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月猛地睁大眼睛。
沈明远又说,“他都已经把你打成这样了,就算对你女儿动手,你觉得你能护住她?”
“你把女儿留在他们家,才是害她。”
沈和志自认为已经拿捏住了江小月。
“我的女儿,你还想抢走?”
他冷哼一声,仰着头对江小月说,“不想看我发脾气的话,赶紧回来。”
“谁说你的女儿就一定得跟你了?”沈明远开口,“她的孩子尚在襁褓,还需要妈妈喂奶,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就因为这一点,孩子判给母亲的概率是很大的。”
他看向江小月,“她现在还小,这恰好是你的机会。”
再大一点,就只能看着女儿被抢走了。
江小月彻底动摇了。
“沈老二,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如果你需要,我可以花钱支持你打官司。”他将目光落在沈成二身上,“不知道二叔你们家有没有钱支持儿子打官司。”
这年头谁有钱啊?
要不是为了钱,他们才不会来这里呢。
沈和志回头对沈成二喊,“爸,你想想办法!”
沈成二心里也气。
这和他来这里的初衷完全不一样了。
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他指着沈明远说,“拆人家的姻缘,这是坏德行的事!这种事你也干,你就不怕遭报应?!”
“你儿子打人的时候,不怕遭报应,你带着一家老小来坑我的时候,不怕遭报应,我不过是拯救表嫂于苦海,我遭什么报应?孽缘也叫姻缘?月老给你儿子牵线的时候,让他打人了?”
沈明远上过学,说话本来就有水平。
现在说话还一套一套的,沈成二被说的一句话都怼不回去。
他气的不行,旁边的老太婆也急得直跺脚。
“造孽啊造孽啊!”
沈和志则在不停地劝说江小月。
“小月,我保证不打你了!”
“他和你非亲非故,怎么可能帮你对付我?更何况打官司还要花钱,一想就知道他不可能给你一个别人家的女人花钱。”
“他就是在骗你,你抛弃我们之后,他就会让你滚蛋!”
江小月确实在犹豫。
如果沈明远真的像他说的这么做,那她自然很愿意。
可万一不是,真像沈和志说的,沈明远在骗她的话,她要再回到沈成二家,就不会再过人的日子了。
沈明远看着她,不再说话。
他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如果江小月对他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他确实没必要再帮他。
总不能所有事都让他来做,江小月只负责坐收其成就好。
他也需要江小月的信任。
江小月咬着唇。
她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能一直忍受沈和志的打骂和沈家的欺凌吗?
不能。
能接受女儿被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吗?
不能。
这次回去之后,沈和志和沈家会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不对她动手吗?
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她把动摇摆在明面上,沈和志看的一清二楚,又怎么可能会放过她?
想明白这些事后,答案就变得唯一了。
她对沈明远点了点头,“我听你的。”
沈和志崩溃了。
“江小月,你真的要和我离婚?你可想清楚了!”
“离了婚之后你就是二婚女,再想结婚,可就没人会娶你了。”
既然决定和沈和志翻脸,就不必要再忍了。
她咬牙看着沈和志,冷哼了一声,说,“和你分开过的日子,再差也差不过和你在一起的时候过的日子。”
“江小月,你说话别太过分了!”沈和志一下就暴露了,“你想好了,和我分开之后再想回来,我们家可不欢迎你!”
那个时候,她估计也不会想要回去。
谁会想要回到地狱呢?
“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回去的。”
沈建平头疼。
总觉得沈明远闯了大祸,但同时又觉得既然沈明远说没事,就不会有事。
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让沈建平都有点茫然了。
今天来看戏的村民谁也没想到这出戏最后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这其中,打老婆的不算少。
他们担心自己的老婆听了沈明远的言论,跑了咋办?
还有一些长期忍受家暴的女人也忍不住想:说不定我也可以离婚。
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觉得沈明远是多管闲事。
本来打不打媳妇的,这都是人家的家事,几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一个勾子上毛都没长全的小子知道什么?
这不是影响村子稳定吗?
媳妇都跑了,谁来养孩子?谁来照顾父母?
他们这些糙老汉又让谁来照顾?
“这孙子!”
他们心里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最近这段时间,只要是和沈明远作对的,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先是周大山,现在已经一蹶不振了。
然后是唐家。
因为那口井,一家人里面的积蓄都没了。
又因为唐婉儿,风评急转直下,已经关门好几天,唐阳州也不见客了。
要是没点能耐,谁敢对付沈明远?
这不是找死吗?
“我看咱们村以后是把沈明远没法了。”
“谁说不是,这人也太过分了。”
就连沈建平也觉得沈明远这事做的冲动。
“老二,这么大的责任,你不敢揽在身上。”
“我不用听都知道村上的人都会怎么说你。”
沈明远倒是很洒脱。
“他们说的再难听,也不敢在我面前说。在我面前的时候,他们还是得恭恭敬敬的。”
沈建平没有沈明远那么豁达。
“那也不能让人戳脊梁骨啊。”
这个时代的人就这样,太在乎左邻右舍的看法。
沈明远先安顿江小月,让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住下。
刚好孩子也在,不用怕沈成二他们对孩子做什。
“盼盼,明天上学的时候带一罐奶粉回来,再给买个奶瓶。”
沈盼盼点点头,“知道了。”
江小月忙说,“不用不用,我怎么能花你的钱?奶水够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不够,镇上离得远,不是会饿着孩子?”
沈明远带过孩子,在这方面很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