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从自己腰间的暗袋里掏了掏,掏出一粒碎银。
她摊手,递给张大舅。
“大姑身上就这些了,加起来能有六七百文,剩下的,明远你帮大姑垫上吧。也别跟大姑说什么你们没钱之类的,要是连两三百文,都不愿意替大姑垫上,那大姑今天就带着儿子儿媳孙子们,赖在张家不走了!”
张大舅都要气笑了。
看过无赖的,没见过这么耍无赖的。
这大过年,还要来这么一招给人添堵,你说气人不气人?
张大舅接过张大姑递过来的钱:“行,我就当贴出去的这两三百文钱,是买断了大姑家的亲戚情。以后没什么事,就不要往来了吧,你现在,就带着你家的儿子儿媳孙子们回去吧,你们留在这里,我们看着添堵,饭都吃不下了。”
张大姑看着张大舅气得咬牙切齿!
张家以后由他当家做主了,这个娘家,她以后怕是都回不来了。
张二舅十分有眼力劲儿,跑到大门边,把两边门都打开了。
“大姑,门都给你们开好了,你们回吧!”
上人家家里做客,饭都没吃,就被人赶了回去,被赶的人脸上臊得慌,同样做出赶人行为的张家人,心里也不是特别好受。
如果可以,谁愿意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呢?
若不是不现在趁机把他们赶走,指不定待会儿还会对着张父和他们提出些什么无理要求来!
张大姑看到两个眼里赤裸裸的嫌弃,终究还是做不到厚着脸皮留下来。
她招呼上自己带来的所有人,就离开了张家。
剩下的张五姑,张六姑面面相觑。
但至少张大舅和张二舅还没有赶她们走,她们肯定也不愿意就这么走了。
就算以后都不能再上门打秋风了,至少,得把今天的席吃了再回去。
.......
接下来,张家的氛围还算和谐。
两个姑也约束着自己的人,尽量不跟老张家的人起冲突,闹出事端来。
她们倒是想找机会跟明玥说两句话。
但是都被几个舅妈有意无意地给阻止或者打断了。
明玥倒也落得个清净。
下午,她吃完席,就又带着小祁星回去了。
之后的大年初三开始,天又开始纷纷扬扬地下起大雪来。
下了停,停了下。
明玥都窝在家里画画,极少出门了。
村民们隔三差五就要出门扫雪,把道路清理出来。
但每个人都是乐呵呵的。
瑞雪兆丰年。
今年的雪下得厚。
等天暖和一些,雪化了,地就湿润了。
春耕翻地,地也容易翻。
种下去的作物,发芽率也高。
.......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这天。
过年的这段时间,村里猎户家的母狼狗生了5只小崽子。
明玥花高价全部都买了过来。
放两只在家里养,三只放庄子上。
明玥的《西游记》第一册从腊月三十那天最后一天卖之后,就不再卖了。
还没到元宵节,村里人隔三差五就来问明玥能不能提前开卖第二册书的事。
他们都说好些买了第一册的人到处在打听第二册的事情。城里好多有说书的茶楼,现在最热门的就是说《西游记》了。
这个时代,本就信息匮乏,娱乐项目很少。
《西游记》这样老少皆宜的故事,再加上,不识字的大多数人,通过看画册,也能知道故事的大概内容。顿时风靡全城。
过年期间,大家走亲串户,都要讨论一段《西游记》里的故事情节。
原先买了第一册的人,看完转卖出去,都还能卖六七百文钱,价格不降反升。
甚至大年初五的时候,县城书肆的吴老板,亲自找到了村里。
他之前跟杨安交易的时候,套了一阵近乎,问了地址。
好在杨安问过明玥,她不想让别人知道书是从她这里出去的。
杨安就没有把吴老板带来明玥家。
只偷偷叫了自己家的孩子,跑明玥家一趟,把吴老板要求的第一册增加500本,第二册要1000本的要求说了。
明玥大概想了一下,要印这么多书,就要进购大量的宣纸和墨。
她之前跟村里人都是说,这些书是走了张父的门路,290文进货回来的。
实际上,村里不少人在柳树村都是有亲戚,很容易就能查到明玥的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比如,要是有这个门路,怎么张家人都是静悄悄的,他们自己不去卖书?
张家那几个儿媳,会忍着不把这个路子给娘家人透露一下,让娘家人跟着一起发财?
村里人不止一次地看到庄子上的牛车从城里运回来好多宣纸,虽然也做了遮掩,但只要有心观察,还是能看到点东西的。
村里人也不全都是傻子,还是有不少人猜出来,这个书就是从明玥的庄子上做出来的。
但是是怎么做出来的,《西游记》这个故事,是谁的,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挺多就是猜测借住在她家的少爷或者陆秀才带来的方子和故事,在明玥的庄子上偷偷做。
只是这书到底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做出来这么多的,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只当是陆秀才或者肖少爷,有自己的独家秘术,不能让外人知道。
卖书这个事,村里人都多了一个进项,对村民们有利。
只要能让村里人都赚到钱,他们不仅不会揭穿明玥的说辞,甚至还会帮她打掩护遮掩。
.......
明玥终于还是答应了书肆老板的要求,但是她也提出了她的要求。
就是吴老板的书还是不能在县城卖。
会影响村民们卖书。
这边答应了追加的订单,明玥就安排林大胜父子几个,去城里雇了马车,分别去往不同的县份采购纸墨。
不在一处地方大量进购,就能减少被人盯上的风险。
在这里,不像后世那样,商业发达,几千几万个赚钱的行当。
做一行不行,可以转一行试试,或者试着其他点子创业。
哪怕什么都不会的人,也能靠打工,赚到一份温饱。
这里的人,能赚到钱,特别是赚到大钱的机会和路子,都太少太少了。
想打工,都没地方打。
但凡让别人看到或者知道,你家有一门能赚到钱的手艺或者行当,都容易招致别人的觊觎。
穷苦人,想出头,想跨越阶级,实在是太难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