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带悟净来到沿湖路上,向一个坐在水果摊旁的老者打听:“老乡,这湖面蛮大呀,叫什么湖?”老者道:“在丑山下面,自然叫丑山湖。”悟空道:“连根倒,一个名?”
悟净道:“丑山湖,这名字可惜了。”老者道:“什么可惜?”悟净道:“你说这个山光秃秃的,有些丑,叫丑山倒也罢了,可这一湖清水,叫丑山湖,显得煞风景了。”老者摇头道:“你们哪知道,世界上叫丑山、丑湖的不多,这丑山湖可是独有灵气。”
悟空问道:“有什么灵气?”老者道:“你们外地人不知道,丑山湖有三宝,丑鱼、镜泉、丑颠倒。”悟空道:“说来听听。”老者道:“其一是丑湖里的丑鱼,大头小尾巴,丑得吓人,可味道极为鲜美。在这里,丑鱼要比河豚名气大多了。”悟空道:“当地特产,不足为奇呀?”老者道:“其二是丑山湖里有个镜泉,天下独一无二。流出的泉水如镜子一般,能照人间百相。所以,这丑湖也叫镜泉湖。”
悟空道:“无风水静,静水如镜,也没什么特别?”老者道:“没什么特别,那就不叫镜泉湖了。这镜泉湖的特别之处,就在丑颠倒。”悟空问道:“什么丑颠倒?”
老者指着路上的人群道:“你看看这里,停这么多的车,每天这么多游客,都是来这里找这个‘丑颠倒’的。”
悟空、悟净都觉得奇怪,问道:“找丑颠倒?”悟净道:“丑颠倒,是个什么东西?”老者道:“不是什么东西。其实就是一面镜子。这丑山湖的水可神奇了,长得俊的人能照出个丑的,丑的却能照出个漂亮的。所以,大伙儿就叫‘丑颠倒’。”悟空有了兴趣,道:“真有此事?”
老者故意瞅了瞅他们两个的面孔,道:“我看你们二位面相,有些那个、那个——不信去照照?”悟空道:“你是看我们面相丑陋?”老者道:“岂敢、岂敢。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来到这里,哪还有什么美丑?我觉得你们相貌真不一般哩,去照一下就知道了。”悟净始终认为自己相貌还可以,道:“照就照,怕什么?”说着,就往湖边走。
老者喊道:“哎——回来、回来。”悟净转身道:“怎么的?”老者道:“丑山湖那么大,也不是都好照。”他指着湖西南方向道:“我说的那个镜泉,只有在那片靠山湖面上,才能照出名堂。你们去看看,好多人围在那里照,灵着呢。”
悟空问他:“美的照个丑的,丑的照出美的,岂不是黑白颠倒。也能叫灵吗?”老者道:“遇见抬杠的了。什么叫美,什么叫丑,有定义吗?我跟你们说个例子:唐僧取经的故事知道吧?那唐僧有两个徒弟。一个叫孙悟空,本来一脸猴相,也不能说长得怎么样。可他英雄盖世,取经路上披荆斩棘,降妖除魔,立下汗马功劳。世人不但不说他丑,还都称他为‘美’猴王呢。”
悟净伸着拇指道:“他就是个美猴王!”老者道:“还有个叫猪八戒的,那就不一样了。脸面是有些猪相,可也长得五大三粗,挺壮实。就因为有点小毛病,贪吃懒做,喜欢女人,还好在师父面前挑弄是非。大家就不太喜欢他,都喊他丑八戒,居然成了丑的代表。你们说这一美一丑,怎么好定论?”说得二人笑了,悟净摇头道:“不好定论,不好定论。”
老者又道:“人生一世,谁不想美?丑美无法选择。可是只要来到丑山湖一照,无论丑的、美的、一般的,都会哈哈一笑。这不是丑山湖的魅力吗?”
悟净故意问他:“像我这样面相,会照出个啥样子?”老者道:“这个我可说不准,你去照一下就知道了。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说法。”悟净道:“什么说法?”老者道:“凡是自己认为丑的人,来到丑山湖一照,就变成个漂亮面孔。然后到镜缘寺里求求菩萨,下辈子就能长成那般模样。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可也是劝人修行、度人为善的好事呀。”
悟空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看来这丑山湖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老者道:“要说神奇,还真有个神奇事,碰到一起去了。”悟空道:“什么神奇事?”老者道:“刚才还扯到猪八戒呢。就在昨天夜里,丑山湖公路上出个车祸,两辆车撞一起了。听说惨得很,连司机带坐车的,恐怕都没命了。”
悟净问道:“都死了?”老者道:“听说都被夹在车里了,好不容易弄出来。其中有一个,他们看见,都说长得像猪八戒,连警察都感觉奇怪。”悟空道:“他们现在在哪里,您知道吗?”老者道:“这还用说。无论死活,都得送医院呀?”悟空问道:“送哪家医院?”
