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径直推开了大门,步入屋内。
酒楼的大堂里,几个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
当有人推开大门时,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了过去。
发现是朱英到了,大家脸上的笑意更浓,齐刷刷站起身恭敬地说:“少爷。”
朱英微微点头回应,“大家都坐下吧。”
“是,少爷。”
大家赶紧行动。
朱英缓缓走到凳子边坐定。
他身旁有四位下属,其中三人是男性,一位是女性。
一个表情严肃、没什么变化的是龙五;长得瘦小,满脸笑容让人看着不舒服的是苏二;体型较大,总是笑眯眯像是庙里的弥勒佛一样的人叫包三;还有那身材袅娜、妩媚动人,眼神灵动像极了狐狸的女子叫做龙九。
他们都隶属于这间酒楼。
而朱英,则是这家店真正的主人。
“中午就要开始营业了,你们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吗?”
朱英发问。
“少爷你尽管放心,所有事务都已经安排妥当,现在就差正式开业了。”
苏二满是献媚地答道。
“我也已经把菜单烂熟于胸,每道菜都亲自做给其他人尝过,尽管口味和少爷你还存在差距,但也有七八分的水准。”
包三表示。
听了这些话后,朱英略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龙五与龙九。
面对这样的询问,龙五仍旧冷淡地点点头未作声。
倒是龙九,直接依靠到朱英肩膀上撒起娇来:“少爷,您怎么舍得让我去台上跳舞给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看呢?”
此言一出,朱英嘴角微抽,有些尴尬。
“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当初是你自己主动申请要上台跳舞赚钱,并且豪言壮语要掏空那些人的钱包。”
听完朱英的反击,龙九立刻慌了神,害羞地捶打他的肩膀:“少爷呀,您一点都不幽默,人家不过随便问问而已,何必这么认真对待嘛。”
对她的胡搅蛮缠朱英选择无视,接着转头对其他三位说:“好了,现在各自归位忙碌起来,准时中午开门!”
三人整齐地应道:“是,少爷!”
……
另一边,武英殿内。
这几日没有批阅奏折的朱元璋终于让自己的长子朱标解脱了出来。
从今日起正常运作,他执笔正逐字阅读着来自福建布政使刘荣呈递的公文。
“禀明陛下,福建沿海各地屡受倭寇侵扰之苦,在洪武十五年至今短短期间,已有二十多位地方官累计汇报上百次的关于倭寇登岸洗劫村落的事件发生。
为了守护我大明百姓安全,彰显我中华强大实力。
卑职斗胆恳请派遣精兵强将清除倭患,保境安民的同时也要维护皇家声誉。
跪求圣恩。”
越往下读,朱元璋的心情愈加气愤难平。
“啪”
的一声,他用力将自己的批注甩在桌上,愤怒地拍案而起。
“反了天了!当年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都不敢在我面前造次,现在这些小小的倭寇竟敢肆无忌惮侵犯我疆土屠杀我平民百姓?真是笑话!还有那各地卫所驻军究竟吃的是什么东西,任凭倭寇如此嚣张无法惩治?”
我们来看,他们个个都像是活烦了。
不想干?不愿意好好干?那我们就全别干了!”
“来人啊!”
一位太监赶忙进入大殿,跪拜道:
“奴才在此。”
“去唤蒋瓛、汤和、傅友德前来见驾。”
“遵命陛下,奴才立刻去办。”
那太监回应后急忙站起身快步离去了。
“哼!我就要看看这些倭寇到底有什么能耐。”
朱元璋重新坐回龙椅,却越想心中越是气愤。
就在这时,又有名太监走了进来。
“陛下。”
“什么事,速速说来!”
“探马回报,公子似乎新开了家酒楼,今天正午开张营业。”
“嗯?”
待至正午时分。
往日此间时辰秦淮河畔街道上应是人迹稀少,大家该归家进食了。
但今日不同。
人们聚集于此,齐望那栋三层高的酒楼。
朱英站在二楼栏杆处,目睹下方人群如潮。
点首示意:“开始吧。”
旁边苏二听令即刻高声呼喊:
“今日正式开业,愿诸事吉祥如意!”
酒楼入口处的龙五则用竹竿掀开了盖于匾额之上的红绸。
“天下绝味!”
候多时的包三见状迅速点燃鞭炮。
啪啪作响之声骤然四起,烟雾弥漫。
酒楼大门敞开,一群身穿轻纱、面戴薄纱且体态优雅的女子,在龙九带领下缓步走出。
到酒楼前的空地上列队站立。
“哇!大胆!好不端庄!我喜欢!”
