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致远和顾宝珠放学噔噔噔跑了回来。
他们二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妈妈妈妈,我的这个小书桌好好看呀,这上面还绣了一朵花呢。”
“你是小傻子吗?那个花不是绣上去的,是刻上去的,而且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
“不知道怎么了,那我也喜欢妈妈,谢谢妈妈。”
两个小家伙又开始了斗嘴模式。
自从上学以来,顾宝珠不想去,顾致远却非要拽着,兄妹两个人像较劲儿了一样,每天都要吵两回。
简直是幸福的烦恼。
听着两个人吵来吵去,众人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
人多力量大,很快房子就被收拾干净了。
宋明秀看着极为满意,“明天晚上我这边弄暖房酒,到时候大家都要过来,你们也来帮帮忙,放心,不让你们白干,每个人走的时候分几块大白兔。”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候是应该让村民帮忙的。
但宋明秀在这个村子里面相熟的人太少了,所以选择用知情点的人。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无论是用谁帮忙都不是白用。
都要给一点东西做回礼。
张红他们听到后眼睛一亮。
“谢谢小嫂子,那咱们就说定了,明天我们早点过来帮忙,保证帮你把东西弄得明明白白的。”
“好,那咱们就先回去吧。”
房子已经收拾完了,宋明秀细心的将院门关好并且锁上。
这么好的房子,被许多人看在眼里,羡慕嫉妒。
宋母得知明天他们就要搬家了,自己也能跟着搬过去,心里高兴的不得了,可是又想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一脸愁容。
晚上,第2天有很多事情要办,宋明秀他们早早就睡了,而宋铁柱他们见这边已经熄了灯,悄悄的走了过来。
小小的房间内。
宋母满脸愁容,“那你们现在是什么意思?是还想要按照原来的计划吗?我觉得也没必要,等我先住过去,你们再慢慢住过去也行,要不然那么好的房子烧了怪白瞎的。”
虽然他们家的那个房子是茅草房,那也是一点点盖起来的。
宋母在那里已经住了一辈子了,想着要烧的化为灰烬,心里有些不舍。
宋铁柱不以为然,“有什么舍不得的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个破摩托物和砖瓦房怎么比你就不要再多想了,咱们就按照计划。”
宋大嫂也有些犹豫,“宋明秀和以前可不一样了,要是放在以前的话,咱们保证能住过来,但现在我看不一定,万一宋明秀要是咬死了,不让咱们住过来怎么办。”
到时候鸡飞蛋打什么也没有,房子也没有了,又该怎么办?
相比之下,宋铁柱已经铁了心,“行了,少配合,这件事情我已经做了决定了,咱们今天晚上就按照计划进行。”
说着他把三个孩子全部留在了宋母这边,带着宋大嫂转身离开。
宋母看着他们走,心里有些不踏实。
她看见了两个孙子,“你们两个现在有机会读书,一定要好好的念书,你看看你姑姑是个有本事的,把两个知青送到医院那边去上班了。”
想起这件事情就生气。
自己家有亲哥哥亲嫂子不帮忙,结果去帮两个知青。
可惜,早知宋明秀有这样的本事,就不应该闹翻了。
宋建业在一旁低着头,“难道你还记得爸爸妈妈说的话吗?他们觉得姑姑不对劲儿是鬼上身……”
话还没说完,宋母上前一把将他的嘴巴堵住,“你这混小子何时要挖到什么呢?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
平时在家里收水就算了,这个地方可到处都是执行,万一有人去举报他们一切都完了。
宋建业知道事情轻重,直接翻了个白眼,“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是要住在这里的,只有拿到那个贱人的把柄才能够爸爸妈妈救出来。”
宋母一脸的心疼。
要知道孙子这个年纪就应该每天快快乐乐的吃吃喝喝,怎么会小小年纪就管这些事情呢?
太操心了。
他眼中闪烁着泪花,“放心吧,这件事情奶奶不会不管的,会好好的把你和你弟弟养大。”
宋建国乖乖的站在一旁,什么也没说。
自从小宝中毒的事情之后,兄弟两个人就像是不认识一样,几乎很少交流,甚至即便是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是互不打扰。
宋建国想要找弟弟说话,结果宋建业根本就不搭理他。
表面上看起来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多大变化,但他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
宋建业心够狠,但相比之下,宋建国则脑子更拎得清。
自从发现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之后,就慢慢的疏远。
另一边。
两个孩子因为明天要搬家,高兴的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根本就睡不着。
后半夜。
顾宝珠却一点要睡着的意思也没有,“爸爸妈妈,我好想要去新家呀,去到那边之后我就要一个人住一个屋子了。”
说起来还有点害怕。
他还只是个小孩子。
顾致远高兴的手舞足蹈,“我要搬过去住自己的房间,南昌大丈夫终于可以一个人住了,我还可以邀请我的同学。”
他很擅长交际,虽然上学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有了好几个好朋友。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每天上学的时候都会带几块糖。
要知道现在的孩子不要说是吃糖了,见的机会都很少,每一次他在吃糖的时候,都会很大方的用砖头将糖块砸碎分给几个朋友。
因此,是真的很受欢迎。
宋明秀听着两个孩子叽叽喳喳说着,实在困了没招了,自己先睡了。
结果。
宋明秀刚刚进入梦乡,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嘈杂的叫喊声。
“快来人家来人家着火了,着火了就要大风,不会把咱们全村都给烧了……”
“快快快快起来帮忙……”
宋明秀猛然从梦中惊醒,抬头看去,就看到许多人拿着盆子向外面走。
她和顾向军两个人相互看了看一眼。
“你在家看孩子,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