
与此同时,前奏旋律也是播放结束,
一道悲壮、深情且充满敬意的歌声传入所有人耳中。
“儿时我常常听人说,裹着小脚的那个,是困在深山里的阿嬷..”
第一句一出现,立刻与视频片段最后结尾呼应上了。
虽片段已经播放完毕,但最后那一幕,深深烙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
此刻镜头画面已经来到舞台上。
舞台布置,与林立那一场一样,极为简约。
没有繁华的道具,没有闪耀的灯光。
舞台最前方,夏溪俏丽的站在最前沿。
同样,她也没有华丽的舞台服饰,没有厚重的妆容。
身着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扎着那年代学生特有的辫子,简单而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