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郑筱兰回国。
消息最早还是宁小溪告诉他的,应该是出于保密考虑,官方消息是飞机落地前三个小时才通知的。
何雨柱此时已经转正成厂长了,但是做私事还是要跟李怀德这个阁违会主任请假的。
何雨柱亲自驾车来到西郊机场,见到外交部的接机人员才知道,自家媳妇荣升翻译司副司长了。
何雨柱真的为她高兴,媳妇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舍家忘我的奉献还是得到了回报。
何晓青和何晓城三年前跟随第二次出国的郑筱兰一起出去,在国外完成高中学业,今天跟随母亲一起回国。
见到她们娘三个,何雨柱忍不住眼角流下了些许泪水。
一家人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抛洒着幸福的泪水!
“柱子,你怎么没把晓岚带过来?我都想他了。”
何雨柱向郑筱兰挤挤眼睛,颇有意味地说道:“我没时间带他,也没时间教他学习,就送到妹妹家去了!”
其实何雨柱是把何晓岚送到了黑诊所里,交给了父母帮忙带着。
当然了何燕也经常给那孩子讲课。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孩子们都没有学, 时间长了可能会耽误一代人的,何雨柱有条件不让自己的孩子被耽误了,也就送到了黑诊所里让他去上学。
本来以为郑筱兰看他的眼神再听话音就能理解。
可是没想到郑筱兰想成了何雨柱把该你送到何雨晴那里去了。
“雨晴也要上班的,你还不如交给二姨带呢。一会儿你带两个孩子们回去的时候,顺便接回来吧,我想他了!”
呃!何雨柱一想也就明白了,之前郑筱兰出国之前他用庇护所空间封印了他关于黑诊所的记忆。
于是他也只能顺着郑筱兰的话答应。
“嗯!听你的。对了,你不跟我一起回去吗?”
“恐怕不行,我要回部里,中午有接风宴,下午还有事儿呢!”
“噢!知道了,我们家郑副司长这是要先公后私啊!好,为夫这就回家为你整治一桌上好的接风宴,给你接风洗尘!”
……
离开机场之后,何雨柱开车往西走,目标大柳村。
就是那个何雨柱曾经打游击的地方。
这里就是何雨柱家“穷亲戚”的家,他刚刚说过的“妹妹”也住在这儿。
实际上半路上他们就在庇护所空间的掩护下进入了黑诊所,把何晓岚接回了家,半路上顺便到菜市场买了些肉和蔬菜。
回家后,何雨柱就做了一桌子好菜,慰劳两个孩子。
何晓青和何晓城在何雨柱做饭的时候就去隔壁95号院儿把浦霞请了过来。
……
何晓青和何晓城姐弟俩回来之后,却面临着无法高考的局面。
不过何雨柱知道,明年开始就会恢复高考,而且之后连续三年的高校招生考试会很简单。
当然他们也可以考国外的大学,就像是哈佛剑桥这类的世界着名大学。
而且他们从小的爱好就是学外语,这也是遗传了何雨柱和郑筱兰共同优势区域。
但是何雨柱还是想让他们学习医学,然后把学习外语当做个人爱好。
就像是何晓薇学飞行一样。
因为何雨柱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就不是学英文专业的,也不是学其他外语专业的,但是他的外语要比郑筱兰好很多!
其实何雨柱更想劝他们学习医学哪怕只学西医学,也比单纯学习外语专业要好很多。
如果真的特别喜欢外语,那么可以上外交学院,学习外交学或者国际关系学,也是很好的选择!
可能是妈妈升职的原因,也可能是他们在国外以旁观者的角度经历了一些重大外交事件,他们最终动摇了,但更倾向于学外交学而不是医学。
这一点,何雨柱也没办法,强扭的瓜不甜,甚至也不解渴!
距离明年恢复高考还有将近一年半时间,何雨柱给他们找了许多国内高考的参考书籍,又搞了些模拟试卷。
这些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讲简单的很,比如数理化和外语。
但是也有一些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有些难度的,比如说语文和政治,尤其是政治课程他们还需要照着课本好好学习!
和他们一起面临高考的还有何雨珑和何雨陆姐俩,她们的年纪也适合高考。
何雨珑今年二十岁,在轧钢厂技术处做文员。
何雨柱硬是顶着何大清和浦霞的压力,不让他们给何雨珑介绍对象,为的就是让她参加高考,从而改变人生。
说实话,越是有有钱有地位有见识的人就越是希望家人多学习。
在那个年代考大学绝对能够改变人生。
何大清和浦霞也曾经让何雨柱帮忙推荐何雨珑上工农兵大学,何雨柱直接拒绝了!
那就是坑人!
