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二
付嫣然心中微微一凛,心中暗骂老妖婆,面上却不动声色,只略显犹豫地沉吟道:“这个……”她抬起眼,迎上太后探究的目光,语气恭顺而柔和,“母后深谋远虑,儿臣感激不尽。宫中守卫之事,全凭母后做主。想来母后亲自训导出来的人,必定是忠心不二、武艺高强之辈,对太子也绝无二心。”
太后见她应允,神色稍霁,又道:“皇后若能另行派出些得力人手协同调度,哀家便让他们先在京城外城门处候命,听候调遣。哀家此举,实是放心不下你和皇孙们的安危。”
付嫣然闻言,脸上适时地露出一抹无奈的浅笑,轻轻摇头道:“母后说笑了,儿臣不过一个深居简出的妇人,哪里有什么额外的人手可以调派。便是身边使唤的这几个丫头,也多是当初父亲怜惜,留给儿臣的旧人。入宫之后,蒙皇上恩典,又拨付了一些护卫。此番皇上出征,儿臣想着军中更需要得力之人,便吩咐他们大多都随驾去了,也好在阵前效力,搏个功名。便是早年府中培养的一些略通医理的女子,此番也都让她们随军照料去了,如今身边,实在是再无多余可用之人了。”
“既如此,哀家即刻下旨,命他们迅速赶赴京城,凤藻宫需要哀家加派人手吗?”
付嫣然眼中泪光闪动,语气恳切:多谢母后,母后对儿臣,真是关怀备至,这个——就不必劳烦母后费心了。无名带着保安队的弟兄们,多少都懂些拳脚功夫。再说,有母后这根定海神针在宫中坐镇,儿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她说着,还特意向前倾身,表现出十足的恭敬。
退出慈宁宫的那一刻,付嫣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五百人?太后未免太小看她了。根据密报,先期潜入京城的的已有近千人被夜红军的暗哨锁定,没想到太后还藏了五百精锐在后。这分明是要里应外合,打她个措手不及。也好,既然都送上门来,正好一网打尽。
回到凤藻宫,付嫣然立即铺开明黄绢帛,挥笔写下一道密旨。墨迹未干便吩咐道:“去唤和硕郡主来见本宫。”
春兰匆匆赶来,付嫣然把密旨交给春兰:务必亲手交到夜红军统领手中。
春兰把密旨塞进衣袖,凑上前神秘兮兮地说:“皇后娘娘知道吗?皇上给柳相指婚了。”
“指婚对象是谁?”
付嫣然八卦之心顿起。
“夜小妹!”
“真的?”付嫣然既觉得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按常理,权臣之间通婚是大忌,但是为了表现对权臣的信任,皇上有时候抛开这些忌讳,看来皇上选了后者。
“柳影依和夜小妹早就看对眼了,不然,这几年,媒婆都踏破门槛了,夜小妹死活不嫁。一直没有挑破是夜红军怕皇上猜忌,毕竟是两大炙手可热的臣子。”
“不知道太后想给柳大人指哪一家的小姐为正妻?”付嫣然问,她坐在家里把京城的闺秀都理了一遍,硬是不明白太后的意图。
“听说是映日!”
“噗!”付嫣然刚喝进去的茶水喷了一身,“映日才十四岁!”
春兰也翻了个白眼。
望着春兰离去的背影,她轻抚茶盏,眼底寒光乍现。太后打得好算盘,拉拢杨家,离间杨家和皇上的关系,顺便拉上柳家,柳影依风度翩翩,一国之相,京中贵女的偶像,想必杨家和映日都是喜悦的。
老妖婆!
还有,太后今日提起的这五百人不过是明面上的棋子,那个老妖婆定是算准了皇上离京的时机,想要将他们彻底铲除。既然如此,就别怪她先下手为强了。
燕儿、敏儿、眉儿。付嫣然轻唤一声,两道身影如鬼魅般现身。燕儿擅隐遁之术,能在宫墙阴影间来去无踪;敏儿用毒出神入化,银针淬的剧毒见血封喉,眉儿是百变狐狸,装什么,像什么。这些年来,她们在宫中只显露出武力上的功夫,其他方面的才华尚未施展,如今终于到了全力施展的时刻。
按原计划行动。付嫣然指尖轻叩案几,殿内烛火应声摇曳。两名侍女领命而去,裙裾翻飞间带起阵阵暗香。望着她们消失在暮色中的身影,付嫣然缓缓展开一个冰冷的笑容——这场博弈,该收网了。
傍晚时分,太子雨墨来请安,带来了柳影依的密信,付嫣然当着雨墨的面拆开信件,只见上面写着:已拿到皇上的赐婚诏书,庞小姐的事情已经解决,请皇后勿挂念。
付嫣然把信笺给雨墨看,雨墨说:“儿臣已经知晓,皇祖母真的不能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