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佟铁山手中施工任务的锐减,西张村的宁静被打破,闲置下来的村民渐渐多了起来。
这几日,又有几人从外面被放回村里,其中就包括张广安的弟弟。
村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闲散人员,大家心里都犯起了嘀咕,对未来的生计充满担忧。
于是,他们成群结队地涌到大队、公社,甚至工厂,希望能讨个说法,寻条出路。
工厂这边也正焦头烂额。
退伍分配来的职工家属,还有其他各种需要安置的人员,数量多得让人头疼。
厂领导们把希望寄托在后勤部门,盼着能扩大规模、增设项目,好安置这些人。
刘玉把厂里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郑维岩,希望他能抓住这个机会,为厂里出份力。
郑维岩嘴上应得痛快,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哼,现在知道我的重要性了?既然领导明白我在厂里的位置举足轻重,总得给我点实权,或者评个先进、劳模什么的吧?啥都不给,就想白白使唤我,没门儿,等着吧!”
高非常上交了报告,郑维岩扫了几眼,便开始挑三拣四,提出了一大堆修改意见。
高非常无奈,只好把报告拿回去重新琢磨。
他反复研究了许久,越想越觉得按照领导要求根本没法写,最后只好提议,由领导带队去相关单位参观学习,或许能找到灵感。
就这样,报告在两人之间来回推诿,时间一天天过去,项目却毫无进展。
纪广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接连开了好几次会商讨对策。
可会上,一些老同志的批评让郑维岩心里越发窝火,对工作更加消极怠工。
张东强来催办此事时,郑维岩又搬出一堆理由搪塞。
张东强觉得事情蹊跷,便找来高非常了解情况。
听完高非常的讲述,张东强陷入了沉思:“到底是郑维岩在故意捣乱,还是刘玉他们在背后搞鬼?”
他心想,郑维岩虽然对自己有些意见,但论水平、能力和资历,还稍显不足,应该不敢明目张胆地捣乱。
这么一想,刘玉的嫌疑就大了起来。
毕竟,徐志海和刘玉在东华时就有矛盾,这次说不定是他们在借机生事。
想到这儿,张东强叫上郑维岩,一起走进了纪广才的办公室,让郑维岩当面汇报工作进展。
郑维岩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盼着能一夜之间把啤酒厂做大做强啊!
宋总和刘总都跟我说过这事的重要性。您想想,咱们市里就咱们这一家啤酒厂,要是能搞好,那对社会的贡献得多大啊!可现实不允许啊。
就说那眼泉水,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保证足够的水量,想要弄清楚,就得停产打深井做检测。
领导们都清楚,一旦停产,影响有多大。现在厂里的发酵罐和成品罐数量有限,一停产,市面上的啤酒供应很快就会断货。
而且,高非常同志提出了不少技术难题,很多问题都得靠增加设备和装置才能解决……”
纪广才听完,转头询问张东强的看法。张东强皱着眉头说道:“投资的事儿,我找财务科问过。财务科长说,最近厂里上的项目太多,福利项目的结余资金早就花光了,根本拿不出钱来搞新投资。
他建议咱们自筹资金,可咱们现在也拿不出这笔钱啊。
还有,到现在他们都没拿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建设方案,所以投资的事儿根本没法落实,计划科的意见是先等着。”
纪广才听了两人的话,无奈地说:“那先这样吧……”
那段时间,厂里到处都在搞揭发批斗,生产进度被严重拖慢。
徐志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忙去找宋东方商量对策:“老宋,再这么下去可不行,你快想想办法!”
