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坤庙乐章之七
祭礼颂歌
坤贞
乾道既亨,坤元以贞。
肃雍攸在,辅佐斯成。
外睦九族,内光一庭。
克生睿哲,祚我休明。
钦若徽范,悠哉淑灵。
建兹清宫,于彼上京。
缩茅以献,絜秬惟馨。
实受其福,期乎千亿龄。
生僻字注音
1. 祚(zuo):福分,赐予福分。
2. 钦若(qin ruo):恭敬遵循。
3. 徽范(hui fàn):美好的典范(“徽”读作hui)。
4. 缩茅(suo máo):古代祭祀用茅草滤酒(“缩”此处读suo)。
5. 秬(ju):黑黍,多用于祭祀。
注释
1. 乾道既亨,坤元以贞
? 乾道:天道,代指男性\/帝王的德行;亨:通达。
? 坤元:地德,代指女性\/后妃的德行;贞:正,坚固。
意为天地之道和谐,帝王与后妃德行端正。
2. 肃雍攸在,辅佐斯成
? 肃雍:庄重和穆;攸在:所在之处。赞后妃辅佐帝王,庄重有仪。
3. 外睦九族,内光一庭
? 对外使家族和睦,对内使宫廷荣光,形容后妃治家有方。
4. 克生睿哲,祚我休明
? 克:能;睿哲:聪慧贤哲(指子孙)。谓后妃能生育贤明后代,赐福王朝。
5. 钦若徽范,悠哉淑灵
? 恭敬效法其美好典范,赞美其贤淑英灵长存。
6. 建兹清宫,于彼上京
? 在京都修建庄严的宫殿(如宗庙),以祭祀或纪念。
7. 缩茅以献,絜秬惟馨
? 用茅草滤酒献祭,洁净的黑黍散发馨香,表祭祀虔诚。
8. 实受其福,期乎千亿龄
? 祈愿王朝永受福祉,国运延续千秋万代。
译文
天道已然通达顺畅,地德坚守贞正之方。
庄重和穆无处不在,辅佐之功由此显扬。
对外和睦九族宗亲,对内光耀宫廷华堂。
能育聪慧贤明子嗣,赐我王朝洪福永昌。
恭敬效法美好典范,贤淑英灵地久天长。
在那京都之中,建起庄严清宫庙堂。
以茅滤酒虔诚献祭,洁净黑黍散发馨香。
愿此祭祀实受神福,国运绵延千亿时光。
说明:此为歌颂后妃德行的祭礼颂歌,以“乾坤”象征帝后,强调女性辅政、家族和睦对王朝的重要性,通过祭祀场景祈愿国运长久,语言典雅,充满礼敬之意。
在悠悠华夏历史的长河中,祭祀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连接着人与天地神灵、过往与当下的精神纽带,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祈愿。这首古老的祭祀诗,宛如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通往古代祭祀世界的大门,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祭祀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祭祀仪式那震撼人心的庄重与神圣,同时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礼仪的尊崇与坚守。诗歌语言简洁却不失庄重,通过对祭祀场景、人物、用品及内心祈愿等诸多细节的入微刻画,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祭祀盛景,让读者仿若穿越千年时光,真切触摸到古代祭祀文化那深厚而温暖的底蕴。
诗的开篇“乾道既亨,坤元以贞”,仿若奏响了祭祀大典的宏大序曲,瞬间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敬畏的世界。在古老的哲学认知里,“乾”代表着天,象征着阳刚、创造与主宰之力,是万物生发的根源;“坤”代表着地,寓意着阴柔、承载与孕育,滋养着世间万物。“乾道既亨”,生动地描绘出天道运行顺畅无阻、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诗意呈现,更象征着此次祭祀活动顺应天时,是在天地的庇佑与见证下开启的神圣仪式。这种顺畅的天道仿佛是一种祥瑞之兆,预示着祭祀将得以圆满完成,彰显出祭祀与宇宙秩序的紧密契合,赋予了祭祀庄重而神圣的光环,仿佛在告诉世人,这场祭祀是与天地对话的庄严时刻。“坤元以贞”,一个“贞”字,将坤元的特质刻画得入木三分。它象征着大地的贞洁、稳固与坚守,如同祭祀者内心对祖先和神灵的虔诚,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在祭祀的语境中,坤元的贞洁寓意着祭祀根基的稳固,祭祀者以纯净的内心、严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祭祀筹备与举行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使得整个祭祀活动充满了庄重肃穆之感,仿佛大地都在默默承载着这份虔诚,为祭祀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力量。此联开篇即点明祭祀的起始,借乾道与坤元的精妙描写,为祭祀场景奠定了庄重神圣的基调,让读者仿若置身于祭祀现场,能真切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肃穆与神秘气息,体会到祭祀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颔联“肃雍攸在,辅佐斯成”将视角聚焦到祭祀现场,生动地展现出祭祀的庄重与有序。“肃雍攸在”,“肃”字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每一个参与祭祀的人都心怀敬畏,举止端庄,不敢有丝毫懈怠,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只留下对祖先和神灵的虔诚敬意;“雍”字则描绘出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所有参与者的行动、情感都在这祭祀的时刻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祭祀的节奏有条不紊,人们的配合默契无间。这两个字相结合,将祭祀场景的庄重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静谧中偶尔传来的轻柔脚步声和低沉的祭祀吟唱声,感受到祭祀现场的神圣与庄严,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之中。“辅佐斯成”,着重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完备性。在古代祭祀中,除了主祭者,还有众多辅佐人员,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完成祭祀的每一个环节。“斯成”二字,表明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辅佐人员各就各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筹备与安排,体现出祭祀的严谨与规范。从祭品的精心挑选与摆放、祭器的仔细擦拭与陈列,到祭祀流程的反复预演,每一项任务都被执行得一丝不苟,这不仅展示了祭祀仪式的庄重性,更反映出古人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他们深知祭祀是与祖先和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才能表达出内心的诚意,从而获得祖先和神灵的庇佑与福泽。此联通过对祭祀场景与祭祀人员准备情况的细致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庄重氛围,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能真切感受到祭祀现场那庄重而有序的节奏,体会到古人对祭祀仪式的敬重与用心。
