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椒房殿
卫子夫身着凤袍,端坐在铜镜前,宛如一座精美的雕塑。她的身姿依旧端庄,凤袍的华彩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但她的面容却显得苍老而疲惫。
她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那是一张被岁月侵蚀的脸庞,曾经的美丽已被深深的皱纹所掩盖。
每一道皱纹都像是时光留下的印记,记录着她人生的起起落落,荣耀与沧桑交织在一起。
卫子夫缓缓抬起手,指尖轻柔地触碰着镜中的面庞,仿佛想要抚平那些岁月的痕迹。然而,她的手指却只是徒劳地在冰冷的镜面滑动,无法抹去那些深深浅浅的皱纹。
她的目光渐渐迷失在镜子里,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曾经,她只是一个平凡的歌女,凭借着婉转的歌喉和清丽的容貌,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
从那一天起,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她,青春已逝,红颜渐老。凤袍虽依然华丽,但却无法掩盖她内心的落寞和孤寂。她想起了初入宫闱时的懵懂与胆怯,那时的她对宫廷生活充满了敬畏和不安。
而武帝对她的宠爱,更是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她的人生。在椒房殿的那些甜蜜时光,如今回忆起来,仿佛还在昨日。他们曾一同漫步在宫廷的花园里,欣赏着盛开的花朵;也曾在寂静的夜晚,相拥而眠,互诉衷肠。
然而,宫墙深深,风云变幻。随着岁月的流转,新人不断入宫,武帝的宠爱也如同流水般渐渐消散。卫子夫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悲凉。
她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这宫中的荣华富贵,就如同那虚幻的黄粱一梦,看似美好,实则不堪一击。尽管她的儿女们得到了父亲的重用,但她却敏锐地察觉到了陛下对卫霍两家的深深忌惮。
尽管她仍然稳坐后位,但她却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金丝笼中的鸟儿,失去了自由。这偌大的皇宫,曾经是她的荣耀之地,如今却成了她的牢笼,让她无处可逃。
曾经的她,以贤德而闻名,用心地打理着后宫,维护着皇室的尊严与和睦。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她缓缓地站起身来,凤袍拖地,发出轻微的声响。窗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却无法穿透那笼罩在她心头的阴霾。
她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那张原本美丽的脸庞如今已被岁月刻上了深深的痕迹,显得苍老而憔悴。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半生的跌宕起伏,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最终,那抹苦笑愈发凄凉,像是对这残酷命运的无声抗争,却又显得如此无力。
此时此刻,卫子夫的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刚刚离世的陈阿娇。陈阿娇的一生,对卫子夫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陈阿娇出身高贵,家族势力显赫,拥有无尽的权力和财富。她的母亲馆陶长公主更是对她宠爱有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她过上最好的生活。
即使后来刘彻废掉了她的皇后之位,她的母亲仍然毫不犹豫地倾尽全力将她接出宫去,给予她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然而,即使失去了皇后的地位,陈阿娇的生活依然富足。刘彻虽然不再让她居住在宫中,但还是赐予了她公主的名位,这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待遇。
陈阿娇在离开皇宫后,并没有选择再嫁他人。一方面,她曾经是皇帝的女人,身份特殊,没有人敢轻易娶她;
另一方面,陈阿娇深知再嫁之后,她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这是她所不愿意接受的。
在馆陶长公主的庇护下,陈阿娇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她甚至暗中养了一些面首,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而刘彻对于陈阿娇的这些行为,心中其实是有些纠结和矛盾的。一方面,他可能对陈阿娇心怀愧疚,毕竟他们曾经有过那么多的过往和回忆;另一方面,他对陈阿娇的感情或许并未完全消失,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那份情感依然深埋在心底。
正因为如此,刘彻选择了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对陈阿娇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多地干涉她。这种选择既包含了他对过去的一种释怀,也体现了他对陈阿娇的一丝纵容。
这一世的阿娇啊,她的人生过得异常洒脱和放纵。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议论,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甚至在面对死亡时,她也是如此坦然,因为她知道自己将会陪伴在最爱自己的母亲身旁。
卫子夫想到陈阿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苦笑一声,感叹道:“这一次,我们后宫里的女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陈阿娇啊。”
卫子夫意识到,陈阿娇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但她却始终拥有着后宫女人羡慕的那份真实和自由。
卫子夫转过头,对着身边的宫女轻声说道:“去把太子找来吧。”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决绝。
她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有许多事情需要与自己的儿子交代清楚。毕竟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再次对自己儿子下手,得提前做好准备。
宫殿中,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扭曲变幻。六十六岁的刘据伫立在廊下,神色凝重,望向父亲刘彻所在的寝殿。
此时,九十九岁的刘彻正被临近死亡的阴影笼罩,暴躁的情绪如同一头困兽,在宫殿中肆意横冲直撞。
寝殿内,刘彻猛地将手中的玉杯掷出,杯子在地上摔得粉碎。他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咆哮着,身边的宫女太监们吓得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出。
“朕乃天子,怎会如此无力!”他的声音中满是不甘与愤懑。
刘据缓步走进寝殿,恭敬地跪在榻前。刘彻瞧见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父……父皇,您需保重龙体。”刘据轻声说道。
刘彻冷哼一声,“保重?朕一生纵横,如今却要被这副躯壳束缚!”他的声音充满了悲凉。
刘据垂首,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父亲一生雄才大略,此时面对死亡的逼近,心中定是充满了挣扎。
“父皇,您的功绩将永载史册,后人会铭记您的辉煌。”刘据轻声说道,试图用这些话语来安慰他那心情沉重的父亲刘彻。
刘彻紧闭双眼,仿佛不愿面对现实,沉默了许久之后,他才缓缓睁开眼睛,缓缓说道:
“朕这一生,有过辉煌,也有过过错。但朕不甘心就此离去……”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奈和不甘。
殿外,夜色如墨,寒风呼啸,仿佛在为这位年迈的皇帝哀鸣。刘据静静地跪在那里,陪伴着他那暴躁又孤独的父亲,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刘彻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想要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他挥了挥手,示意刘据下去。刘据站起身来,看着父亲那略显苍老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他向刘彻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缓缓离去。
刘彻目送着刘据远去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色,有欣慰,有担忧,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他默默地转过身去,背对着刘据,低声喃喃道:“朕这一生远比原来历史那个刘彻更加的精彩,这便足够了……”
他没有忘记金榜说过的话,他的寿命和卫青、霍去病是一样的。那么,太子刘据上位之后,应该不会像原来历史中那样被外戚所束缚吧。
然而,即使被束缚,刘据也必须要挣脱这枷锁,因为这是成为王者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没办法,刘彻还是那个多疑的汉武帝,特别是卫青霍去病两人这一世都是和刘彻一样的寿命。
这说明他们二人的外戚势力将会比窦太后的窦家还要大得多,太子上位施行政策必然会受限制的,太子上位后必然是会对卫霍两家下手的。】
东汉
刘秀已经临近弥留之际了,他浑浊的目光看着静静坐在他榻前的两个女人,语气平静的说道:“你们二人可得到想要的了?”
