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夜感叹不愧为一代贤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协助李世民的机会,
他转头看看,整个酒楼里面满满都是人,看来这里的饭菜还是很受长安百姓欢迎的。
李夜正思忖间,一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他的思绪。
循声望去,只见几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正围坐在窗边,
她们手执象牙筷,轻捻着精致的菜肴,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桌上,
与室内温暖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酒楼内的说书人正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各种传说,
食客们或凝神倾听,或低声交谈,热闹非凡。
望着眼前这和谐融融的一幕,李夜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倘若大唐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如长安这般繁华安定,
百姓的生活该是何等的安乐与美满啊。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往往骨感,他轻叹一声,
随手端起酒杯,浅酌一口,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一位身影悄然走近,李夜抬眼望去,
竟是那日在拍卖会上忙得不可开交的福伯,掌柜的装扮依旧,
面容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恭敬,正欲躬身行礼。
李夜连忙以手势制止了他,微微一笑,示意福伯在一旁坐下。
两人因拍卖会结缘,虽不算深交,却也算是有了几分默契。
“福伯,我只是随意寻个地儿,图个清静用餐,小酌几杯罢了。”
李夜的话语中透着一股随性与淡然,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
唯有这片刻的宁静最为珍贵。
酒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为这偶遇添了几分温馨与惬意。
福伯闻李夜之言,轻轻摇了摇头,语带恭敬道:
“王爷贵体,小人眼尖,一见您来,自是要上前侍奉的。
原本还盘算着请王爷移步楼上雅间享用饭食,此处毕竟喧嚣了些。”
李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轻轻摆手,道:“福伯,无须如此多礼。
今日我不过一介布衣百姓罢了。再者,我此番外出用餐,正是贪恋这人间烟火之气。
若无这番热闹景象,我何不直接府邸用餐,岂不更为省心?”
此言一出,福伯不由一怔,心中暗自惊讶。
他着实未曾料到,这位身份尊贵的亲王,
竟会有如此凡尘之心,对世俗之乐情有独钟。
福伯应声退下,动作娴熟地为李夜斟满酒杯,随后便匆匆融入了酒楼的繁忙之中。
李夜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酒液在杯中荡漾,折射出晶莹的光芒。
他缓缓饮下,一股暖流自喉间滑落,再就菜入口好是享受。
饭后,李夜起身结账,掌柜恭敬地将账单奉上,
李夜随手掷下一枚银锭,那清脆的声响在热闹的酒楼中显得微不足道。
迈出酒楼,阳光正好,李夜漫步于长安街头,两旁的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孩童的欢笑声穿街过巷,一派盛世繁华之景,让人心生欢喜。
现在整个世家都很是收敛,长安的各地百姓生活都很稳定。
李夜继续往内城走去,当他来到了朱雀大街时,只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色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街面上,行人络绎不绝,车马穿梭其间,却井然有序。
远处,一座座宏伟的建筑巍峨矗立,气势恢宏。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花香与食物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李夜漫步在这繁华的街道上,心中感慨万千。
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一切美好得如同画卷。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阵锣声,清脆而响亮,穿透了街市的喧嚣。
紧接着,一队队身着黑衣、腰配刀剑的捕快迅速上前,他们步伐整齐,气势汹汹。
只见他们手持长棍,左右开道,驱散着街道上的行人与商贩。
人群慌忙躲避,车马也急忙停下让路,一时间,街道中央空出了一条宽敞的通道。
那锣声愈发急促,伴随着捕快们的喝令声,显得威严而不可侵犯。
阳光照耀下,捕快们的黑衣泛着冷冽的光泽,他们的眼神锐利,
四处巡视,仿佛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目标。
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好奇的气息。
李夜也站在两边的百姓人群中,眉头微蹙,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好奇地望向街道的尽头。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了更为沉重的脚步声与轿夫的低沉吆喝,
伴随着轿子轻微的摇晃,两顶装饰华丽的八抬大轿缓缓行来。
轿帘低垂,隐约可见里面人影绰绰,一股不容忽视的尊贵气息扑面而来。
轿顶镶嵌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百姓们的心弦上,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议论声更甚。
轿夫们身着统一的锦袍,步伐稳健,汗水在阳光下闪耀,彰显着他们不凡的体力与训练有素。
李夜目光锐利,聚焦在那领头的捕快手中高举的官牌上,
“大理寺”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
他心中微动,知晓这必是哪位朝廷重臣出行,阵仗如此之大,定非凡品。
只见大理寺的队伍缓缓行进,前后捕快如铁壁铜墙,不容丝毫侵扰。
轿中之人虽未露面,但那无形的尊贵气场已让周围百姓不自觉地屏息。
轿旁随行的侍从,个个面色凝重,手持长鞭,目光如炬,
时刻戒备,仿佛连空气中的尘埃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李夜静静立于人群中,心中暗自揣测,
这大理寺卿出行竟能惊动如此阵仗,看来得让锦衣卫查查了。
此时,路边突发一阵哄乱,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不知从何处涌出,
他们面黄肌瘦,眼中闪烁着绝望与渴望交织的光芒。
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向路两边维持秩序的捕快,口中喊着:“求大人帮我们!”
流民中,有妇人抱着啼哭的婴儿,有老人蹒跚前行,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凄凉。
捕快们措手不及,一时间竟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冲散了些许阵型。
领头的捕快面色一凛,高举官牌,大声喝道:“何人胆敢冲撞大理寺队伍,速速退下!”
他的声音在喧嚣中回荡,却似被风卷走了一般,流民们依旧不顾一切地向前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