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根枝条,最为缥缈难测,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银灰色。
这是天机法则,同样来自于星陨仙人的遗泽。
此法同样未入门,却让他对冥冥中的因果、命数有了一丝微弱的感应。
虽远不及苏清璃的天机灵瞳专精,但在规避凶险、察觉恶意方面,已有了远超常人的直觉。
五行、变化、契约、星辰、天机!
九种法则之力汇聚一身,尤其是契约法则的入门,意味着他触摸到前世“万灵道祖”的核心道途!
王昭柱长身而起,感受着体内对天地法则更加清晰的感知,嘴角勾起一抹满意弧度。
“十年闭关,收获颇丰。是时候出去了,想必清璃他们,也等急了。”
他一步踏出,身形已从残星洞天消失,出现在了外界。
第一眼,他便看到了那道静立在秘境入口处的熟悉身影。
苏清璃似有所感,蓦然回首,清丽脸上瞬间绽放出明媚笑容,眼中带着喜悦:
“夫君,你出关了!”
“清璃。”
王昭柱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浮现温暖笑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这位道侣,虽是转世之身,但天赋、心性、实力皆是不凡,与他并肩前行,从未落后。
这些年来,若非她在外面独当一面,稳定大局,他也不可能安心在秘境中闭关如此之久。
这也正是他愿意将天元棋盘、虚空镇灵锁等重要底牌交予她执掌的原因,既是信任,也是对她能力的绝对认可。
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苏清璃快步上前,仔细感知了一下王昭柱气息,美眸中异彩连连:
“夫君,你的修为……似乎更加深不可测了,而且,我感觉到你身上多了一些……很特别的道韵。”
王昭柱微微颔首,随即苏清璃便将这二十年来外界发生的重要事情。
尤其是七杀道君上门挑衅及其背后可能与黑煞道君有关的猜测,详细告知。
听完叙述,王昭柱眉头微皱,眼中闪过寒光:
“当年分配资源,本以为给他半成,已是仁至义尽,足以让他知难而退。
没想到,此人贪心不足,竟还敢在背后玩弄此等伎俩,看来……还是我太过仁慈了。”
他看向苏清璃,问道:“夫人,以你天机灵瞳配合命运法则,也无法推演出他的藏身之处吗?”
苏清璃轻轻摇头,带着一丝无奈:
“此人身上有异宝护身,天机被严密遮掩,我的推演之力触及那层屏障便被弹开。
除非我的修为境界能与他相当,或许才能强行突破那层遮蔽。”
王昭柱沉吟道:“让你在短时间内晋升大乘,这不现实。
不过……此次我在洞天内,不仅接受了传承,也了解到一些关于我前世的信息。
那洞天的守护灵体,名为星陨,曾是我前世座下的一位仙人。”
他手掌一翻,一枚玉简出现在掌心,递了过去:
“这是星陨主修的功法——《星辰仙经》,乃是直指仙道的无上法门,品阶远超你现在的《天机神衍典》。
你可以参详一番,是否转修,全凭你自己心意决定。”
苏清璃闻言,眸中爆发出惊人光彩。
她接过星光玉简,神识沉入其中。
片刻之后,她抬起头,满是震撼与欣喜:
“这……这功法何止是好!我的《天机神衍典》虽是天阶,但与之相比,犹如萤火之于皓月!
而且,这部《星辰仙经》竟是同时参悟星辰与天机两种法则,并附有相应的秘术引导!
我的旧功法根本没有这等玄妙……”
她感慨道:“若非上次借助夫君你突破时引动的天地法则共鸣,让我侥幸领悟到了一丝命运法则皮毛,恐怕至今都还不知如何入门这等高等法则呢。
这部仙经,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一般!”
王昭柱看着她欣喜模样,笑道:
“既然如此,那你便去转修吧。
三元仙宫内有十倍时间加速,外界几年时间,足够你完成功法转换并稳固修为了。”
苏清璃用力点头,随即将天元棋盘取出:
“夫君,此宝还是交还给你祭炼。我闭关期间,若有强敌来犯,你也能多一重应对手段。”
王昭柱知道她是为自己安危考虑,心中温暖,便点头答应下来:
“好,你放心闭关便是。”
将苏清璃送入三元仙宫深处后,王昭柱回到了如今的万灵王家族地。
他强大神识扫过整个太虚大陆核心区域,发现虽然秩序已然建立,产业也在稳步接收。
但从风雷大陆迁移过来的王家族人数量确实不算多,许多灵山福地和重要岗位的人手仍显不足。
“看来,需要再调遣一批族人过来了。”
王昭柱心念一动,身形已然消失在原地。
很快回到了风雷大陆的万虫谷。
与王太虚等留守高层商议后,他亲自挑选并带领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族人,通过传送阵重返太虚大陆。
这批族人中,以王枭战那一脉的子弟居多。
王昭柱对此早有考量。
他这一支源自下界飞升,根基在风雷大陆和灵藤大陆。
而王枭战那一脉则是灵界土生土长的朱厌王家遗脉,对太虚大陆的环境更为适应,也更有归属感。
将两脉族人适度分开,分别以风雷大陆和太虚大陆为核心发展。
不仅能更有效地利用两片大陆的资源,避免内部资源竞争,也能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扩大王家在灵界的影响力。
这是一种更为长远的家族布局。
随着这批新生力量的加入,万灵王家在太虚大陆的根基更加稳固,各项事务也推进得更加迅速。
王昭柱坐镇中枢,一边处理族务,一边重新祭炼天元棋盘。
数日后,王昭柱在修缮一新的万灵王家主殿内,召见了王枭战老祖。
王昭柱开门见山地问道:
“王枭战老祖,如今我王家根基分布于风雷、太虚、灵藤三片大陆,族人数量与日俱增。
依你之见,家族内部是否需明确划分主脉与支脉,以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