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嘉和模具小公司里,赵亚楠的加入仿佛为公司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原本忙碌的氛围更添几分红火。新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跑外勤的老周和经理徐飞对她赞不绝口。凭借多语种能力与业务上的敏锐,赵亚楠不仅能精准对接海外客户,就连财务陈姐处理账务时,她也能凭借曾考取的会计证,对基本章程侃侃而谈。遇上棘手的业务难题,老周总会喊上她与徐飞,三人凑在会议室里,常常能碰撞出破局的新思路。
尽管加班的日子逐渐增多,但赵亚楠并不抱怨。毕竟每周仅有的三节韩语课时间灵活,而厂里额外的加班费,更是实打实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这天深夜,她刚校对完最后一份日文合同,手机突然在寂静的出租屋里炸响。看着陌生来电显示,她犹豫片刻才接通,听筒里传来的声音却如惊雷——竟是苏康。
“亚楠”那熟悉的声线让她呼吸一滞。想到昏迷时对方送来的十万块救命钱,她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声音里带着感激:“苏康,谢谢你给我妈送的钱,等我有钱就还给你......”话未说完,苏康已淡淡开口:“听说你去上海了?最近过得怎么样?”
赵亚楠握着手机的手微微收紧,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和母亲保持联系。“嗯,不想回深圳了,上海机会多。”她简短应答,目光落在窗外斑驳的树影上。苏康却突然提议加微信,她本能地想拒绝,话到嘴边又咽下。那句“你过得好吗”脱口而出后,她咬住下唇,将“有孩子了吗,你的公司开起来了吗?”这些更想问的话生生吞回肚里。
“还是加个微信吧,以后方便联系。”苏康的坚持让空气变得微妙。赵亚楠盯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好友申请,想到对方或许已成家,再联系难免惹人误会,可拒绝又显得自己刻意避嫌。指尖悬在“通过”键上方许久,最终还是轻轻按下。通过验证的瞬间,对话框一片空白,就像他们之间横亘着的,那段戛然而止却又无法彻底释怀的曾经。
赵亚楠的到来,犹如春日惊雷,为嘉和公司注入了蓬勃生机。短短时间内,公司规模迅速扩张,新招募的五名员工让车间与办公室都热闹起来。徐飞逢人便夸,言语间满是对赵亚楠的欣赏:“这姑娘可太厉害了,不仅待人真诚亲和,做事有主见,关键是业务能力超强,什么领域都能上手!”他频繁在幕后老板面前提起赵亚楠,字里行间皆是赞叹。
赵亚楠虽从未见过这位神秘老板,但从徐飞的描述和公司的发展态势来看,心中满是好奇与钦佩。看着公司蒸蒸日上,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她愈发觉得这是个充满潜力的平台。每天,制作精良的模具通过快递发往各地,与固定快递公司合作紧密,每月仅快递费用就高达四千多,这让她坚信公司未来一片光明。
更让赵亚楠惊喜的是,因入职后表现优异,原本三个月的试用期被缩短至一个月。第二个月,老板亲自决定将她的工资涨到元。这笔涨薪不仅是对她能力的认可,更是她迈向目标的重要一步。面对徐飞“女孩子何必这么拼”的调侃,她总是笑笑不说话,心底却默默盘算着债务与母亲未来的安稳。
这天傍晚,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赵亚楠看着手机里渐渐丰厚的存款,满心欢喜。恰好当晚没课也无需加班,她第一时间给夏婷婷发消息:“今晚我买菜下厨,好好犒劳你!”尽管厂里包晚餐,但她始终记着婷婷在自己最困难时给予的帮助。
菜市场里,赵亚楠精心挑选食材,特意买了条活鱼——这可是她的拿手好菜。想着即将与好友共享美食,她脚步轻快,嘴角不自觉上扬。路灯渐次亮起,映照着她拎着菜篮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勾勒出一幅温暖又充满希望的画面。
近来,嘉和公司的消息如同起伏的潮汐,有令人欣喜的好消息,却也夹杂着让人头疼的坏消息。先是有一家厂家退回了一批货,声称模具的精度不够准确;紧接着,又有一个客户反映产品质量不过关。徐飞眉头紧锁,将这些棘手的情况一一汇报给幕后老板。
赵亚楠此前一直以为,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板应该是个四五十岁、沉稳老练的大叔。然而,就在徐飞挂断电话后,突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这笑声瞬间打破了赵亚楠的想象。徐飞笑罢,向她透露,这位神秘的老板竟然只是个比她大半岁的年轻小伙子。赵亚楠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惊讶与羡慕:“想不到年纪轻轻就如此有实力,能把公司经营到这个规模。”
如今,公司规模已不容小觑,算上文职人员,厂里差不多有二十多人。徐飞还告诉她,老板不知从何处高薪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而且明天老板就会亲自带着老师傅来厂里。
