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对端妃大失所望,将其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并直接赐死。
甄嬛和沈眉庄,没想到幕后之人竟然是端妃,她们甚至觉得,这是皇上故意包庇年世兰,才将端妃推出来顶罪。
碎玉轩被烧毁,两人一齐待在咸福宫治病,敬妃心里晦气得不行,两人的模样如此吓人,她现在都不敢出门。
翊坤宫的年世兰大呼痛快,齐月宾那个贱人想要害她,反而把自己玩进去了,还替她解决了甄嬛和沈眉庄这两个贱人。
皇后虽然可惜,不能趁此机会要了年世兰性命,但是甄嬛和沈眉庄毁得如此彻底,让她心情十分愉悦。
没两日,甄嬛就伤重感染,不治身亡了,沈眉庄伤心不已,对安然无恙的年世兰,那是恨之入骨。
皇后就借此机会,将欢宜香的秘密,和当初年世兰小产的真相,透露给了沈眉庄。
当然,她并没有透露自己在其中的作用,曹琴默也帮了一把手,让沈眉庄清楚的知道,一切都是太后提议,并指使的端妃。
报仇心切的沈眉庄,压根顾不上身体的疼痛和残缺,满心都是惨死的甄嬛。
她得到消息,立刻就跑去翊坤宫,对年世兰冷嘲热讽,试图刺激她。
年世兰突然得知真相,虽然痛苦不已,但现在和前世毕竟不同。
前世她身处绝境,又得知皇上对她的绝情,才绝望自尽,而此时她得知这一切,都是太后的挑唆,心中气愤不已。
她对太后一向敬重有加,那个老太婆,竟然如此对她。
年世兰看着双臂残缺的沈眉庄,心中冷笑不已,一个残废而已,胆子还真大。
“你跑到本宫这里揭太后老底,不知道太后知道了,作何感想?”
“平时装得多孝顺一样,天天跑寿康宫拍马屁,其实还不是贪图太后的庇护。”
“现在扭脸就把那个老太婆给卖了,也不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对不对得起你的傲骨、你的清高。”
沈眉庄大义凛然,“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太后会体谅的。”
“更何况这一切,都是皇上同意并默许的,说到底还是皇上忌惮年家,对你毫无情义。”
年世兰抄起手边的花瓶,就往沈眉庄头上砸,一下两下,豆腐脑流了一地。
“一个残废,还敢跑到本宫面前挑衅。”
年世兰一鼓作气,将手洗干净,藏了把匕首,就去寿康宫请安了。
太后虽诧异,但还是见了年世兰,等那把匕首刺穿她的喉咙,她才知道什么叫做后悔。
皇上匆匆赶来,年世兰已经畏罪自尽,而太后也救不活了。
曹琴默通过光屏看着这一切,不知道皇上此时此刻作何感想,不是说所有坏事都是她做的吗,不是说年世兰本性不坏吗。
这次自己老娘死在年世兰手里,希望他也认为,年世兰是无辜的,是太后自作自受。
自己的靠山死了,皇后虽然有点可惜,但是老对头的死亡,更让她兴奋。
现在皇上的新欢、旧爱,统统倒台,这个后宫终于完完全全在她的掌控之中。
沈眉庄一个新人,竟然知道潜邸之事,还如此清楚,皇上心中奇怪,派夏刈暗查,没几日就查出了皇后。
皇上心有余悸,虽然皇后说她透露这些,只是想让年世兰痛苦,可最后却害死了太后。
谁知道皇后是不是想要利用年世兰,来个一石二鸟,将他和太后一起解决了。
皇上卸了皇后的宫权,将她禁足景仁宫养病。
这几日,曹琴默每天的毒药,都是由音袖喝下去,现在对方已经因病去世。
皇上发现曹琴默还未离世,也以为是音袖的离去,导致没人给她下毒。
最近几日事情这么多,皇上暂且顾不上曹琴默,等眼前的事,告一段落再说。