宋东方沉思片刻,说道:“与其让各单位各自搞揭发批斗,不如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这话啥意思?没太明白。”徐志海一脸疑惑。
宋东方解释道:“我的想法是重新开办五七干校,把那些需要改造的人集中到一块儿学习、批斗,各单位内部就别再单独组织批斗会了。”
徐志海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把五七干校建在山坡上的果园里,简单搭了几个棚子当作校舍,让学员们在那里集中学习。
在办公楼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宋东方正式宣布成立五七干校。
他神情严肃地说道:“五七干校主要解决思想方向的问题,各车间负责抓好生产计划。至于哪些人需要集中学习改造,先由职工们提议,再由职工代表们讨论决定,定下来谁,谁就去干校学习……”
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职工的认可。
三天后,需要集中学习的人员名单就报了上来。
贾飞龙因为在劳动竞赛中弄虚作假,被列在了第一位;
徐志海和安合英则因为泥石流事故中人员死亡的事情,紧随其后;
技术科、学校、医院等部门,也有十几人被职工们提了出来。
五七干校正式开课了。
王宝利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安排他进了保卫科当民兵,干校成立后,他又负责起了学员的看管工作。
刚开始的三天,学员们每天要在山上的简易棚里学习八个小时。
到了第四天,宋东方通知大家,上午回原单位正常上班,下午再到干校学习。
又过了一周,学习时间进一步缩短,改成每天下午学习两个小时。
有个职工对这种安排很不满,气冲冲地找到宋东方,指责他包庇“坏分子”。
宋东方一听,立马火了,大声呵斥道:“我就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你竟敢不服?信不信我找几个人查查你,看看你有没有问题!”
那职工一听,立马怂了,赶忙赔笑:“总指挥,我错了,我不说了,都听您的!”
他心里清楚得很,在锦东,那些揭发批斗最积极的人,大多都是宋东方和刘玉的亲信,自己根本找不到帮手,根本斗不过宋东方。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宋东方派人一查,还真查出这职工有偷盗三线物资的行为。
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也把他关在保卫科关了三天。
放出来后,又被安排到郑维岩那里,负责收拾猪圈。
大家看到这个下场,心里都明白了,宋东方可不是好惹的,谁也不敢再乱说话。
随着风波渐渐平息,各单位的生产终于步入正轨。
管线工房顺利通过验收后,厂房内开始进行设备连线工作。
刘海洋守在厂房里,指挥着安装进度。
回想起之前因为五七干校的事儿,设备进厂和安装工作被耽搁了不少时间,他心里满是无奈和焦急,可也只能干着急。
好在生产恢复后,军品任务顺利完成。军代表检验合格,开具了合格证。
王忠兴带着相关手续,跑到锦海铁路军车计划调度室申请军列。
军列一到,刘忠臣就带着蔡淑志等人忙着装车。
另一边,盛明伟、夏天、高贵等八人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顺利当上了兵。
其中四人被分配到海军,四人成了铁道兵。当了铁道兵的小伙子们,看着当海军的同伴,眼里满是羡慕,他们心里清楚,铁道兵的工作又苦又累。
而成为海军的四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时常憧憬着,站在军舰的甲板上,望着辽阔的海疆,扛着钢枪,守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于志歧最近一想起两个妹妹就愁得不行。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妹妹们在农村找对象,难道不知道找了对象就等于放弃回城的机会了吗?
在他看来,两个妹妹要么太傻,要么太憨。
程菊香见他整天愁眉苦脸,心疼地劝道:“别想太多了,有些事儿你管也管不了。她们不听劝,你能有啥办法?随她们去吧。”
于志歧仔细一想,觉得程菊香说得在理,心一横,决定不再操心妹妹们的婚事。
这一天中午,周山像往常一样带了午饭,吃完后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在梦里,他和李风顺驾驶着飞机,飞越群山。
前方的山峰高耸入云,飞机怎么也飞不过去。山坡上,几十个没穿衣服的人正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
周山操控飞机缓缓降落,他和李风顺刚走出机舱,那些人就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迎接他们的到来。
不知过了多久,老师走进教室。
看到大家都在自习,便没多打扰,只是说了句“继续自习吧”,转身离开了。
同桌轻轻推了推周山:“别睡了,起来一起玩扑克吧!”
周山缓缓睁开眼睛,这才意识到,原来刚刚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