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号。
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后,淮阳市委书记王鑫林紧急召开了市委常委会。
在会上。
王鑫林传达了上级的考察结果和处理意见。
根据省委组织部区县干部考察的情况,经市委研究决定:
免去黄威丰水县委组织部长的职务。
免去许红阳丰水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职务。
免去张翰明丰水县委副书记、县长的职务。
免去高原松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职务。
并对黄威、许红阳、张翰明以及高原等人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调查。
紧接着1月11号。
淮阳市委决定对松和市市长王星皓,松和市委副书记李波,丰水县县委书记蔡仁和等7人实施双规处理。
这一连串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顿时就在整个江南官场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毕竟谁都没料到,作为主持这一次考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黎卫彬居然会直接对自己曾经有过漫长工作经历的丰水县和松和市动手。
而且这一动就是不动则已,动则一鸣惊人。
要知道,按照这一次淮阳市委宣布的情况来看,这几乎无异于将整个松和市和丰水县官场掀了个底朝天。
而且其中一大批人不是黎卫彬的旧部,就是他的老领导,老同事。
黎卫彬的这一举动自然引发了极大的议论声。
有人赞叹他铁面无私,敢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亮剑;
也有人担忧他如此大刀阔斧地改革,是否会引发官场内部的不满与反弹。
更有甚者,认为这位黎部长太过不讲情面,譬如高原等人,跟着他多年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是一朝被查,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一撸到底,甚至锒铛入狱。
然而无论如何,黎卫彬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为江南官场注入了一股新的风气,也让那些心存侥幸、试图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基层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毕竟这仅仅只是第一轮考察。
后面或许还有第二轮、第三轮……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全部结束。
就在淮阳市委的决定公告的同时,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关于丰水县和松和市官场的内幕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随着松和市跟丰水县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功,社会经济发展迎来新的高潮之后,这些地方长期以来存在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也在不断壮大。
以这些人为首的两地干部在工作中渐渐丧失了自己的信仰,忘记了组织的纪律和初心,开始变得贪婪成性。
在吃拿卡要的同时,频繁性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公谋私,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领导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纯洁性。
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群体性腐败现象。
而黎卫彬的这次行动,无疑是对这些积弊的一次有力冲击。
1月15号。
经研究决定:
免去陈昌浩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职务,并对其实施双规处理。
免去陈军淮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职务。
免去房婧淮阳市委副书记的职务。
并对以上两人的情况继续展开调查,坚决予以处理。
……
省委组织部。
办公室里。
黎卫彬几乎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出来,期间除了偶尔有人进去汇报工作以外,就连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晓华都不想主动过去敲开那扇门。
原因很简单。
随着整个淮阳官场将近一半的领导干部被连根拔起,任谁都知道此刻黎卫彬的心情不会太好。
毕竟这一次淮阳那边被严肃处理的干部里面,既有黎卫彬的老领导,老上级,老同事,还有许许多多曾经在一个战壕里奋斗过的同僚和下属。
毫不客气地说,这一次黎卫彬主动挥刀自斩,斩的不仅仅是自己在整个淮阳的根基,也是无数基层干部的美梦。
一个敢于挥刀斩在自己身上的考察工作负责人,谁敢说黎卫彬手上的屠刀不会落到自己身上?谁敢说黎卫彬手里的矛刺不破自己的金钟罩?
实际上。
此时此刻,黎卫彬远不只是心情不好那么简单,而是愤怒无比。
早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他其实就已经预料到很有可能会出现自己不想看到的情形,毕竟时间在变,人也在变,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证跟自己共事的人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即使如此,他还是被最终的结果惹得火冒三丈,那种失望、失落和懊恼的情绪交杂在一起,情绪简直复杂得令人难以理出头绪。
他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连陈昌浩和房婧这两位都陷入到了泥坑之中。
要知道。
这两位之间的任何一位都算得上是他黎卫彬在仕途上的长者、老师甚至伯乐,不管是陈昌浩还是房婧,对他黎卫彬都有提携和知遇之恩。
当年在他初入淮阳时,房婧便以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给予他诸多关键性的指导,让他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而陈昌浩更是屡次在他面临重要的晋升关卡时大力举荐,为他争取到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会,这才使得他黎卫彬能有如今的地位。
可如今这两位曾经对他有恩的故人却纷纷深陷泥沼。
这种情形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直直地刺进了黎卫彬的心里。
他感到自己被曾经无比信任的人从背后狠狠捅了一刀,那种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深处的创伤。
而且这件事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官场这个错综复杂的大网中,陈昌浩和房婧的倒下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许多原本围绕在他们身边,与黎卫彬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都开始人心惶惶。
就连组织部内部的众人看他这位领导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猜疑和恐惧,仿佛他随时都会成为下一个“清算者”。
然而此刻黎卫彬的头脑也是前所未有地清醒。
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压力。
一方面,他要承受来自上级领导对于此次考察工作结果的质疑;
另一方面,他还要面对官场同僚们异样的目光和潜在的敌意。
这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无论怎么挣扎,都难以摆脱被裹挟的困境。
然而作为一个合格的操盘手,黎卫彬更清楚,越是这种复杂的形势,他越发要冷静沉着,从中找到一条出路。
(求发电,求五星书评)
(五星书评方法:打开小说首页,9.0分下方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