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在协和那边骨科诊断他们就说是桡神经损伤。”苏玲疼得直吸气,却还是强撑着把话说完整,“那边做了针灸,但效果不太明显,恢复的不多,现在给的建议是做手术,但......”
苏玲的话停了下来,现在的医疗技术,进行这种精细的手术,成功率不会太高。
“忍一忍。”方别捏着苏玲的手臂,详细检查了一番。
方别轻轻托起苏玲的左手,只见她五指僵硬内屈,指节微微发白。
手腕处皮肤冰凉,肌肉紧绷得像块石头。
他拇指按在腕关节内侧,能感受到脉搏细弦。
方别边问边用指腹沿着她前臂的桡神经走向轻轻按压。
“怎么不早点来?”
苏玲疼的直抽气,但还是强撑着回答:“我工作太忙,本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结果协和那边建议手术,我害怕...就拖到现在...”
方别也不好责备,只是回道:“你这拖的时间有些太长了,以后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记得第一时间来找我。”
苏玲愣了愣神,但很快又回过神来,有些俏皮的眨了眨眼。
“知道了,方大夫。”
方别点点头,继续问道:“你现在手指还能自己活动吗?抓握伸展?”
苏玲回道:“活动不了,另一只手摆着能稍微动一下,但动作幅度稍微大些就疼的受不了。”
方别听完苏玲的描述,轻轻点头,接着示意苏玲将手臂平放在脉诊垫上,他指尖轻轻搭在她寸关尺三脉上,做了一次详细的切脉。
与方别刚才的结论相同,苏玲脉象细弦。
“张嘴,我看看舌头。”
苏玲闻言微微仰头,舌尖抵着下唇轻颤。
“张口呼吸。”方别从抽屉里取出压舌板,“再坚持一下。”
随着一次性压舌板进入口腔,苏玲略微有些干呕。
不过好在出现反应的时候,方别已经结束了查舌。
“最近胃口怎么样?”
“嗯......不怎么吃的下东西。”苏玲回道。
刚才方别查舌,苏玲的舌象苔薄质红,现在得知苏玲胃口不佳,从舌象上来看,首先苔薄而均匀,能看到下方舌质代表体内无明显痰湿、食积或重浊邪气。
详细来说苏玲不是痰湿困脾,食积停滞导致的消化差,而是劳累耗气导致气虚,进而运化无力。
提示病情以气血失调,以虚和瘀为主,无外感、痰湿等继发重邪。
所以治法上可以考虑以补气活血为主。
而苏玲的舌质红,这又说明体内有轻中度热象或阴虚。
气虚血瘀日久,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郁而化热。
到现在所有信息明确,苏玲为赶工日以继夜,左手长期负重,导致气。
气是推动血液运行、濡养经络的动力,气虚则动力不足。
气虚致气行不畅,血液运行受阻,形成血瘀。
瘀血阻滞前臂、手腕及手指的经络,导致气血无法濡养局部筋脉、神经,出现腕僵、指不能伸握、肤冷、压痛等一系列症状,与西医桡神经损伤的功能障碍表现高度契合。
方别思考的时候,注意到苏玲眉头紧锁,又开口道:“别担心,你这病能治,只是治疗周期会比较长,这一点你要有心里准备,另外别有太大压力,情绪忧郁不仅会影响恢复,还会加重病情,比如你现在的弦细脉,就是你压力过大导致的。”
苏玲闻言,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下来,眉眼间的愁绪也淡了几分。
“真的能治好吗?”她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协和的医生说神经损伤超过三个月就...”
方别打断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你这病在中医里叫筋痹,是劳损导致气血痹阻。现在虽然严重,但还没到不可逆的地步。”
说着从笔筒里抽出钢笔,铺开处方笺。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很快写满两行遒劲字迹。
生黄芪15g,全当归15g,川芎9g,杜红花9g,桃仁9g,广地龙6g,川桂枝9g,鸡血藤15g,川郁金9g,制黄精12g,小青皮15g,桑寄生15g,大麦冬15g,肥知母12g,谷麦芽15g,生甘草5g。
整剂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框架,补气活血,和营通络。
方中生黄芪为补气基础,也是补阳还五汤核心,补气以推动血行,为活血通络提供动力。
全当归、川芎、杜红花、桃仁是经典活血组合,化瘀通络,针对经络阻滞。
广地龙善通经络,尤其适合肢体麻木僵硬,鸡血藤活血兼养血,避免活血伤血。
川桂枝温通经脉,与寒凉的地龙配伍,制约其碍胃的弊端,同时增强通络之力、
制黄精、大麦冬、肥知母滋阴润筋,缓解筋脉拘挛僵硬,兼顾气虚日久可能出现的阴液不足。
小青皮、川郁金理气行滞,缓解情绪忧郁导致的气滞,谷麦芽、生甘草和胃消食,改善胃纳不佳。
为苏玲看完病后,方别将处方递给她,叮嘱道:“这药先开七剂,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要注意休息,尤其是左手不能再过度使用。”
等苏玲收下药方后,方别又补充道:“除了汤药,还需要配合针灸治疗。现在方便的话,我直接给你扎几针。”
苏玲闻言点点头:“好,都听方大夫的。”
虽然之前的针刺效果不佳,但出于对方别的信任,苏玲还是想也没想便答应了。
“那跟我来。”方别起身说道。
苏玲点头,跟着方别来到隔壁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