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激烈追逐,死士们纷纷被斩杀或擒获,只剩下那领头的死士仍在负隅顽抗。他身手不凡,与新冀集团军的士兵们边打边退,直至退到官道旁。这时,一辆装饰素雅的马车缓缓驶来,领头的死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突然冲向马车。
他如猛虎般扑向马车旁的随从,手起刀落,瞬间斩杀两人。其余四名随从吓得面无人色,转身四散奔逃。领头的死士一把拉开马车帘,从车内拽出一名女子。
那女子甫一现身,众人皆被其美貌所震撼。她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如含秋水,琼鼻小巧玲珑,朱唇不点而红。一袭淡粉色襦裙勾勒出曼妙身姿,青丝随意挽起,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脖颈间,更添几分楚楚动人。此刻她面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却依然美得令人窒息。
领头的死士将女子挡在身前,刀刃抵在她纤细的脖颈上,恶狠狠地喊道:“放吾走!否则吾立刻杀了她!”赵云勒住马缰,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犹豫。
就在这时,罗彦在典韦的护卫下走了过来。他望着被挟持的女子,心中不忍,沉声道:“莫要伤害无辜。只要汝放了这位姑娘,朕便放汝离开。”
随即,罗彦让人给他牵来一匹战马, 领头的死士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但求生的欲望占了上风。他一把推开女子,抢过一匹战马,翻身上马便要逃窜。
可还没有跑出多远,赵云取出宝雕弓,拉弓射箭,一箭穿心,领头的死士当场坠马,随即死亡。
另一边,女子猝不及防,重重地摔在马车旁,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罗彦心中一紧,快步上前,关切地问道:“姑娘,汝没事吧?”女子本想强撑着说没事,可刚一动,脚踝处传来的剧痛让她忍不住娇吟出声,秀眉紧紧皱起。
罗彦见状,连忙又问:“怎么了?”女子脸颊微微泛红,有些羞涩地说道:“脚……脚扭伤了。”
罗彦上前扶起对方,而典韦在跟在一旁注视着,罗彦问道:“姑娘是哪里人,此番要去何处?”女子强忍着疼痛,轻声答道:“妾身本是常山人,如今居住在桂阳郡。此番回常山,是为了祭奠亡夫,正要返程,却不想……”
罗彦微微颔首,愧疚地说道:“此番因朕之故,让姑娘受到牵连。如今汝行动不便,不如先随朕前往邺城,休息两日,等腿伤痊愈再走不迟。”
女子听闻罗彦自称“朕”,又看了看他身边众多护卫,美目圆睁,满脸惊讶:“汝……汝是大新的陛下?”
罗彦温和地笑了笑,反问道:“不像吗?”女子慌乱间便要起身行礼,罗彦赶忙伸手制止,亲自将她扶上马车。
“不知姑娘芳名?”罗彦问道。女子低声答道:“妾身姓樊。”罗彦闻言,仔细打量眼前女子,当真是倾国倾城。樊氏被罗彦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去,脸颊泛起红晕。
罗彦收回目光,吩咐道:“好生护送樊姑娘回邺城,务必照顾周到。”随后,看着远去马车,罗彦心中思索着,“桂阳、姓樊、亡夫,”难道是历史上赵范的嫂嫂,赵范本想着说给赵云做妻子,赵云没有同意。
罗彦随即微微一笑,自言自语,或许还真是!如此一来,那赵范此刻应该在刘备麾下吧!这是巧合还是有心之人的特意安排……
“陛下!”赵云走了过来,喊道。
罗彦回过思绪,说道:“可有头绪?”
赵云回应道:“”末将让人查看了尸体,他们都是大家族豢养的死士,刚才听那个领头的死士的口音,应该是荆襄人是。”
罗彦闻言,随即微微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倒是有些意思!”
赵云闻言,也暗自思索起来,随即回应道:“陛下的意思是此事乃是刘备所安排?,那刚才那女子……”
罗彦笑道:“不用在意,朕倒想看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
随即继续道:“走吧,咱们先回邺城。”
“诺。”赵云应声道。
夜色如墨,罗彦匆匆回到邺城,心中牵挂着樊氏的伤势。自那日与樊氏相遇,她柔弱的模样便在罗彦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立刻派人请来城中最好的大夫,又亲自前往客栈看望。在照顾樊氏的日子里,罗彦一改往日的冷峻威严,尽显温柔体贴。他耐心地询问樊氏的状况,亲手为她换药,陪她说话解闷。这份关怀,让樊氏原本因命运波折而冰冷的心,渐渐泛起了涟漪。
这晚,罗彦如往常一样来到客栈。此时的樊氏,脚伤已然痊愈。两人相对而坐,闲聊着生活中的琐事,气氛轻松而惬意。然而,正当罗彦准备告辞离去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瞬间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幕如帘,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
樊氏看着窗外的雨,心中微微一动,轻声说道:“外面雨这么大,不如等雨停了再走吧。”她的声音轻柔,看着要走的罗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罗彦看着樊氏,心中闪过一丝欣喜,却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美人相邀,那朕也只好勉为其难了。”他的话语中带着调侃,眼神却温柔地看着樊氏。
就这样,罗彦留宿在了客栈。第二日清晨,雨过天晴,罗彦离去时,顺理成章地将樊氏带走了。此后的半年,樊氏跟随罗彦,生活在洛阳。她享受着罗彦的宠爱,日子过得平静而美好,心中对罗彦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愈发深厚。
然而,平静的生活终究被打破。这日,樊氏在洛阳的街道上闲逛,来到了客栈的一个房间外。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房门。屋内,一个男子正背对着她,静静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