“母亲,母亲,为何她们如此装扮?”
“父亲,父亲,你怎么嘴边有水了?”
“你这混小子,休得再看,不然为娘砍了你的耳朵,阉了你!”
“夫人饶命,夫人饶命啊!......”
“嘿嘿,管那些干嘛,看了痛快就好,不过是遮了些许何妨?”
一时之间,人群炸开了锅。
龙九看着众人的喧闹,嘴角下隐隐浮现一丝不屑之情。
“姐妹们,预备好了么?”
她向背后的女人们问道。
“已,已经准备好啦。”
“既然这样……”
然而那群女性的回答却显得胆怯不安。
毕竟历经前宋理教枷锁,女子必须遵循三从四德。
如今这般类似青楼的亮相与装扮实在是对她们内心防线的巨大挑战。
“不够大声!我可没听见!重来!”
龙九很是不悦地吼道。
“准…准备好了啦!”
“准...准备完毕啦!”
……
无奈龙九只觉得头疼万分。
这时在楼上二楼的朱英把目光投了过来。
龙九一咬牙,不得不搬出绝技来应对了。
“干完今日每人再加两百文钱,给我叫大声些!预备好了没有!”
话音一落果然效果不同。
瞬间女子们打起了精神,齐声大吼着:
“准备好了!”
“我们已准备好啦!”
……
看到这样的景象,朱英满意地点点头并将注意力移开了。
感受到压力减轻,龙九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轻轻挥舞着手中的丝带,舞蹈即将开始。
此刻,一名头戴儒生帽,手持折扇的文人从人群中走出来。
走到龙九面前便义愤填膺地怒斥起来:
在光天化日之下,衣着怎能如此不雅?简直有伤风化!你们可懂何为女子德行?可知廉耻与礼数为何物?立刻退下,更换这等不合体统的服饰!否则,我定会上告官府,以伤风败俗、不知廉耻之名治你们之罪!”
话语刚落,现场之人皆是愣住。
那名书生以为自己的威严镇住了所有人,不由得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心中还在憧憬,今日这一壮举传扬出去后,朝廷是不是就该邀请自己入仕为官了呢?
是应承这份任命呢,还是先推辞一番再作考虑呢?唉,有时长得过于英俊、才华横溢,也真让人烦恼啊!
然而,他并不知晓,对面的龙九此时已悄然抽出了腰间隐藏的武器。
她眼神凌厉,紧盯着这位书生,仿佛下一秒便会刺出致命一击。
不过,还未等到龙九出手,已有一大群人按捺不住情绪。
“骂你祖宗十八代!老子囊中羞涩没法去青楼消费,好不容易碰上这场免费的盛宴,你倒来破坏?看我不揍你这个装模作样的小子!”
一名油头肥耳的大汉边说边踢向那士子腰部。
“哎哟!”
被踹飞在地上的书生高声惨叫。
他环顾四周拥挤的人群大声叫嚷:“是谁?谁敢动手?我可是一介贡生,有种站出来,看看我会不会拉你去衙门报官!”
“滚你的!贡生又怎样?在这应天府城,在陛下治下,你竟敢狂言妄语?老子儿子都是举人!打死你个王八犊子!”
另一名中年男子对着书生又踢了几脚。
“哎哟!”
这引发了更多人的愤怒,众人纷纷加入打斗行列之中。
“哪个混账敢打我的脸?!”
“谁摸我的哪里?别啊,大哥手下留情!”
“够了够了,真的要打死人啦!”
在街角刚刚抵达的朱元璋目睹这一切震惊不已。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
“新店开业大酬宾,今日享受八折优惠。”
“新店开业大酬宾,今日享受八折优惠。”
……
二楼坐着的朱元璋向下张望,那些舞者正一边起舞一边喊着口号,让朱元璋满脸疑惑,再看了一阵儿更是看不下去。
转头带着审视目光瞧着对桌的朱英。
朱英感受到他的目光怪异,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依旧静静坐在凳子上悠然品茶。
朱元璋见他如此淡定自若,似乎这根本不是大事的模样,嘴角不禁微微抽搐。
他没想到一向看起来和善无害的嫡长孙竟能做出这种事来。
忍了好一阵儿,朱元璋终究没忍住出口质问道:
“小子,你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想法?你知不知道此刻自己正在干什么?光天化日,这可是应天府城,天子脚下。
你就一点都不害怕这些事情传到陛下耳里吗?”
