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打鬼县「鬼角良缘」与辣油红绳的十里婚假
立春过后,打鬼县的辣油坊飘出喜庆的辣油香。首善镇的辣油老板嫁女儿,十里红妆全用辣油罐盛着,罐口系着的红绳上串着鬼角形的辣油晶,送亲队伍走过的石板路都染成了金红色,连路边的野狗都跟着闻香打转。
荒鬼村的王鬼角被请去当「辣油证婚人」,他摸着新娘头上的鬼角凤冠直感慨——凤冠是用百年辣油树脂雕的,每片羽毛里都封存着新娘祖辈的辣油婚书。二混子扛着辣油花轿来接亲,轿帘一掀开,竟飞出上百只辣油萤火虫,在新郎官的鬼角上拼出「百年好合」的光字。
谁也没料到,这场婚礼竟引出段「鬼角红线」的秘辛。新娘盖头揭开时,新郎官突然指着她鬓角的胎记惊呼:「这不是我家鬼角罐上的纹路吗?」原来,新郎家的传家宝辣油罐上刻着半枚鬼角,而新娘的胎记竟与之严丝合缝,像是同一枚鬼角摔成了两半。
「这是老槐树牵的辣油缘!」刘老鬼曾孙翻出《荒鬼婚俗志》,书中记载:「若男女胎记合为鬼角,必是百年前同罐辣油所化,可请老槐树赐『同心辣油』。」王鬼角带着新人来到老槐树下,用两人的生辰八字煨了锅辣油,当辣油沸腾时,槐树皮竟渗出两股金红色油线,自动在新人手腕上缠成红绳,绳头各系着半枚鬼角吊坠。
婚礼正酣时,县太爷带着衙役抬着贺礼赶来。贺礼是口刻满傩戏婚礼图的辣油罐,罐底刻着「辣油为媒,鬼角证婚」。新郎官打开罐子,里面竟装着两百年前的「鬼角合婚帖」,帖上的新郎新娘名字,竟与今日新人的祖辈相同——原来两家祖上曾定过娃娃亲,却因辣油商战断了姻缘,如今竟以这样的方式再续前缘。
「吃辣油喜饼,鬼角牵你走!」二混子端着喜饼大喊,饼里包着辣油、花生、还有象征「鬼角不散」的糯米。宾客们咬开喜饼,辣油汁里竟浮现出鸳鸯戏水的鬼影——那是用辣油全息术做的小把戏,却看得老人们直抹泪,想起自己当年用辣油饼定亲的光景。
婚宴尾声,新人用辣油在打鬼广场的木柱上刻下婚书。刻刀刚落下,木柱竟渗出百年前王二麻子的辣油,在婚书旁画出两个小鬼角,一个举着辣油灯笼,一个捧着辣油饼,活像两个送喜的童子。围观的孩子们见状,纷纷捡起树枝在地上画鬼角姻缘,有个女孩竟画出鬼角与辣油罐结婚的场景,惹得众人哄笑。
小满时节,新人回门时带着「鬼角催生罐」。罐子埋在新娘家的辣油田里,据说等罐子吸满百天辣油香气,就能生出「辣油娃娃」。二混子偷偷扒着墙头看,只见新郎官往罐子里撒了把辣油金粉,金粉遇土竟长成迷你鬼角苗,苗尖开着的花里,隐约能看见婴儿的笑脸。
秋分那天,打鬼县举办首届「辣油集体婚礼」。七十二对新人戴着各村特色鬼角:荒鬼村的「母液鬼角」刻着老槐树年轮,红玉村的「玉米鬼角」嵌着辣油晶,首善镇的「蒸汽鬼角」能喷出香雾。当他们在老槐树下交换辣油红绳时,树上突然落下金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写着「良缘」二字,字里浸着的辣油香,竟与百年前抗倭将士的家书味相同。
冬至前夜,王鬼角路过打鬼广场,看见那对「鬼角夫妻」正在给木柱上的婚书描红。新娘的红绳不小心勾住木柱裂缝,竟带出张泛黄的纸条——是百年前某对偷鬼情侣的定情诗:「偷得辣油半罐,换得鬼角一双,若问真心何在,老槐树洞藏」。两人照着诗里说的找到树洞,竟挖出个装着辣油和鬼角的罐子,罐子上的蛛网里,还缠着两根褪色的红绳。
这一晚,打鬼县的辣油灯笼都换成了心形。灯影里,老槐树的辣油纹路又添了新故事,那是用红绳和辣油写成的:「人间百鬼,不如一心,辣油铺路,鬼角牵情」。而在千家万户的窗台上,新婚夫妇的鬼角红绳在月光下轻轻相触,像在说悄悄话——说的是打鬼县的辣味姻缘,说的是无论多少个轮回,都断不了的、辣油与鬼角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