颈联“外睦九族,内光一庭”从家族与祭祀环境的独特角度,深入展现了祭祀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外睦九族”,“睦”字是家族和睦、团结的生动写照。在古代社会,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家族的兴衰荣辱与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祭祀活动为家族成员提供了一个相聚的契机,大家怀着对祖先的共同缅怀之情,齐聚一堂。在祭祀过程中,家族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尊重,长辈传授家族的历史与传统,晚辈聆听教诲、表达敬意,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巩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祭祀所蕴含的教化作用在此处得以彰显,它将家族的价值观、道德准则代代相传,使家族成员在祭祀的熏陶下,学会尊重长辈、关爱晚辈、团结互助,实现家族的和睦与繁荣。这种和睦的家族关系如同坚实的基石,支撑着家族的发展,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如同涟漪一般,在家族的血脉中不断扩散,延续着家族的传承。“内光一庭”,“光”字赋予庭院一种明亮、洁净的形象,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美好。在祭祀之前,家族的庭院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精心布置得庄严肃穆,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一种神圣的气息。庭院中的灯火通明,照亮了祭祀的道路,也照亮了家族成员的心灵;祭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都承载着家族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这种对祭祀环境的精心营造,不仅是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更寓意着在祭祀的过程中,家族能够得到祖先和神灵的庇佑,让家族的生活充满光明与希望。庭院中的每一处布置、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家族对祭祀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祭祀文化中对祭祀环境和祭祀意义的深刻理解,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祭祀在家族传承和社会和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尾联“克生睿哲,祚我休明。钦若徽范,悠哉淑灵。建兹清宫,于彼上京。缩茅以献,絜秬惟馨。实受其福,期乎千亿龄”将诗歌的主题推向了高潮,全方位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以及祭祀者内心深处的祈愿。“克生睿哲,祚我休明”,“克生”一词饱含着祭祀者对祖先或神灵的深切祈求,他们期望祖先和神灵能够赐予家族睿智贤哲之人,让家族在智慧的引领下走向繁荣昌盛。在古代,人们坚信祖先和神灵拥有超凡的力量,能够庇佑家族的发展,通过祭祀这一神圣仪式,他们向祖先和神灵表达了对这种庇佑的渴望与信任。“祚我休明”进一步表达了对家族和社会繁荣昌盛的期盼,“休明”代表着美好、光明的未来,体现了祭祀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在祖先和神灵的护佑下,生活充满阳光,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祈求充分体现了祭祀的庄重与虔诚,也反映出祭祀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钦若徽范,悠哉淑灵”,“钦若”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所树立的美好典范的敬仰之情,祖先们的高尚品德、卓越智慧和丰功伟绩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祭祀者在祭祀过程中,通过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不断激励自己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悠哉淑灵”以一种悠然的笔触描绘出淑灵的自在状态,仿佛祖先和神灵在另一个世界中安然注视着人间,给予人们无尽的庇佑和关怀。这种描绘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和谐的氛围,让祭祀者在与祖先和神灵的心灵对话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慰,仿佛祖先和神灵的光辉时刻照耀着家族,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建兹清宫,于彼上京”,描绘出祭祀场所的宏伟与庄重。“清宫”作为祭祀的专用宫殿,选址在上京这一重要之地,其建造必定经过精心规划与设计。宫殿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气势恢宏,装饰精美华丽,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祭祀的高度重视。这座宫殿不仅是祭祀的物质载体,更是人们精神信仰的寄托之所,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祭祀活动,承载着家族和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其存在体现了祭祀的严谨与规范,也展示了祭祀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祭祀的神圣不可侵犯。“缩茅以献,絜秬惟馨”,通过“缩茅”和“絜秬”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祭祀用品的精良与庄重。“缩茅”是古代祭祀中的一种重要仪式,用茅草过滤酒,使酒更加纯净,寓意着祭祀者以最纯净的祭品献给祖先和神灵;“絜秬”指纯净的黑黍酒,其香气芬芳四溢,代表着祭祀者的诚意与敬意。这些细节体现了祭祀的严谨与虔诚,每一个环节、每一种祭品都蕴含着祭祀者对祖先和神灵的深深敬意,他们以最精良的祭品、最庄重的仪式,表达着对祖先和神灵的尊崇。“实受其福,期乎千亿龄”,直接表达了对祖先或神灵赐福的期望,以及对祭祀活动能够延续千年的祈愿。祭祀者希望通过这场庄重的祭祀,实实在在地接受祖先和神灵的福佑,让家族繁荣昌盛、绵延不绝。“期乎千亿龄”则体现了祭祀者对祭祀传统延续的坚定信念,他们希望祭祀这一神圣的活动能够代代相传,传承家族的文化与精神,延续千年而不衰,这充分体现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也反映出祭祀在古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此联通过对祭祀场景、祭祀目的以及祭祀者内心祈愿的深入描写,全面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表达了对祖先或神灵的深深敬意与诚挚祈福,使读者深刻领悟到祭祀活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感受到古人对祭祀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