“太过担忧!此事有何可惧之处,我又未放火烧屋造反。
皇帝陛下他断不会只因我叫了几个人给自家酒楼开张跳跳舞,就兴师问罪吧?放心好了,洪武帝还没那般心胸狭隘。”
朱元璋:……
这小子是在称赞我吗?
思来想去,**!
原来这小东西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心上,分明就是在糊弄我!
“你少在这儿瞎扯,是你懂皇帝的心思,还是我更明白?
告诉你吧,这件事落在皇帝眼里,即便不砍你的脑袋,也得判你个有伤风化之罪,打你几个板子!”
朱元璋语气严肃地说道。
“哦?”
朱英听到这话,放下茶杯,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以为这孩子是被吓到了,正准备借机好好训诫一番。
结果——
“随便打吧,就几个板子的事,反正我身子骨硬朗,扛得住。”
朱元璋:……!!!
顿时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他之前不过是想吓唬吓唬朱英罢了,总不能真叫人去打自己的亲大孙子。
不过如果朱英不是他的子孙,可能不仅仅是挨板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作为农户出身的朱元璋,对于妇女品德之事看得颇为重要。
今日朱英的表现,换作其他人,虽说不至于掉头,但发配边疆完全说得过去。
然而满腔怒气无处宣泄,朱元璋只能憋在心里干生气。
对这位大孙子毫无办法。
“哼!”
只得以冷哼一声结束,随即抓起桌上的茶壶(没错,是茶壶,不是茶杯),
仰起脖子咕嘟嘟灌了好几口。
“嘭!”
茶壶狠狠拍回木桌,朱元璋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下总算稍微压下了些许郁结与火气。
朱英:……
这家伙喝的真是过瘾啊,当我是开茶馆的吗?
“好了,喝茶水也结束了,说吧,你是怎么知道我今天酒楼开业的。”
朱英终于忍不住问出了疑虑。
这件自己除了龙五他们四个谁也没告诉过,更别说具体哪天营业了。
怎么会这么巧,刚好在酒楼开张的第一天中午就被他老人家堵上了?
该不会……?
朱英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顿时警惕地看着朱元璋。
“嗯?你小子看我这眼神什么意思?”
“您……该不会派锦衣卫的人吧?”
朱英试探性地问。
除此外真的无法解释为何刚一开张就被朱元璋找上门来。
纯属巧合?别闹了,世上也许有巧合,可绝对没这么碰巧的事。
面对这个问题,朱元璋哭笑不得。
“怎么,你觉得我像锦衣卫吗?”
“嗯……”
朱英上下认真端详了一番。
“说实话,还真不像。”
“那还不简单,我就说过我不是锦衣卫,你怎么就不信呢?”
“那您倒解释解释看,您是怎么知道我酒楼开张的。
千万别说什么凑巧之类的话搪塞我,我看穿您的小心思呢。”
“哈哈!我还真没这么想过。
既然你问到这份上,那我就直说吧。”
朱元璋大笑起来,“我虽不是锦衣卫成员,但锦衣卫,却是我的手下。
这个答案你还满意吗?”
锦衣卫是老朱家的人?朱英被这个答案震惊得目瞪口呆。
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元璋。
“哈哈!你看你的表情多精彩哈哈!”
朱元璋看到朱英的反应乐开了花。
回过神后,朱英赶紧追问:“等等,您的意思是锦衣卫的人告诉您的?”
“我记得锦衣卫的头儿似乎是蒋瓛,难道您就是那位?”
这句话才出口,他很快又摇头否认。
“不对啊,您刚才说您姓朱吧!”
朱元璋听后微微一笑,神情颇为得意。
“呵呵,你小子就尽管猜去吧,我可没说过谎话。
没错,我姓朱,而且锦衣卫的人确实对我言听计从。”
即便思索良久,朱英依然无法推测出朱元璋的真实身份。
这也难怪,谁会料想到一个平凡的百姓面前坐的是掌控天下的皇者呢?
不过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至少明白了朱元璋总是及时出现的缘由。
朱英也不再胡思乱想,笑着对对面的朱元璋说:
“既然这样,那小弟今天非得好好请您这位锦衣卫要员吃顿盛宴不可!”
“哈哈!听起来很合我心意啊,这种事怎么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