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有工作的人都去上班了。
院子里只剩些女人。
贰大妈来到前院找到娄晓娥,说起刘光天的事。
“晓娥啊,光天以前条件差些,如今不同了,他当上了车间领班,算上补贴一个月能挣四十块。你看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姑娘介绍给他,长相不用太好,只要有房子就行,让他倒插门,条件只有一个——不能离得太远。”
娄晓娥笑着回应:“贰大妈,您是不是被大儿子光齐吓怕了?担心二儿子三儿子也跟着跑了?”
“唉,没法说,光齐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不然正月十五肯定回来了。”
\"好,我这就去街道找刘婶打听,要是有合适的,让刘光天见见。\"
\"哎呀,那就太好了,辛苦你了晓娥!\"
虽然刘光天现在的状况不错,可附近适合他的女孩却很少。
首先,贰大妈挑儿媳妇的标准太窄。
只限定在两条胡同附近,哪里会有那么多待嫁的女孩?
其次,刘光天已经二十二岁了,这个年纪的女孩大多早有对象。
最后,要求女方有房,还要入赘过去的,这样的条件更难找了。
何雨水倒是符合条件,但她已有对象,即使没有,也不会瞧上他。
娄晓娥去街道问了一圈,没得到什么结果。
晚上,贰大妈给1大妈送去了十斤玉米面。
\"一姐,老易走了后,老刘担心那点抚恤金不够你们娘俩吃喝,特意让我送些玉米面过来,别嫌弃少,收下吧。\"
1大妈感激地说:\"呀,谢谢老刘和弟妹,这面还是拿回去吧,昨天林祯送来三十斤白面,还有五斤肉票,凤霞从南方回来,她爸给了她一百块呢。你家人口多,比我们困难,听说光齐回来一趟,花了你们五百多块,估计这几年的积蓄都没了,还借走了一辆自行车,你还是拿回去吧,我不能收你们的。\"
贰大妈一听,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还感到几分愧疚。
心想光齐这一趟确实把家里的积蓄都掏空了。
反倒老易去世后,一姐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这么看来,自家的情况还真是差远了,算了,还是别送这些粗粮让人笑话了。
\"啊……一姐,这样说来你们家确实比我们过得好,这玉米面现在成粗粮了,那行,我……我就带回去,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
那天,刘海中听老伴说又把棒子面送回去了,不禁皱眉问:“老易家里不是没人吗?”
“有人的,算了,别提了。人家不缺吃的,前天林祯送了三十斤好面粉和五斤肉票,尤凤霞她爹直接给了百元,以后你要是愿意就去送吧,我是实在不好意思。”
刘海中思索片刻说道:“咱们家的情况确实没法和他们比,不过没关系,以后不再送了。咱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拉近距离,毕竟日子还长呢,孩子才十四岁,不用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周末。
秦淮茹带着棒梗一起去看守所探望傻柱,这是年后她头一次来,还特意给他带了两双厚棉袜。
傻柱听到棒梗来了,连忙跟管教走到探视室。
推开房门,他愣住了。
好几个月没见,棒梗明显长高了。
但棒梗短短几个月的变化,哪比得上秦淮茹这二十多天来的变化。
秦淮茹显得更胖了,腰围粗了不少,脸也圆润了,笑起来的眼睛不像以前那样像大葡萄了。
“傻叔,您过得好吗?”
棒梗的一句话让傻柱回过神来。
他忍不住笑了:“好得很,你小子倒是记得来看你傻叔,看来我这些年给你送饭真是值得!”
秦淮茹笑着说道:“看你刚才那惊讶的样子,不就是棒梗来看你了吗?以后我经常带他来。”
傻柱笑着说:“我惊讶不只是因为棒梗,我还好奇你呢,过年时你又胖了些,看来日子过得挺滋润啊?”
“没太多变化,上次看你时我125斤,如今变成135斤了,过年期间饮食不错,也没干活,自然就长胖了些。”
“嘿嘿,没事,胖点显得福态,胖了说明日子过得舒坦,我就安心了,只要别像刘玉华那样胖就好。”
傻柱上次说话还带几分戏谑,这次却隐隐透出些担忧。
他是个厨师出身,对吃的门道特别清楚。他知道,一旦胖起来,就难再瘦回去。若是因胃口大增导致的发胖,那就更难控制了,毕竟饭量一上去,突然减少就会让人受不了。
秦淮茹现在每顿饭都用小盆装,食量早已暴增,再想减体重,心里就发慌。
她的体重一路攀升,毫无下降的趋势。
相比之下,院里的刘玉华却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
经过林祯的调养,她的脾胃平衡了,肝肾顺畅,气血通达,整个人神采奕奕,生活作息也十分规律。
她吃饭时已从用小盆改为普通碗,体重降至不到170斤。
以她1米8的身高来说,这个体重并不算太胖。
如今在工厂里,没人再取笑她相貌 ** 了,反而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尤其是女同事们,好奇她是如何改变的,纷纷询问,刘玉华只是浅笑回答:“心情好了,一切都会好。”
没过多久,她便顺利通过了二级钳工的考核,月薪从33块提升到38块6。
日子越发红火了。
性格本就开朗的刘玉华,如今走在人群中,仿佛春日暖风拂面,浑身上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刘光天心中忽有所感,隐隐觉得刘玉华像是个领头的大姐。除了跟着林祯混,他也得依附于刘玉华。
从那以后,上下班时,除了喊林哥,便是不停地叫玉华姐。
刘玉华身形消瘦,愈发显得美丽。加之工资提升,她是家中独女,又有聋老太太、傻柱以及娘家爹留下的房产。
自然引来一些人的嫉妒与觊觎。
有些渴望在城里安家的人,很快盯上了她。
南乡供销社的采购员唐二丰常到轧钢厂拉太阳灶,一直梦想着能进城成为工人。得知刘玉华的状况后,他决定入赘给她。
为接近刘玉华,他请刘光天帮忙引荐。
“刘组长,劳驾您帮个小忙?”
刘光天笑着问:“装完货不赶紧行动,还在这儿磨蹭啥?小心回不了家天就黑了。”
唐二丰答道:“无妨,我不怕走夜路。您帮我搭个桥,让我认识个人。”
“有趣,你又相中谁了?又做起入赘的好梦?”
“是啊,真看上一个,特别合适。”
“谁啊?”
“钳工七车间的刘玉华,她正单身带着孩子,我刚好可以入赘……”
“放肆!滚出去!”
刘光天愤怒地朝唐二丰脸上吐了一口。
“找死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卸货!今天你的太阳灶别拿了,立刻给我滚,以后别再来,缺货自己去找别的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