赵亚楠表面上显得波澜不惊,心里却也泛起了一丝涟漪。她暗自思忖:“管他老板是谁、什么来头,只要我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但她也明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若能表现得更出色,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将来拿奖金、涨工资的机会也会更多。于是,她暗暗给自己鼓劲,决心在老板和老师傅到来时,好好展现一番自己的能力,为公司解决难题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赵亚楠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频繁跟着老周往车间跑。久而久之,车间里的师傅们都亲切地唤她“赵翻译”。她从不介意这些称呼,反而觉得透着股朴实的热络劲儿。和大家混熟后,老张、老刘几位老师傅常打趣,要给她介绍对象。车间里的模具师傅们收入可观,普通师傅月薪过万,像大周这样的资深老师傅,月入近两万,若能组建家庭,对漂泊在外的打工人来说,确实是不错的归宿。
最近,母亲的电话愈发频繁。经历过那次意外,母亲总牵挂着她的安危,每次通话都反复叮嘱“别太累着”。赵亚楠刚工作近两个月,就给家里寄了近一万块钱,这让母亲既欣慰又心疼。为了让母亲安心,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这边好着呢,同事都照顾我。”其实,她心里清楚,相比深圳那份高薪工作,初入嘉和模具公司的薪资确实不算高,何况前公司规模远大于此。但她却格外珍惜现在的工作——在这里,与徐飞等人相处融洽,公司氛围温暖,让她觉得漂泊的日子也有了归属感。
手机屏幕的微光在深夜里忽明忽暗,苏康发来的消息像无根的浮萍,轻飘飘落在对话框里。赵亚楠盯着那句“最近好吗”,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落。曾经决然拉黑的冷漠、昏迷时送来十万块的意外、如今频繁的问候,这些矛盾的碎片在她脑海里反复碰撞,搅得她心绪难平。
“当初说断就断的是他,现在忽然关心的也是他。”她咬着下唇,将手机倒扣在枕旁,黑暗中回忆如潮水漫涌。记得分手那日,苏康眼里的疏离像把淬了冰的刀,而如今这些带着温度的字句,倒让她恍惚间生出错觉。难道真如自己猜想,他是怀疑那场落水是自杀,因愧疚才频频试探?又或者...是心底那点不敢深究的侥幸在作祟,竟冒出“他会不会后悔”的荒唐念头?
可一想到手机里依偎在孟书康身旁的明艳女子,赵亚楠立刻自嘲地摇头。那个女孩家世优渥、容貌出众,分明是孟书康精心挑选的良配,哪里容得下她这般揣度。她翻身坐起,对着手机按下语音键:“我最近挺好的,感情的事早看开了。你安心工作,不用再挂念。”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她却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许久都没能放下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
柔和的灯光洒在赵亚楠的脸上,她轻轻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心中满是对过往感情的感慨。曾经那些纠缠不清的情感,就像一团乱麻,让她疲惫不堪。
“这折磨人的感情,真的不要也罢。”她轻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回想起刚穿越到古代的时候,苏康的影子始终萦绕在她心头,挥之不去。哪怕是遇到声音相似的孟书康,她都会心生波澜,不顾一切地想要靠近。后来,在古代的生活中,她与王爷相知相惜,那份感情真挚而深沉,可如今回到现代,一切都已成为镜花水月。
“我怎么这么可悲啊,老天到底是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她苦笑着,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她知道,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古代,景瑜也只能成为她心中永远的遗憾。
“以后,我真的不想再谈感情了。这感情太伤人,每次受伤的都是我。”她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我现在只想努力赚钱,把家里的债还上,再给妈妈买套房子,让我们能安稳地生活。”
想到苏康之前借的那十万块钱,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这钱还是得还给他,不能再和他有任何牵扯了。”她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心,仿佛要斩断与过去的最后一丝联系。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赵亚楠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桌前,翻开工作笔记。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