老者看了看悟空,问道:“怎么,问那么详细干什么?”悟空道:“你不说像猪八戒吗?我们也想去看看呀。”老者道:“多大年纪了,好奇心还这么强。告诉你,这里属于莱邑市莱城区,出事故的人都应该送莱城区医院。你们想去看看,前面路口就有出租车,二十分钟就能找到地方。”
悟空拱手道:“谢谢了。哎——你说的那个镜缘寺在哪里?”老者站起来指着道:“不远、不远,那边人多的地方。镜泉有个石碑,看了镜泉,一条山路就到镜缘寺。”
告辞了老者,悟空对悟净道:“遇见高人了。这下可好,不仅能找到风水之地,还能给八戒找了个脱胎换骨的机会,让他下辈子变成美男子。回去跟师父也有交代了。”
悟净满脸疑问,道:“遇见哪位高人,我怎么没看见?”悟空道:“这叫真人不露相。刚才那位老者,其实是南斗六星君中的益算星君,他可是个仙界的明白人。”
悟净惊异地道:“益算星君怎么会在这里?”悟空道:“刚才我追赶黑白无常,可能被他看见了,他的话是专门说给咱们听的。开始我没在意,后来才看出是他,当着来往俗人,彼此心照不宣。说的话你听明白没有?” 悟净道:“明白。”悟空道:“明白就好,咱们就按他说的办。”
二人去找镜泉,沿路已经停满了车辆。没走多远,就看到湖边有一个亭子,里面立着一座石碑,上面镌刻着“镜泉”两个隶书大字。这一带聚集不少人。有在石碑处留影的;有挤着在湖边伸头往水里照自己模样的;还有拍风景的、录像的、看热闹的,熙熙攘攘,笑声不断。
悟净拉着悟空道:“师兄,咱们也去湖边看看?”悟空道:“怎么?难道你也想照个好模样,来个生死轮回?”悟净道:“哪里哪里,本罗汉还有什么生死轮回。只是想看看那益算星君说的是真是假?”悟空道:“你也跟着趁热闹,现在去办正事。等给八戒找到风水地,肯定要来一趟的。”悟净道:“什么意思?”悟空道:“到时候你背着八戒过来,想怎么照就怎么照。”
悟净呆呆地问道:“让我背二师兄过来?”悟空道:“你不背谁背?咱俩总得有个分工。找风水地,请寺里的和尚做超度,都是我的事;只要你背他来镜泉湖照个相,难道还不愿意干?”悟净只得答应。
二人顺着山路往上走,不大功夫,便来到镜缘寺大门。从外观看规模不小。门前广场相当宽阔,大理石新铺的地面,西面有一个大停车场,广场周边摆满各式各样的摊点。入口通道处设有铁栏杆,站在那里检票的就有好几个人。
悟空到售票处看了看,票价九十八元。对悟净道:“进庙还要花这么多钱?”悟净指着旁边墙上挂着的一幅标语道:“你看,还要施主捐款哩,咱们还是别进了。”
悟空见那标语上写着:“为营造福田,奠基善根,请善男信女,踊跃捐款。”便对悟净道:“看来这是新扩建的庙,缺钱。那咱们才得进去呢,都是一家人,怎么也得帮帮忙。再说了,给寺里捐些款,也好让他们给八戒做个佛事,超度他转生有个好机缘。”悟净道:“好当然是好。可买门票的钱都没有,哪里去捐款?”
正说着话,几个卖佛香的围住他们道:“买把好香吧,这里便宜,到里面可就贵了。”悟空道:“你这里多少钱?”卖佛香的道:“只要三十元。不信,你们到里面就知道,一样的东西,他们得要一百元。”悟空道:“这也太便宜了吧?”卖香的道:“你要贵的是吧?”他指着自己的摊位道:“请过来、过来,我这边有好的、有好的。”
悟空问道:“什么好的?”卖佛香的道:“你想许愿,烧平安香,发财香、升官香都行,只收你两百元,怎么样?到里面得贵多少倍呢!”悟空摆手道:“实在对不起。九天之上,唯道为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我是来烧高香的,越贵越好。只能到里面去求了。”
卖佛香的愣住了。正想理论,一转眼人没了。却看见两个僧人向入口处走去。
却说悟空用障眼法,换上了僧服,来到检票口,被验票人员拦住,问道:“你们哪里来的?”悟空执手道:“本僧从灵鹫山而来。施主,你们不懂沙门规矩,论辈分,此处方丈要喊本僧祖师爷哩。就不必让他们出来相迎了,放我等自行进去也罢。”验票人员不敢拦阻,二人大摇大摆进了院内。
进了大院,才算到了镜缘寺,只见山门上悬着“镜缘寺”的匾额,两旁明柱上有一份刷新的对联,上联是:福慧庄严成无上道;下联是:慈悲广大度有缘人。可门外左边却搭了个大帐篷,帐篷下面摆放着一排红丝绒罩着的桌柜,柜子上放着各类佛香,三个穿着僧服的人站在后面做买卖。
悟空走过来道:“出家人做起生意。佛香怎么卖?”卖香的僧人听他说话不着调,摆手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还是走开吧,别多管闲事。”悟空道:“问问价格怎么了?”
