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就明白了赵云的大军也已经进城了,于是于禁就带头走进了城主府,很快来到大堂里面就看见赵云、荀谌、孙邵、郭太,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居然郝昭也在。
于禁就笑着说:“伯道,汝不在平原城镇守,怎么也会出现在清河城主府里啊?”
郝昭一听就笑着说:“文则,现在渤海郡清河城都已经落入吾等的手中,平原已经没有危险了,军师就把吾也调过来了。”
于禁一听,心中便明了,这个郝昭在主公的心目中,绝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而且还是那种在防守方面堪称绝顶的存在。
这时候让他过来,估计就是要让他守卫清河城,防止韩馥在他们大军攻打邺城的时候,派兵来偷袭清河城的。
就在这个时候,荀谌坐在主位上,一眼就看到了于禁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一抹笑容,热情地对于禁说道:“文则啊!这次能够如此轻松地攻下清河城,将军的功劳可是首屈一指啊!”
荀谌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肯定,似乎对于禁的表现非常满意。
他接着说道:“吾已经将这次战役的详细战报都呈交给主公了,相信主公看到之后,一定会对将军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
荀谌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于禁未来仕途的看好,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于禁在主公面前备受器重,一路高升的情景。
最后,他微笑着对于禁说:“以将军的才能和这次的战功,估计未来统兵一方的大将军位置肯定是非将军莫属啦!”
于禁闻听荀谌所言,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谦逊的笑容,连忙摆手道:“军师过奖啦!
大军之所以能够成功攻破清河城,全赖军师您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啊!
子龙将军更是勇猛无比,如入无人之境,在下不过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冲锋陷阵罢了,实在是微不足道啊!”
孙邵此时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接着说道:“文则啊!汝就不要再谦虚啦!
在这场战斗中,汝可是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进城之后,汝又亲自去安抚民心,让百姓们感受到了吾等的善意和关怀。
而且,汝对军队的管理也是井井有条,士兵们都对汝敬佩有加呢!
在吾看来未来文则绝对是独领一军的统帅之才。”
于禁一听就有些不好意思,但内心里确是乐开了花,只不过他为了掩饰,就岔开话题问道:“军师接下来,吾等还有何计划啊?”
荀谌一听就说道:“吾已经把夺取清河城的捷报,送给主公了,接下来吾等就要研究一下,下一步的计划了。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都说来听听。”
于禁一听,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军师,依末将之见,此时正是吾军趁虚而入的绝佳时机啊!
韩馥率领大军进攻乐城,其后方必然空虚。
吾等何不趁此机会,直接攻打他的老巢邺城呢?
这样一来,吾等就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出其不意地攻下这座城池,让韩馥他们无处可归!
到时候韩馥就会军中无粮,乐城就会不战而屈人之兵,消灭韩馥一统冀州了。”
于禁一口气就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然后有些紧张的看着在坐的几个人。
只见赵云、荀谌、孙邵几人听完于禁的建议,都是眼前一亮,荀谌的眼睛里流露出了赞赏之色。
荀谌就接着说道:“那就留下郭太将军带领手下一万士兵镇守清河城,一但要是遇见韩馥军来取清河,就死守清河不用出战,然后给吾传去消息,吾会派兵回来接应的。”
郭太一听就站了出来,抱拳道:“末将领命。”
荀谌接下来又说道:“于禁将军听令。”
于禁一听有些兴奋的上前抱拳道:“末将在。”
荀谌一听就说道:“命令将军带领手下一万五千步骑兵进军临西县,不得有误。”
于禁一听就说道:“军师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于禁说完就转身出去,去校场点兵准备出发去了。
荀谌看见于禁得令就去准备去了,表面也露出了笑容。
荀谌然后看向郝昭,就说道:“郝昭将军听令!”
郝昭一听就有些开心的站了出来,抱拳行礼道:“末将在。”
郝昭早就看着大家屡立战功有些眼红了,今天终于轮到他了,内心里还有些小激动。
就听荀谌说道:“将军带领一万步骑兵进军邱县,一定要顺利拿下邱县,好为大军进军馆陶城做好准备。”
郝昭一听就抱拳说道:“末将遵命。”
郝昭说完也转身走出了大堂,去校场点兵去了。
此时荀谌就和赵云、孙邵说道:“吾等暂时留在清河城,等待两位将军的捷报,然后再率领大军直接进攻馆陶城。”
这时候赵云突然就对下面说道:“把潘凤给吾带上来。”
随着赵云的话音一落,就看见外面走进一员武将,被绑的严严实实。
潘凤此时走进来一看面前的三个人,就愤怒的说:“吾潘凤今天被汝等擒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要是皱一下眉头,都不是一条好汉。”
荀谌一听就笑着说:“潘凤,吾俩都已经共事多年了,汝是一个什么人,吾还不清楚吗?”
潘凤一听就笑了起来道:“荀谌,汝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徒,不配和吾称兄道弟。”
荀谌一听不怒反笑道:“当时吾就是一个平原县的县丞而已,而将军已经是高高在上的上将了。
可是随着吾投奔了主公陆云之后,将军看看吾现在已经变成了三军的军师,吾已经被重用了。
因为吾家主公任人唯贤,只要汝有才能,无论出身贵贱,在吾家主公这里都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他广纳贤才,不问出处,唯才是举,使得众多有能之士纷纷归附。
然而,再看看那韩馥,他用人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用人唯亲,只看重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亲近之人,而对真正有才能的人却视而不见。
这种用人方式,不仅导致了人才的流失,也使得他的势力逐渐衰弱。
将军心里暗自思忖着,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冀州的局势如此紧张,韩馥又怎么可能会听从田丰和沮授这样的名士所言呢?
想当初,将军与耿武、闵纯等人一同向韩馥进言,可结果又如何呢?
韩馥对汝等的话根本就不屑一顾,完全不把汝等放在眼里。
而将军也因此一直未能得到韩馥的重用。
然而,如今的形势已经截然不同了。
冀州的局势变得异常紧张,韩馥恐怕也意识到了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他或许才开始重新审视田丰和沮授等人的建议。
将军深知,若能抓住这个机会,果断地弃暗投明,投靠更有实力和远见的一方,那么汝未来的前途必定会更加光明。
毕竟,在乱世之中,选择一个明主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关乎着能否成就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