不过何雨柱也没有跟他们顺细节,只是让他们相信自己。
何大清和浦霞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选择相信了何雨柱。
何雨珑本人更是对何雨柱百般信任,因为她就是跟何雨柱长大的,信任是长在骨子里的。
而何雨陆只有十七岁,为了不上山下乡,在轧钢厂当个学徒工,晚上偶尔跟何雨柱学习文化知识。
这也是何雨柱在职权范围内给自家人行的方便。
……
1976年10月风暴结束。
红星轧钢厂阁违会取缔,李怀德下台。
厂长何雨柱因为和李怀德走得近,但又没迫害过什么人,对轧钢厂贡献巨大,暂时定不出奖惩,被暂停职务。
原厂长杨建国恢复职务。
12月底,何雨柱被免去红星轧钢厂厂长职务。
同时被任命为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兼任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何雨柱又开始了教书和给病人做手术的生涯。
同时跟他调任的还有何雨晴和李学德,李学德任医学院办公室主任,何雨晴任附属医院医务处主任。
1977年,恢复高考。
何晓青和何晓城双双以极为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外交学院,一个学的是外交学,一个学的是国际关系学。
何雨晴考上了北平大学文学院,何雨陆考上了北平大学医学院,成为了何雨柱的学生。
这一下何家出了四个大学生,成为南锣鼓巷最大的热点新闻,何大清和浦霞笑的合不拢嘴。
何雨珑更是崇拜何雨柱的远见卓识!
一家五个孩子,何雨亭军校毕业,何雨晴差一点上了个卫生学校,何雨龙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参军,何雨珑和何雨陆又双双考上了北平大学!
大家都觉得他们家祖坟肯定埋对地方了,一定是风水宝地!
他们哪里知道何雨柱的虚拟教学空间有多牛?
1978年12月底,改革开放的基调定下来了!
心思活络的人开始有了想法,但是国家还未允许个体经营,个体工商户还没有出现。
不像是有些小说里写得那样。
充其量也就是赶大集的人多了,出现了零星摆摊的,买个茶叶蛋蔬菜什么的。
直到1980年国内少数几个城市才允许个体经营,出现了一些“个体户”。
同一年,国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立首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如外资税收优惠、市场调节为主等。
同时,国家也开始放松对企业的计划控制,实行利润留成制度,企业超额完成计划后,可按比例留存利润用于职工福利或技术改造。
这一举措在短期内激发了企业积极性。
杨建国只懂得按计划生产,在采购和销售上一窍不通,还对何雨柱一手建立的包括冶金车间在内的新车间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动手,导致怨声载道,生产积极性大幅度下降。
红星轧钢厂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
工业部出手,把所有新车间分离出去,变成了一家军工厂。
冶金研究小组、狙击镜研究小组发射药研究小组等都被拆分出来,并入了相应的国家研究所。
红星轧钢厂的技术能力一下倒退了十五年!
就连杨厂长一派的那个大领导都无法挽回这一结果,对于杨建国本人失望透顶。
而当他得知何雨柱并不是李怀德一派的时候后悔不已,再想请何雨柱出山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北大医学院院长那可是副部级,跟他等级相同了,又岂是他说调就能调动的?
……
过了改革开放最开始那两年不稳定期,何雨柱就开始着手布局国内业务和建立国内企业。
初期确定的目标是医药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行业和农业行业。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是何雨柱的老本行,他手里要多少配方就有多少配方,中药西药都有!要多少图纸有多少图纸,零部件供应就更别提了!
这可是全世界最挣钱的行业之一,挣钱的同时还可以造福人民,何雨柱最想抓住!
而进出口行业是何雨柱和娄氏最开始摆在明面上的行业,是财富、技术和机器设备来源最好的借口。
根本无法舍弃!
至于农业,那是涉及到粮食安全的重要行业,中医药种植加工行业也包括在内,和黑诊所里的农业相互呼应!
除了这三个大行业,何雨柱在给他们配套了不少相关企业,比如房地产公司,主要服务于自身自身建设和配套建设。
当然这些都还是只是存在于蓝图之上。
80年夏季,何雨柱让娄小娥带着父母和孩子们来了北平一趟。
一来是看看故土,看看国家的政策是否会落实在他家。
北平他们还有好多固定资产,再过二三十年都得价值百亿。按照娄家之前的约定,这些可都是娄小娥的。
当然之后都是何雨柱和娄小娥的孩子的!
二来是向有关部门询问了改革开放相关政策,和投资优惠以及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在深圳和北平投资的意愿。
相关部门极为重视,并认真听取了她的意愿,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娄小娥多年没回北平了,可是在她看来街道和街道两边儿的环境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