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新感觉,如果是花钱买的话,地盘还是大清的,只不过原有的田,换了个地主而已,好像并无太多不妥。
主要还是,大清现在内忧外患,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买舰买炮。
若不购置火炮,他把5000门炮卖给洋人,大清只能被洋人抢劫。
若用一片田,就能多多换枪换炮,实力上来了,早晚能把他赶走,把土地收回。
“既然还是大清的疆域,免税绝无可能。”
“不就是个形式吗?证明疆域是你们大清的,每年相征性的,一次性交多少税不就可以了?”
只要他肯交税,那么奕新回京后就好交差。
“所有田亩,每年需交税银一万两,并且,所有贸易之民生商品,需按律缴纳交关口税。”
他不谈土地面积的事,这是想把那条线以东,全卖给自己了?
这大约是1800平方公里,每年一万两的话,太能接受了。
“往后这片地,由我方自行管治,你方不得干涉,当然,这块地以外的地方,我方也不干涉,若如此,可以签定99年协议;99年后,若大清还在的话,再来重新商谈,重新签定。”
奕新的心里,十分的忐忑不安。
这是目前为止,划出的最大一块租界,但好的一面,对方肯出钱买,而非强行罢占的,还愿意每年支付一万两税银。
接下来就看他愿意出什么价了。
在出价之前,还不敢签协议。
“阁下愿意出什么样的价格,买下这块地?”
“江东无肥田,且绝大多数都是荒地,沙滩地,全部算一起,我最多出价3000万两。”
这个数目,对奕新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4000万两,若是能把这块地,卖到几千万两,可以大大缓解财政压力。
虽然需要拿一部分出来,付给地主,可以用官职爵位抵偿大部分。
平时朝中需要银子,富绅不愿捐献,现在他把钱付给朝廷,银子在朝廷手中,主动权在我,就容易办了。
杨文定:“江东也有许多肥田,阁下不要忘了,那可是三县七镇,共计30余万口的田亩房屋,少5000万两,断无可能。”
江东三县都是后成立的小县,根本没有多少人口,真正开始人口上涨,是从列强大力投资租界以后。
始于大清把海关交给洋人管理,换取列强出兵,帮忙镇压太平军以后,洋人才开始大力投资的租界。
才有的大量人口流向浦江东岸,在东岸搭草棚居住,过江去打工讨生活。
刘昊:“鄙人做生意,向来童叟无欺,该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从不讨价还价,此事也并非立刻就能拍板决定的,我想,不知会一下京中,你们也很难签字,3000万两,是我能给出的最高价,你们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奕新点点头:“那么之前你与水师提督苏禄所谈的,用50门炮,换取苦兀岛一事,是否还作数?”
刘昊:
“我的人收到消息,已经有沙毛家的兵,将苦兀岛攻占,”
“我之所以想换苦兀岛,只是想寻一处渔猎之地而已,”
“我若跟你们换了,回头沙毛家的兵,不肯把岛给我,”
“我还能跟他们开战不成?我就是个商人,讲的是和气生财,”
“这次若非遭到小漂亮家海盗打劫,也决无可能妄动刀兵。”
这件事,连奕新都不知道。
主要是太远了,交通不便。
苦兀岛归三姓副都统管辖,衙门位于哈市东边240公里处,到苦兀岛没有陆路,只有水路。
想把消息传递到京城,没有三五个月根本不可能。
“阁下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洋人历,4月23日,沙毛的东天竺公司,下令占领苦兀岛。”
他连具体日期都说的一清二楚,看来此事定然是真的了。
杨文定:“那岛上有什么吗?值得洋人觊觎。”
“岛上没什么宝贝,附近海域,海鱼成群,洋人所觊觎的,更多是以那座岛为跳板,进而向西索取那片区域的唯一不冻港。”
“勒富岛?就为这?”
刘昊这个无奈,当真是站的高度不同,格局就不一样。
“对于只在乎眼前这一亩三分地的人来说,那里是包袱,而对于俯瞰天下的人来说,那里却是北方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大清若能夺回那座岛,我愿意出价400万两,买下那片地,疆域还是大清的,不过那种一无所有的不毛之地,就别想谈什么税了。”
全岛600来户人家,每户人家每年向三姓副都统府,缴纳一张貂皮的税,还要赏赐更贵的生活物资。
当下的生活物资,都是从京城运过去的,运费是物品价值的许多倍。
东北地区,啥都生产不了。
奕新这个无奈,本以为,能用那座岛换50门炮,好把金陵等要地夺回来,没想到竟被洋人给罢占了。
“不知阁下,可否先卖一批枪炮与我,价钱好商量。”
“刚刚雄鸡家的领事长,还有他们的舰队司令,也想来买炮,可惜的是,本公司的武器,只对友好合作伙伴出售,所以在你我正式达成协议之前,鄙人也爱莫能助。”
奕新心中万马奔腾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把这块地卖给你,就不是你的合作伙伴是吧?
那好吧,就别怪我也为难你了。
“若想与大清成为合作伙伴,需首先答应,绝不可与太平军来往,否则,一切免谈。”
刘昊:
“真正的朋友之间,不会协迫,不会设置各种条件,应该是互不干涩的,”
“本公司可以从大清手中买地,也不是不能从太平军手中买地,”
“本公司已经充分表达出诚意,谁若是把本公司的善意当成软弱,”
“那他一定会为他的错误认知,付出惨痛的代价,”
“何况你手中根本没有筹码,本公司若非只爱和平,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本可以一文钱不花的,不但可以拿到想要的地,还能倒逼赔款,”
“你最好还是回去好好想想,等想好了,能拿主意了,再来找我谈。”
奕新无言以对,也不好有所表达,万一真惹怒了他,再率军北上,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只得向他拱拱手,转身而去。
奕新刚走,有人来报:
“禀报东家,日不落领事长求见。”
踏马的,上回去找他,跟老子摆谱,见都不见,来而不往非礼也。
“就说不在。”
“他们已经抵达船下,亲眼看到大清使臣下船,还询问了几句。”
“那就更要这样说了,说我不在。”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