皇后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却被皇上禁足,她心中有了危机感,生怕事情生了什么变数,于是提前朝圆明园的四阿哥和五阿哥出手。
四阿哥被一碗毒绿豆汤,要了性命,而五阿哥则失足落水,被淹死了。
皇上接连失去两位皇子,心中大痛,虽然他不喜这俩儿子,将人丢在圆明园。
但是喜不喜欢,和有没有,是两码事,他可以不喜欢这俩儿子,却不能没有。
两人先后出事,如此明显,看不出有问题,那真是大傻子了,皇上命夏刈严查。
最后,当然是又查到皇后头上,皇上竟然一点也不诧异,毕竟最后的受益人是三阿哥,现在他成了自己唯一的子嗣。
可是皇上不明白,皇后是中宫之主,不管以后谁上位,她都是母后皇太后,干什么非要执着于三阿哥呢。
景仁宫的宫人,被打入慎刑司严加拷问,那可是吐露出不少事,皇上才发现,原来皇后这么早,就致力于让自己断子绝孙。
就连柔则和二阿哥,竟然也是她害死的。
两人在景仁宫对峙,皇上被气得吐血晕倒,醒来后直接下旨废后。
宜修虽然不甘,但是皇上的晕倒,让宜修看到了希望,三阿哥是皇上唯一的子嗣了,以后必定是他承继大统。
这孩子如此听话孝顺,必定会将她放出去的,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要让宜修失望了,曹琴默早就暗中向裕嫔透露了一切,让她知道宜修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三阿哥。
三阿哥愚孝,等他登基称帝,废后必定重登太后宝座。
失去儿子的裕嫔满心愤恨,她的儿子没了,杀人凶手又凭什么安享晚年。
裕嫔能在宜修手下,平安生下五阿哥,并跑到圆明园远离纷争,手段也是不俗的。
很快,宫内的三阿哥感染风寒,高烧惊厥,没几日就匆匆离世了。
宜修作何感想,暂且不知,但是皇上收到消息,直接怒急攻心,又吐血了,那本就未愈的身体,雪上加霜。
老登虽然已经绝嗣,但他觉得自己是天子,不会这么快离世,所以并没有从宗室过继子嗣,反而开始猛吃金丹。
皇上瞒得很好,前朝众人,并不知道老登病得有多重,曹琴默则让曹家人,暗暗通知了身在郑家庄的弘皙。
既是为曹家谋一个从龙之功,也是为温宜求一个保障,她可不希望以后女儿和亲远嫁。
更何况,如果不是弘皙上位,那就有很大可能是十四上位,曹琴默可不希望太后在地底下偷笑。
仅仅几日,皇上匆匆驾崩,没有留下任何遗诏,膝下也没有一个皇子。
弘皙这几日,早就在暗中部署,带着支持者及时赶到,控制住场面。
老八、老九还在被圈禁,十四也被困在皇陵,等他们收到消息时,弘皙已经登基称帝。
新帝念及曹琴默的暗中相助,将她封为皇贵太妃,温宜也被封为固伦公主。
新帝毕竟不是先帝的子嗣,不想落得一个刻薄寡恩,不善待先帝遗孤的名声。
曹琴默母女俩,就被他树立为典型,极尽优待。
先帝的皇后已废,新帝的嫡母与生母也早逝,曹琴默这个皇贵太妃,在后宫的待遇宛若太后一般。
看着日日来给自己这个母后请安的弘皙,曹琴默觉得挺新奇的,没想到老搭档,成了好大儿。
而且好大儿比她年龄还大,却一口一个母后的叫她,也挺搞笑的。
十几年一闪而过,温宜也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和自己一脉相承的颜控属性,就喜欢帅哥,最后自己挑了一个貌比潘安的驸马。
温宜住到公主府,曹琴默便搬去圆明园养老了,偶尔去公主府小住,或是带着小美男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