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下午,外婆实在走不动了,双腿一软,差点摔倒。
沈禾见状,急忙上前扶住外婆,眼中满是担忧。
“外婆,您怎么样?” 沈禾焦急地问道。
外婆喘着粗气,虚弱地说:“禾儿,外婆实在走不动了,拖累你们了。”
沈禾蹲下身子,坚定地说:“外婆,别说这样的话,我背您走。”
一路上外婆已经听说了沈禾的大力气,也就不推辞,爬到沈禾背上。
大丫将妹妹递给秀秀抱着,她则牵着驴,继续前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林里的气息有些压抑。
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野兽的叫声,让人心惊胆战。
但众人没有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赶回山洞。
终于,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沈禾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
她大喊道:“大家快看,我们到了!” 众人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沈禾背着外婆走进篱笆院,将外婆轻轻放在地上。
外婆心疼地看着沈禾,用颤抖的手摸了摸她的脸:“禾儿,辛苦你了。”
沈禾笑着说:“外婆,不辛苦,只要您没事就好。”
沈禾把驴背上的东西卸下,将驴拴在山洞口的石头上。
又在山洞里点燃了一个火堆,一众人借着火光打量着山洞内的情形。
顾小狗像一只欢快的小兽,在山洞里撒开腿跑来跑去。
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那股子兴奋劲儿溢于言表,仿佛这个山洞是他发现的新奇宝藏。
“大家都饿了吧?我现在就做饭!”沈禾看着疲惫不堪的众人道。
“姐,我来帮忙。”大丫是个勤快的,也很懂事,她把妹妹放到床上,走到沈禾身边。
“我也来帮忙。”外婆也想分担一些。
“外婆你去休息吧,顺便照看着小丫,别让掉下床了。”
“也好。”外婆轻轻点头。
沈禾拿起铁锅道:“我去打水,大丫拿一串架子上的蘑菇,跟我一起去溪边吧。”
大丫拿着篮子蘑菇,跟着沈禾穿过篱笆院往溪边走去,溪边离篱笆院就只有十几步远。
沈禾想过把溪水引进院子靠近篱笆门的一角,这样晚上打水洗菜就安全的多。
另外这篱笆院她也想加高一些,当时做的院墙太低了。
洗完蘑菇从背篓里拿出菜刀,准备在石板上切熏肉跟蘑菇。
沈秀记得山洞里没有菜刀啊,好奇的问道:“姐姐,这菜刀是?”
“粮铺捡的。”
沈秀又翻了翻背篓,发现还有一把斧头,“姐姐,这斧头也是粮铺捡的?”
沈禾假装忙碌,理直气壮道“嗯,不捡白不捡。”,实际这会儿她尴尬到脚趾扣地。
沈秀捂嘴偷笑:“姐姐说啥都是对的,下次多捡点呀。”
沈禾扶额,这臭丫头,居然调笑她。
大丫这时已经把两个灶台的火都升起来了。
沈禾熟练地架起铁锅,锅热后往里放了些的油,热锅凉油炒出的菜才好吃,先将切成薄片的熏肉放入锅中。
瞬间,锅里发出 “滋滋” 的声响,浓郁的肉香弥漫在整个山洞。
肉炒得差不多后,又将洗净的蘑菇倒入锅中。
蘑菇一入锅,就开始吸收肉的香味,不一会儿,原本干巴巴的蘑菇变得饱满多汁,和熏肉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与此同时,程大丫在一旁帮忙淘米,将米放入锅中,添上适量的水,开始煮米饭。
随着米饭的香气逐渐飘散出来,山洞里的氛围愈发温馨。
顾小狗在一旁不停地咽着口水,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饭菜,嘴里嘟囔着:“好香啊,什么时候能吃呀。”
程大丫则笑着摸摸他的头:“才刚煮上呢。”
终于,蘑菇炒肉和米饭都做好了。
沈禾将饭菜盛出,众人围坐在一起。
大家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饭菜,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回想昨日还以为会饿死,今日竟然又吃上这么好的饭食,果真是世事无常啊。
“这样丰盛的饭菜估计也就地主老爷家能吃上了吧”外婆眼含热泪说道。
大丫却摇头道“我们那里的地主老爷家都被抢了,估计就官老爷能吃上了吧!”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吃上肉,每天都能吃的饱饱的,再不会饿肚子了。”沈禾擦掉外婆脸上的泪,安慰着大家。
“都吃菜吧,尝尝我的手艺如何..”
外婆先夹了一筷子蘑菇炒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好吃,禾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沈禾笑道:“外婆,您多吃点。”
说着,又给外婆夹了一大块肉。
程大丫也给妹妹程小丫喂了一口米饭,程小丫吃得津津有味,嘴里还发出 “咿呀” 的声音。
顾小狗更是狼吞虎咽,不一会儿,碗里的饭菜就见底了。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分享着彼此的感受。
沈禾讲述着之前在山林里的冒险经历,程大丫和顾小狗听得入神,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外婆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时而担心,时而骄傲。
在这个小小的山洞里,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在这乱世中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下去的决心。
经过昨晚的一夜的休息,众人的精神都好了许多。
沈禾也难得多睡了会儿,此时穿好衣服,想着早上该做些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