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洪主任去办公室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之外。”
“另外,何书记没去组织部,我看背后的问题恐怕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客厅里。
给程先前面前的杯子里添满水,然而黎卫彬却不便多言。
自己这位老岳父毕竟在官场多年,基本的敏锐度还是有的。
这次洪建军去办公室担任一把手,何方舟并未像预料中的那样赴任组织部门,而是继续留在西疆,种种结果确实令人倍感意外。
但话说回来,之前的各种预判多半是看客的猜测,本就缺乏根据,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自然也不足为奇。
当然了。
事情简单与否,也不是他们这个层次的人该考虑的。
相比之下,自己这位老岳父这一次真是惊险万分,若非丈母娘严娟及时发现,程先前恐怕真要出大问题。
此前经他一番劝说之后,程先前终究没动念头去丰水养老。
不过随着外孙方平上了小学,不再需要时刻照看,他和严娟夫妻俩便搬回了程家的老房子。
虽然年岁渐长,但程先前精神尚佳,唯一不足的是闲下来脑子里总爱冒出些怪想法,比如之前说要跟亲家去丰水养老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未退休时总盼着退休,真退休了却又心有不甘。
所以平日里除了偶尔接送外孙上下学,他还喜欢在阳台上种花养草。丈母娘严娟则常与小区里的老姐妹们跳广场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偏偏程先前静极思动。
不知怎地突然迷上了钓鱼。
结果还没去几次,这次差点一跤摔成重病。
“爸,我看您还是别操这闲心了,先把自己照顾好再说吧。”
“这次要不是我妈发现得早,回头我还得陪您住院。真要摔出个好歹来,卫彬也不用上班了,我那学也别上了,一大家子都得在家伺候您。”
“这怎么叫操闲心呢!说话真不好听。”
“我这叫关心国家大事,跟你说你也不懂,亏得是卫彬当初看上你了。”
见妻子与岳父争执,黎卫彬只能无奈摇头。
这话除了程妍,他这个做女婿的可不敢在程先前面前说。
“算了算了,我也不跟您斗气,您自己看着办吧,下回出去一定要记得带手机,别总觉着自己还年轻,都六十岁的人了。”
见程妍还要继续唠叨。
黎卫彬也只好朝她瞥了一眼。
……
易至卿几乎是紧挨着会议结束赶回了容城市。
而钟贵恒跟王竣其这两位因为还有其他的任务则继续留在了原地。
实际上。
尽管一路奔波不停,实则易至卿心里一直都在琢磨着接下来的诸多事务。
很多事情都是形势比人强,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次会议前后,他跟洪建军已经见了不下三次面,按照洪主任的说法,有些事情恐怕大概率是要提前了。
这让易至卿心底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毕竟作为率先启动作风整顿工作的省份,江南手里抓了一把好牌,能不能打出彩,时间上非常重要。
所以回到容城市后,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召集了相关人员开会,想要尽快了解这段时间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尤其是黎卫彬那边,几乎是会议结束的第一时间就把他这位洪主任无比看中的心腹爱将给叫到了办公室里。
“易书记,总体而言,目前各项工作都在顺利推进落实中。针对这项工作,我们依旧按照既定规划在推动,但在具体执行上有所调整。”
黎卫彬立于办公桌前,神态恭敬且透着几分沉稳。
“主要是在时间差的处理上,由于近期一些突发状况,我们对时间安排进行了重新分配。”
“原计划是在开展各地市作风整顿工作的同时,先行启动一容两淮地区的干部调整工作。”
“然而经过初步筛查,作风方面能查出的问题不多,各地目前防备心理较强,我们也不可能对某一地深入挖掘。”
“因此当前方案是暂缓一容两淮的干部调整,先集中精力推进区县层面的作风整顿。”
“后面再以此为契机,施以回马枪策略,直击一容两淮的人事问题,这样既可避免引发地市和区县的恐慌,又能真实反映一容两淮干部工作的情况。”
“另外,在人员安排上我们也有小幅调整,组织部已正式下发通知,由综合处居中协调,干部一处、二处、三处及几个组织处牵头,从各省直机关和地市抽调挂职人员,分头对各地市情况进行复核。”
办公室里。
安静的气氛中略带着一丝紧张。
易至卿面前的桌子上摊开了几份文件,正是黎卫彬刚刚带过来的关于一容两淮地区干部调整和作风整顿的最新方案。
窗外凛冬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办公室的地面上。
易至卿其实很清楚,这次行动不仅关乎到一容两淮地区的未来,更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江南干部队伍的风气。
如果这一次的行动能够成功的话,那黎卫彬就是最大的功臣。
“这样吧,材料你先放在这里,我看一看再说。”
“工作上的问题仍然按部就班地推动下去。”
“另外还有件事,你和苏东的江书记关系很熟吗?”
突然被易至卿抛出这个问题,黎卫彬心中不由得一震。
苏东的江书记?
江卫平?
易至卿为何会突然提及此事?
尽管心中存疑,黎卫彬却未迟疑,而是果断地点了点头。
“易书记,虽然不算很熟,但确实认识。江书记是我们淮阳的临水人,在松和撤县设市之前,他曾到访过松和。”
闻言,易至卿轻轻点了点头。
他对此事记忆犹新,当年江卫平以发改主任的身份南下江南时,他也参与了接待和陪同视察。
只不过黎卫彬这小子的确运气不凡。
当年松和撤县设市,江卫平本不支持松和,没想到这一次他竟提及了黎卫彬的名字。
以江卫平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提到一位小小的正厅级干部。
真正令易至卿感慨的是江卫平似乎有意让黎卫彬前往苏东任职。
当时洪主任与何书记均在场。
听到江书记的提议,洪主任未置可否,他虽看重黎卫彬,但在他心中,黎卫彬的去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其成长。
然而,西疆的何书记却直言不讳,笑骂江卫平是挖娘家的墙脚。
认为黎卫彬若要从江南外调,也不应该是去苏东这种发达地区享受安逸,而是要去西疆接受再锻炼。
能同时得到这三位的赏识,黎卫彬的际遇又岂是“运气”二字所能概括。
当时他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几位领导的反应。
能接触到这种层面的消息,易至卿如何不清楚这其中的微妙关系。
江卫平提出让黎卫彬去苏东,背后或许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而何书记希望黎卫彬去西疆,也是出于对人才的培养和地区发展的需要。
至于洪主任,恐怕认为黎卫彬去哪里都行,独独不能一直留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