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这件事,秦淮茹默许了林枫对棒梗的惩罚。
林枫不仅狠狠教训了棒梗,还得到了秦淮茹贡献的十万粉丝值和棒梗贡献的八万粉丝值。
其中,棒梗的八万粉丝值大部分来自恐惧值,少部分则来自仇恨值。
林枫清楚,棒梗对他恨之入骨,但他毫不在意。
春节过后,棒梗就要去乡下了。
挨了这次打后,他肯定巴不得早点离开大院。
春节过后,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老太太和三位大爷、三位大妈也都老了一岁。
今年春节与以往不同的是,大院里的每家每户都来找林枫求春联。
以前,三大爷负责写春联,但由于去年他出了车祸,大家都在推举林枫代劳。
从此以后,大院里的邻居们都喜欢上了林枫写的春联。
今年还没等三大爷出门送春联,邻居们就已经跑到后院找林枫了。
起初,林枫拒绝了,毕竟过去都是三大爷写春联的,他也只是临时帮忙。
\"小枫,你就给大伙写几副春联吧?\"二大爷刘海中也在一旁劝说。
\"没错,小冬,既然大家都这么真诚,专门来找你求对联,你就答应了吧。\"易中海大爷在一旁劝道。
三大爷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呢?
三大爷一看形势不对,来的人太多了,干脆也站到了人群那边。
他也跟着街坊邻里一起,劝林枫写对联。
打不过的话,加入总可以吧?
这就是三大爷的想法。
实在没办法,林枫只好答应了。
还是像去年春节那样。
每家每户出两分钱,让年轻人去买红纸、毛笔和墨汁。
两张大桌子摆在一起,有人裁纸,有人倒墨汁,大家忙碌却井然有序。
接着,林枫拿起毛笔,一气呵成。
一口气写了几十副不同的春联,字迹既美观又大气。
那些花团锦簇的对联内容,立刻赢得了满堂喝彩。
三大爷亲眼目睹林枫写春联后,才明白什么叫高手在民间。
他知道,以后没人会再找他写春联了。
他该退居二线了。
除了写春联这件事,春节期间最吸引人的还是老太太家里的电视机。
只要有节目,哪怕画面模糊,声音嘈杂,老太太家里总是挤满了人。
在这个年代,电视非常稀少。
简直是罕见之物,就像现代小县城突然多了一辆法拉利跑车。
那种回头率,惊艳程度,真是让人过目难忘。
再加上天气寒冷,滴水成冰,院子里的邻居都没地方可去,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
于是,大家都跑到老太太家看电视去了。
老太太每天都乐呵呵的,这么多人来看她,她怎么能不开心呢?
虽然她知道这些人都是冲着她的电视来的,但不管怎样,自家来了这么多客人,大家看电视的时候也顺便看看她,不也是来看她了吗?所以老太太特别高兴。
要说大院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
二大爷和二大娘就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大儿子刘光齐又带着家眷走了!
第一章完。
谁也没想到,刘家老大再次离家出走了。
之前,夫妻俩在电影院工作得很顺利,生活井然有序。
然而,春节过后,刘家老大又消失了。
不仅如此,他还欠下了两个月的房租和水电费,这让他的父亲刘海中十分恼火。
“这个家伙!干脆永远别回来!”
刘海中气得直跺脚。
二大爷对此更是愤怒至极。
春节期间,老大一家在他家吃喝,离开时还带走不少东西,可以说待遇不错。
可老大竟然又选择了逃跑,实在让人想不通。
无奈之下,二大爷找上了林枫,请他帮忙分析原因。
林枫笑着安慰道:“二大爷,别太生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或许老大在京城过得不习惯吧。
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衣食无忧。”
“房租、水电费都有保障,孩子也上学方便,零食不断。
可他们就是想不开,非要回去受苦。
真是没办法。”
“勉强凑合的感情不会有好结果。”
听完这些话,二大爷依然困惑不解。
他默默回家,独自喝闷酒消愁。
等二大爷离开后,于嗨糖忍不住问林枫:“枫哥,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你刚才的话有些敷衍。”
于嗨糖很了解林枫,于是林枫牵起她的手,两人坐在床边烤火取暖。
林枫解释说:“过年期间,二大爷已经够烦心的了,我不想再让他更难过。”
“我知道你是为他好,但老大为什么会再次离开?”
嗨糖继续追问。
“还能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二大爷吗?”
林枫叹了口气,“虽然二大爷现在脾气好多了,不再责骂两个儿子,但他在老大心中的印象根深蒂固。”
“二大爷觉得自己的改变能让老大回来,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刘老大离开宝定回到京都,是因为在那边生活难以为继,一家三口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是混不下去了。
“这次又为什么离开?”
