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鲫鱼只有巴掌大小,刘慧娘带着斗笠,没一会就把鱼处理好了,拿清水冲洗了两遍,端着木盆就回了厨房。
只见她两手通红,虽说井水比河水要暖一些,但奈何这天实在是太冷了,随便泡了一下冷水手指就冻的要命。刘慧娘放下手里的木盆,在火炉上烤了烤,这才转身去洗锅。
锅洗净之后加入一勺奶白的猪油,待油化后,放入鲫鱼和姜丝,煎至两面金黄,加入一瓢热水,正准备盖上锅盖,安然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娘,我们地窖里的白萝卜还有吗?有的话可以切点萝卜丝进去一起煮,汤更鲜甜。”
“有啊,之前你爹在地里不是撒了一片白菜籽和白萝卜籽嘛,虽说长得都不是很大,但后面收回来还是有两簸箕的,地窖里还有一些,我去拿。”
刘慧娘转身去了地窖,不一会儿就抱着几个白萝卜出来。她将萝卜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熟练地削去外皮,然后切成细丝。这时锅里的鱼汤已经煮得奶白,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散发出浓郁的鲜香。刘慧娘把萝卜丝轻轻倒入锅中,瞬间,锅里的香味更上一层楼。她盖上锅盖,小火慢炖着。
安芷瑶一直在旁边咿咿呀呀地叫着,一双小手到处舞动着,看得安东生稀罕不已。安子恒帮忙看着火,不时也跑过来逗弄一下安致远和安芷瑶,“对了,娘,他们俩的新衣服你做好了没啊?”安子恒想起还有十几天就过年了,忍不住问道,其实他想问的是,“自己的新衣服也做了吗?”但他没好意思问出口,所以就改成问安致远他们的了。
刘慧娘哪里会不知道他的小心思,笑了笑说道,“做好了做好了,你的也做好了,等会吃了饭娘就拿给你试试看。”刘慧娘一边揭开锅盖,一边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在鱼汤里,又焖了一小会,见鱼汤已经奶白奶白的了,也就拿大的盘子舀了起来。
旁边的安子恒听说他的新衣服也做好了,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谢谢娘!”安子恒开心得在原地蹦了两下。他眼巴巴地看着鱼汤,“娘,好香啊,我能先尝一口吗?”刘慧娘笑着用勺子舀了一点鱼汤喂到他嘴边,“小心烫。”安子恒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甜啊,太好喝啦!”说完还咂巴咂巴了两下。
安东生抱起安芷瑶也走过来,看着满盘的鱼汤说:“慧娘,辛苦你了,这鱼汤看着就有食欲。”刘慧娘摆了摆手,“不辛苦,一家人吃好喝好就行。”说着,她把鱼汤端到桌上,又去炒了一个白菜,做了一个麻婆豆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心里都暖烘烘的。
安子恒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好吃了。”
“子恒,你慢些吃,鲫鱼刺多,小心别吃到鱼刺了。”安然提醒道,想起前世小的时候,有一次爷爷在河里抓了几条鲫鱼回来,奶奶也是烧了鲫鱼汤,她嘴馋先夹了一口鱼肉进肚,没想到就被鱼刺卡住了喉咙,那滋味可太难受了,她到现在都还记得。
安子恒听了安然的话,乖乖地点点头,开始小心翼翼地挑着鱼肉吃。
安东生也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送进嘴里,“这豆腐做得真不错,辣得过瘾。”刘慧娘笑着说:“就知道你爱吃辣,多吃点。”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着饭,安芷瑶在安东生怀里咿咿呀呀,小手还想去抓桌上的筷子。安致远也在一旁挥舞着小拳头,似乎也想加入这场美食盛宴。安然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满是幸福。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大家都停下手中的动作,互相看了看。安东生把安芷瑶递给刘慧娘,站起身,“我去看看是谁。”他打开门,只见陈嫂子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个小笼子。
“弟妹,这么晚了你怎么过来了?吃饭了吗?”安东生问道。
“吃了吃了,这不是之前你们让我孵的小鸡出来了嘛,就赶紧给你们送过来了。”陈嫂子扬了扬手里的笼子,笑着说道。
外面还飞着毛毛雪,安东生赶紧让陈嫂子先进来,等安东生关好院门,陈嫂子才往厨房走去。
“弟妹,快进来坐,喝口热汤暖暖身子。”刘慧娘见是陈嫂子,热情地招呼着。安然和安子恒喊了一声“婶子。”安子恒连忙搬了一张小凳子过来。
陈嫂子笑着走进厨房,把小笼子放在地上,“你看看,这小鸡都挺健康的。”
安然凑过去一看,毛茸茸的小鸡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叫着,十分可爱。
“弟妹,麻烦你了。”刘慧娘感激地说。
陈嫂子摆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咱们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嘛。”
安东生拿了个碗,盛了一碗鱼汤递给陈嫂子,“来,尝尝慧娘做的鱼汤。”
陈嫂子也不客气,接过喝了一口,赞不绝口,“嫂子,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这汤鲜甜好喝。”
一家人又拉着陈嫂子聊了会天,见天色晚了,陈嫂子才带上斗笠告辞离开。吃完饭,等刘慧娘洗了碗,看着这些叽叽喳喳的小鸡却有点犯愁。“当家的,这小鸡该搁哪养呢?这天气那么冷,直接放鸡窝里我怕冻坏了。”
安东生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要不把杂物间收拾出来,给小鸡当临时的家,再在屋里生个小火炉,应该能暖和些。”刘慧娘点了点头,“行,那就这么办。”
于是,安然带着俩孩子回房间喂奶,安子恒跟着刘慧娘和安东生一起动手收拾杂物间,在屋里用木板圈了一个角落出来,在里面铺了一些干稻草,又找来了几件破烂的衣服放在一角,搭了个临时的小窝,安东生不放心,又去鸡窝里抓了一只母鸡过来放在里面,见小鸡仔这里面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十分活泼,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