这时,一个手拿佛香的女香客走了过来,对卖香的僧人道:“这香跟你们的不一样吗?”那僧人道:“不是在这里请的,怎么会一样呢?”悟空问那女香客:“你的香怎么了?”女香客指着山门道:“被里面那个和尚拦住了,不让带外面的香进去,说外面的香许愿不灵。还叫签个名,让我在这里买。”卖香僧人道:“烧香拜佛讲的就是一个虔诚。这里才是真正的佛香,从外面带乱七八糟的香怎么会灵呢?”
女香客把那把那把香放在案子上,道:“那就从这里买吧。”卖香僧对她道:“你就请个上等香吧?”女香客道:“多少钱?”那僧人伸出一个指头,道:“五千元。”女香客吃了一惊,道:“哪带那么多钱?”那僧人拿起一盘香道:“那就拿个三千的?”女香客摇头道:“也没那么多钱。”那僧人又换了一盘香,道:“收你一千元算了,别再推辞,心诚则灵!”女香客无奈地从包里掏出一千元,交给了卖香的僧人,拿着那柱香走了。
僧人拿起那叠钱,数了数,对着其他几个僧人诡秘的笑了笑,然后打开柜子上的“功德箱”,看了看里面的钱,又把这一千元放了进去。
这时候,又来了几个买香的,卖香的僧人忙着招呼。就在这时,站在旁边的悟空拽了一下悟净,让他站在一边解开扣子敞开怀。自己对着那功德箱吹了口气,只见箱盖敞开一道缝,里面的钱便悄声无息地飞到悟净的怀里。
悟净看怀里飞来好多钱,高兴地合不拢嘴。悟空扯住他道:“快走、快走。找方丈老儿去。”
二人穿过了天王殿,正要往里走,忽然看见从鼓楼那边走出来一队游客,一个举着小旗的导游小姐边走边介绍,把大家领到东面的一个店堂里去了。悟空抬头看了看,见门匾上写着“聚缘堂”三个大字,不知聚的什么缘?便走了过去。
伸头看时,原来是个大商店。柜台上摆着各类铜造像、玉器、平安佛、护身符等,两个穿着僧衣的人正在兜售佛珠,手串,说店内的各类物品,都是已经开光的圣物。悟空拉着悟净赶紧走了出去。
来到大雄宝殿,看到供奉的佛像,悟空对悟净道:“这里供奉的是三世佛,左边燃灯佛,中间释迦佛,右边弥勒佛,代表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意思是任何时候都会有佛下界,普度众生。可他们却在这里一边供佛,一边骗百姓。”悟净道:“他们不知道佛爷真来了呢?”悟空道:“不给些颜色看看,他们也不知道佛道有灵。”
在法堂前见到一位小沙弥,悟空要他引见方丈。那小沙弥听二位同门远道而来,告诉他们这里只有住持。悟空道:“住持也好。”小沙弥便把他们带到方丈院,一直走到后堂。小沙弥上前跟坐在案几旁的住持行礼道:“镜缘师父,这两位师父说是从灵鹫山来的,让小僧引见。”
镜缘住持看了看悟空和悟净,挥手让小沙弥离开。然后施礼道:“二位远道而来,不知何事要见老僧?”悟空还礼道:“贫僧本是灵鹫山云游和尚,经过此地,知道镜缘寺重修,缺少资金。当前以赚钱为要,特给你们揽了一桩生意。”
住持听他说是灵鹫山的和尚,感到惊奇。又听话中带刺,便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高僧言重了,有甚唐突之处,望多多指教。”悟空道:“不敢不敢。贫僧此来,本是受施主所托,进贵寺想请长老帮忙的。可是看到佛门净地却生意兴旺,高价的香火,开光的圣物,一本万利。方知道你们着实缺钱。贫僧也不敢空手而来,特地筹了些香资,求住持办一件善事。不是可否?”住持道:“言重了、言重了,不知高僧所讲何事?”