阴丽华和郭圣通听到刘秀的话,皆是一怔。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只余刘秀微弱的喘息声。
阴丽华低垂着眼眸,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
“陛下,于我而言,此生能陪伴在您身侧,看大汉昌盛,便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从未有过非分之想,如今能得您真心相待,已心满意足。”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坚定。
郭圣通眼神复杂,有不甘,有释然,还有些许落寞。她苦笑一声,说道:
“陛下,曾经我渴望无上的尊荣与权势,可历经诸多波折,我才明白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如今我只求家人平安,余生能安稳度过。想来,我也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刘秀微微点头,浑浊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看着这两个陪伴自己多年的女人,思绪仿佛回到了往昔。那些峥嵘岁月里,她们都在不同阶段给予过自己支持与陪伴。
“如此便好……”刘秀的声音仿佛风中残烛,愈发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他的气息也如游丝一般,渐渐不稳,让人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阴丽华和郭圣通守在刘秀的床边,她们的手紧紧握住刘秀的手,仿佛这样就能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泪水在她们的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们流下来,生怕这会影响到刘秀的情绪。
然而,无论她们如何努力,刘秀的生命还是如流沙般从指缝间溜走。不多时,他的手缓缓滑落,失去了最后一丝温度。
屋内顿时响起了两个女人悲戚的哭声,这哭声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如泣如诉,诉说着一段过往的爱恨情仇与岁月沧桑。
在看到刘秀咽气之后,郭圣通悲伤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的目光与阴丽华对视一番,两人的眼神交汇,似乎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随即,郭圣通微微笑了起来,那笑容中既有悲伤,也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
她们当然清楚刘秀心中的顾虑,他担忧自己离世之后,阴丽华与郭圣通会因权力争夺而陷入无休止的纷争,甚至有可能引发内乱。
正因如此,如果她们不佯装出悲痛欲绝的模样,恐怕就会被刘秀降旨殉葬。毕竟,她们二人所拥有的势力合起来绝非小数目。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张纸条如同幽灵一般从房梁上飘落下来。郭圣通惊愕地展开纸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句话:“别哭得这么假。这着实有些难看。”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令二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僵硬。她们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床榻上已经没有呼吸的刘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刘秀竟然连她们二人的反应都能预料到,那么为了确保皇权的稳固,他未必没有给皇帝留下后手。想到这里,阴丽华和郭圣通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恐。
“陛下与我们争斗了一辈子,没想到临终之际,竟然还能再给我们设下一道陷阱。”阴丽华面色复杂地看着刘秀的脸庞,缓缓说道。
可眼下不是思索这些的时候,刘秀驾崩之后的丧仪是此时的大汉第一要紧的事情。
按照惯例,皇帝的丧事必须得妥善操办。而在这关键时刻,郭圣通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她在这一世并未被废黜后位,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后。与此同时,她的儿子刘强,作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子,自然也应该继承皇位。
登基大典结束后,新帝刘强开始处理政务。然而,就在这天深夜,一个其貌不扬的侍卫却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并跪地呈上了一道诏书。
刘强的目光落在那道诏书上,眼神平静如水。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
“你是说,父皇留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言说若太后和临江王太后胆敢祸乱朝纲,便可将她们处死以维护大汉江山?”
刘强心中暗自思忖,他对自己的父皇有着深刻的了解,深知他绝不会只留下这样一道简单的诏令。
父皇一生算无遗策,必定还有其他的后手。刘强决定要一探究竟,看看父皇究竟还留下了什么秘密。
——————————————分割线
题外话:
汉朝后记呢。其实就刘猪猪和汉光武帝刘秀这里值得写一写,其他都是比较平淡,没啥好写的。
至于吕雉,她的后记会在后面单独有一个小篇章的。
其实我写刘秀会留下这个诏令时,居然觉得这会是他能做的出来的。
而且金榜是盘点过历史的东汉后宫,那真的全都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刘秀怎么能不害怕呢。
毕竟权力动人心啊,郭圣通和阴丽华再怎么是队友,在刘秀没了之后,她们必然会因为权力而相对,这二人斗起来,大汉江山肯定会动摇的。
至于皇帝会不会拿出这道诏令。那你可以猜猜看在危及皇权时,他会不会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