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那你觉得徐志摩爱陆小曼吗?陆小曼对徐志摩又是真心的么?”
陆君庭深思片刻后,缓缓开口。
唉!这几个人的爱情纠葛呀。是该好好整理一下了。
“1924年,北平的舞会上,29岁的徐志摩与22岁的陆小曼相遇。彼时,徐志摩正因林徽因的拒绝陷入情感空窗期,而陆小曼虽已嫁作人妇,却因丈夫王赓的冷落而深感孤独。这场相遇,如同干柴烈火,点燃了两人压抑已久的情感。 ”
“陆小曼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却因婚姻生活枯燥而渴望自由。徐志摩的诗人气质与浪漫攻势,恰好填补了她内心的空洞。徐志摩曾为她写下《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种炽热的表达,让陆小曼甘愿背负出轨的骂名。”
好吧,飞扬,飞扬,飞扬……
“陆小曼与王赓的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她对徐志摩的追求,既是对爱情的渴望,也是对封建婚姻的反抗。两人不顾家庭反对与社会舆论,于1926年10月3日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婚礼。梁启超在证婚词中直言,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用情不专。陆小曼,你之前轻佻放荡,今后务须自重。这段话,既是对他们婚姻的预言,也是对两人行为的不齿。”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用情不专。
陆小曼,你之前轻佻放荡,今后务须自重。
唉,这话好像说得有点太重了。
诗雅在心里默默念了几遍。
“徐志摩对陆小曼的追求,带有对林徽因求而不得的补偿心理。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林徽因是我灵魂的投影,但陆小曼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烈。这种热烈,既是对林徽因理性疏离的反叛,也是对自身情感空缺的填补。徐志摩将陆小曼视为被困在金丝笼中的鸟,试图通过爱情拯救她。他纵容陆小曼的奢侈生活,甚至为满足她吸食鸦片的需求,与推拿师翁瑞午结交。这种救赎,实则是将自身理想主义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执念。”
“婚后,陆小曼延续了名媛的奢侈作风,每月花费高达500大洋,相当于当时普通家庭10年收入。徐志摩为维持生计,不得不身兼数职,甚至为省钱搭乘免费邮政飞机。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遗物中仅剩一件陆小曼的山水画长卷,这是他随身携带的唯一珍宝。”
“陆小曼因体弱多病,在翁瑞午的诱导下开始吸食鸦片。徐志摩虽不满,却因爱而妥协。翁瑞午逐渐成为陆家的常客,甚至在徐志摩外出时陪伴陆小曼。这种三人关系,既是陆小曼对徐志摩情感依赖的转移,也是她逃避现实的手段。”
“徐志摩与父亲徐申如因婚姻断绝关系,失去经济支持。为供养陆小曼,他同时在北大、东吴大学等五所学校任教,每月收入达600大洋,仍入不敷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让他对婚姻产生动摇。”
陆君庭滔滔不绝,诗雅听得津津有味。
“陆小曼沉迷于社交与鸦片,对徐志摩的关心日渐减少。1931年11月11日,两人因琐事争吵,陆小曼将烟枪掷向徐志摩,打碎其金丝眼镜。徐志摩负气离家,最终因赶赴林徽因的建筑讲座而搭乘失事飞机。这场死亡,既是意外,也是他逃离现实困境的隐喻。”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拒绝再婚,将他的遗作整理出版,并在卧室悬挂其遗像20年。她曾对友人说,我一生只爱徐志摩一个男人,翁瑞午只是朋友。这种忠贞,既是对徐志摩的愧疚,也是她维护自身名誉的手段。尽管与翁瑞午同居30年,陆小曼始终未与他结婚。她与翁瑞午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不许他公开同居关系。这种名分的坚守,让她在道德上占据制高点,却也暴露了她对徐志摩的复杂情感,既依赖其精神象征,又无法割舍现实依赖。”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失去经济来源,全靠翁瑞午接济。翁瑞午变卖家产供她吸食鸦片、维持生活,甚至在临终前嘱托子女照顾陆小曼。这种依赖,让陆小曼在晚年陷入矛盾,她感激翁瑞午的付出,却始终无法将其视为爱人。陆小曼晚年曾对友人说,志摩的死,让我明白爱情是奢侈品,生存才是必需品。她虽以徐志摩遗孀自居,却鲜少公开悼念他。这种沉默,既是对过去浪漫的否定,也是对现实妥协的无奈。”
“陆小曼曾为徐志摩的才华与浪漫倾倒,甚至不惜离婚与他私奔。但婚后的现实让她逐渐意识到,徐志摩无法满足她对物质与情感的双重要求。她对他的爱,逐渐演变为对徐志摩妻子身份的依赖。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选择与翁瑞午同居,既因经济所迫,也因情感空虚。她对翁瑞午的感情,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暧昧。这种妥协,让她在晚年陷入更深的孤独。”
“徐志摩将陆小曼视为自由与美的化身,试图通过爱情实现自我救赎。但陆小曼的奢侈与任性,让他逐渐看清现实的残酷。他对她的爱,夹杂着对自身理想主义的失望。徐志摩明知陆小曼的挥霍与依赖,却因愧疚与执念选择妥协。他的死,既是意外,也是对婚姻困境的逃避。他留给陆小曼的,既有一生的怀念,也有无法摆脱的阴影。”
“陆小曼冲破封建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却因依赖他人而失去独立。她的悲剧,是民国新旧女性转型期的缩影。徐志摩试图用浪漫主义拯救传统女性,却因理想与现实的割裂而陷入痛苦。他的死,象征着一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始于浪漫,终于现实。他们的婚姻,证明了爱情无法解决生存问题的真理。徐志摩的死,让陆小曼背负克夫骂名。她的依赖,让翁瑞午原配家庭破碎。这场爱情,没有赢家。”
是的,这场爱情,没有赢家。
始于爱情,终于现实。
“老公,你是不是口渴了?你说了好几千字了。”
诗雅心疼又崇拜地看着陆君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