悟空让悟净把怀中的钱掏出来,放在案几上。然后道:“贫僧本是云游和尚,却在镜泉湖旁遇到一件车祸伤人事故,施主求我们给他做超度法事。贫僧云游四方,居无定所,只能来贵寺求住持、法师了。香资如果不够,贫僧可以再化些来。”
住持撵着佛珠道:“阿弥陀佛,既然高僧嘱咐,老僧岂敢推辞。佛事照做,香资还是免了吧。请收回。”悟空道:“香资乃贫僧化缘来的,岂有收回的道理。再说了,贫僧与此物素来无缘,还是请住持费心安排,为逝者多诵些经吧。”
住持让悟空写出逝者牌位,悟空只能写了猪八戒的俗名“猪刚鬣”。住持看了道:“这名字煞气太重呀?”悟空道:“所以请你们多做几期佛事,等待转生机缘,且度涅盘彼岸。”住持点头道:“二位高僧放心,老僧照办便是。”悟空、悟净这才施礼告辞。那住持招手,还是要悟空把钱收回,悟空拉着悟净走了出去。
原来这位住持是镜缘寺重建时,才从其他寺庙中请过来的,也是道行颇深的和尚。他听小沙弥介绍说悟空、悟净是灵鹫山来的,感到诧异;又听悟空说是“云游”和尚,更是摸不着底细,不敢怠慢。看到悟净从怀中掏出那么多钱,虽有疑惑,也无所适从,只能答应悟空提出的要求。可是悟空说的那些话,着实令他静不下心。经也不念了,在室内踱起步来。
正在烦恼,只见卖香的僧人慌慌张张走了进来,行礼道:“师父,出怪事了。”住持看他一眼,捻着佛珠慢步坐回原位,问道:“什么怪事?”那僧人道:“我们都眼睁睁地看着呢,功德箱里收的香资不见了。”
住持着实感到意外,问道:“香资不见了,怎么回事?”那僧人道:“师父知道,佛香钱每天都是放在功德箱里,从没有出过事。可是今天出奇了。收了九千六百元——记着账呢,放在里面的,中间贫僧还专门看了看,已经大半箱了。可是再放钱的时候打开,我们都大吃一惊,一张也没了。”
住持问道:“眼睁睁看着,就全没了?”那僧人道:“我们谁也没离开,都盯着呢,箱子没动,只是钱没了。”住持念道:“阿弥陀佛。”
那僧人他突然看见佛案上一堆钱,喊道:“师父,哪来这么多钱?”
住持心中已经明白,闭眼念道:“惭愧,惭愧。”那僧人不知所云,问道:“师父有何说法?”住持道:“既有奇异之事,必有奇异之人。你们看见什么了吗?”
那僧人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道:“噢——今天有两个和尚过来,是有些奇怪。他们见我们在卖佛香,说几句不合时宜的话,我还劝他们不要多管闲事。不过,他们离那功德箱远着呢,站一会儿就走了呀?”住持道:“这么说,已经找过你们?”那僧人道:“是。难道他们?”
住持指着桌案上的钱道:“这个,就是他们送来的。”那僧人更觉得奇怪,问道:“他们送钱,什么意思?”住持摇头道:“阿弥陀佛,他们要老僧给一位逝者作佛事。”
那僧人问道:“做佛事用的。那、那咱们的钱怎么回事?”住持道:“孽债呀孽债。佛法无边,看来今天遇见高僧了。”那僧人没听明白意思,眼睛盯着那些钱,禁不住抓起来数了数,然后惊奇地喊道:“师父,这里是九千元,跟箱子里的钱数只差六百。还高僧呢,肯定是他们做了手脚,偷了功德箱里的钱,把九千元放这里了!”
住持双手合十道:“罪过、罪过,明明是从施主那里来的,怎么叫偷?”那僧人不解的道:“那咱们的钱呢?”住持道:“出家人哪来的钱?只能说是善缘、善资罢了。”
那僧人不肯罢休,道:“师父,那是好不容易挣的钱,难道就这样算了?”住持道:“你想怎样,你看见他们干什么了吗?你看到的只是个空箱子,空空如也。”住持念起心经来。
那僧人还要说话,住持摆手道:“不用讲了,收回外面的桌案,停止寺内一切经营活动。老僧既然答应,马上要为施主做佛事。” 那僧人简直不敢相信,道:“什么,停止一切经营?那可是寺里的一大笔收入,难道就停下了?”住持道:“佛门本是清净之地,怎可做什么营生?老僧来时也不让僧众做的,可你们利欲熏心,总要闹出个恶果,有辱佛家名声。今日已高僧来指点,还不觉悟吗?”
那僧人仍坚持道:“师父,其他寺庙皆是如此,怎么就镜缘寺做不得?”住持道:“不用多说,除非老僧离开本寺。只要本僧在此,离经叛道的事情再也不得施行。至于今后寺庙如何经营,那是后事,再作商量。”那僧人听得懵懵懂懂,不情愿地告辞去了。正是:
寺庙本是清净地 竟然对钱着了迷
不是悟空巧出手 岂可改变坏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