有人问道。
“听说他们两口子挣了些钱,攒够了就又跑出去了。”
林枫笑着回答,引得嗨糖哈哈大笑。
仔细想想,林枫说得确实有道理。
二大爷确实是当局者迷。
刘老大离家出走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波折,而棒梗挨打住院也只是一个插曲。
棒梗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后出院,第二天便向学校提交了申请,要求去山区下乡锻炼。
这一次,秦京茹没有阻拦。
两个妹妹虽然不太理解,但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一周后,棒梗的申请得到了批准。
他将被派往的地方是……大东北!
这一消息让秦淮茹急得团团转。
“小枫,大东北那么冷,你能不能帮忙找找关系,给他换个地方?哪怕去大西北也好,就是别让他去大东北。”
秦淮茹再次来找林枫求助。
林枫劝她不要急躁。
“秦姐,您只顾着担心,有没有问问,派他去大东北是上面的意思,还是他自己想的?”
林枫这么一问,秦淮茹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我倒是没问过。”
“您的意思是说,是棒梗自己申请去大东北的?”
秦淮茹惊讶地问林枫。
“您可以回去问问棒梗呀。”
“好吧,我现在就回去问他。”
秦淮茹急忙赶回家,一问之下,顿时泄了气。
原来,是棒梗主动申请去大东北的。
老阎家的阎解娣被派去了大西北。
棒梗从小就不喜欢阎解娣,自然不会去大西北。
既然不去大西北,那就去大东北吧。
于是,棒梗的愿望实现了。
秦淮茹母女三人整整忙碌了一天,为棒梗准备行李。
第二天,母女三人把他送上开往关外的火车。
棒梗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上了火车后,他甚至没有再往外看一眼。
这可把小当气坏了。
“妈妈,我哥怎么这样啊?”
“他连看我们一眼都不愿意吗?”
“难道他对咱们一点牵挂都没有?”
“我总觉得我哥去东北的样子像是在逃走一样。”
小当性格直爽,忍不住问她妈秦淮茹。
“小当,别乱想,你哥这一去,心里肯定不好受。”
“我想他是怕回头再看我们一眼,就会控制不住哭出来。”
秦淮茹耐心地为小当解释,替自己的儿子辩解。
天下母亲最懂孩子。
秦淮茹怎会感觉不到?棒梗这次是带着怨气回东北的。
可她也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已经管不住棒梗了。
记得年前锅炉房那一幕,至今让她记忆犹新。
棒梗就像脱缰的小虎,若不是林枫帮忙,后果不堪设想。
“小枫,我还是担心棒梗,你认识东北的朋友吗?要是有,让他多关照一下。”
秦淮茹在七号仓库再次恳求林枫。
这是年后林枫第一次来看秦淮茹。
她上白班,林枫特地带来午餐。
这些天她食不知味,整日牵挂儿子棒梗。
“行,秦姐,别急,我试试吧。”
林枫骑车离开七号仓库,找到马五。
马五为人仗义,和林枫一见如故。
马华订婚和结婚时,两人同桌共饮不少酒。
林枫得知马五是东北人,便请教他。
马五拍腿大笑:“昨天有个王老师从东北来京出差,前天到的,昨天就找我帮忙买方便面带回老家送人。
小林,要不要见见他?”
“好啊,我很乐意结识朋友。
五哥,这事你安排就行,方便面算不了什么。”
林枫愉快地答应了,随即见到了从东北赶来的王老师。
王老师此行京城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二是想弄些华枫方便面回来。
北京的华枫方便面非常出名,甚至东北的一些地方都有所耳闻。
有些家庭托在京的朋友帮忙带几袋回去品尝,尝过后就欲罢不能。
王老师到达北京后,见识了这里的繁华与底蕴,开始着手购买方便面。
然而,他跑遍了各大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却连一袋都没买到。
他终于意识到,华枫方便面确实“**难求”
。
尽管如此,王老师仍不死心,一大早就去供销社排队。
但最终只买到一包方便面,而且他还发现这些方便面在各处都是限量供应的。
情急之下,王老师利用在京的所有人脉,找到了马五。
他们是远方亲戚,虽多年未见,但马五答应帮忙。
眼看出差即将结束,王老师仍未完成亲友的嘱托,这对爱面子的东北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接受。
马五听后笑着说:“这有何难?我的一位朋友是二面厂的厂长,你要找的方便面正是他们厂生产的。”
第二天,他邀请厂长来家里吃饭,让王老师认一下人。
王老师感到十分意外,没想到这位远房亲戚竟然有这样的关系。
他激动不已,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马华邀请林枫,说他父亲想请师大爷吃饭。
林枫忙完手头的事,便前往马华家。
一到马家,马五笑着迎接,让林枫坐主位,又亲自泡茶。
随后,马五将林枫介绍给王老师认识。
不过,哪还需要介绍呢?王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林枫,这不是华枫方便面包装上的那位帅气男子吗?绝不会错!
王老师顿时明白为什么这款广受欢迎的方便面叫“华枫”
。
这肯定是以林枫的名字命名的。
王老师热情地与林枫握手,说明了自己的来历。